一种简便普洱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597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6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便普洱茶模具,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普洱茶茶饼成形模具操作繁琐的问题。本简便普洱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底部具有凸出的冲头,下模包括一底座和一呈圆筒状的成型模,底座顶部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且凹槽底壁上贯穿有排水孔,成型模下端插接在凹槽内,成型模外缘上具有呈环状的凸肩,凸肩通过螺钉与底座相固连,冲头呈圆柱状,冲头的外径与成型模内径相匹配且该冲头插接在成型模内。本简便普洱茶模具具有操作简便且使加工出来的茶饼保持较高的精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便普洱茶模具
本技术属于茶叶制备
,涉及一种茶饼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普洱茶茶饼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普洱茶被誉为茶中之茶,可长期存放且愈陈愈香,其易冲耐泡汤色褐红清亮,口感香醇甘甜滑爽,回味无穷。饮之能滋养脾胃消食、生津止渴、具有降脂减肥、降压等多种功效,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饮用普洱茶茶。 市面上购买到的普洱茶多数是由机器通过模具压制的茶饼,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普洱茶茶饼成形模具[申请号:201420312302.8 ;授权公告号:CN 203884580 U],它包括上模、下模和模具压头,所述的下模上端面设有规则的凸起的型芯,该型芯用于在茶饼表面压制凹槽;该下模底端设有通气孔,上端还有一空腔与所述的通气孔相连通;所述的模具压头与所述的上模的底端固定连接,该模具压头从上方挤压所述下模的空腔内放置的茶叶,将茶叶挤压成饼状。 上述的普洱茶茶饼成形模具在使用时,上模与压紧机相连,下模固定设置在上模的正下方,并通过模具压头从上方挤压所述下模的空腔内放置的茶叶,将茶叶挤压成饼状。但在取出茶饼时,必需要先将下模拆卸下来才能将茶饼取出,导致在下一次压制时需要对下模进行重新定位,操作较为繁琐且导致每次压制出来的茶饼存在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操作简便且使加工出来的茶饼保持较高的精度的简便普洱茶模具。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简便普洱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底部具有凸出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包括一底座和一呈圆筒状的成型模,所述的底座顶部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且凹槽底壁上贯穿有排水孔,所述的成型模下端插接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成型模外缘上具有呈环状的凸肩,所述的凸肩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底座相固连,所述的冲头呈圆柱状,所述的冲头的外径与所述的成型模内径相匹配且该冲头插接在所述的成型模内。 工作时,将上模固定在压紧机上,并将下模对应设置在上模的正下方;把蒸热而湿软的普洱茶茶叶放置在成型模内,接着上模在压紧机的作用下挤压普洱茶茶叶成型,而在压制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会从排水孔处排出,且在实际生产时,排水孔孔径较小,从而避免普洱茶茶叶在压制的过程中进入到排水孔内;成型完成后,将螺钉旋出使成型模带着压制成型的茶饼脱离底座,最后将茶饼取出即可。 本简便普洱茶模具通过成型模可拆卸地与底座相连,当茶饼压制成型后,通过成型模脱离底座的方式带动茶饼远离底座,从而在压制过程中底座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相对于现有技术每加工一次茶饼多需要重新矫正下模的位置,具有操作简便、使加工出来的茶饼保持较高的精度的优点。 在上述的简便普洱茶模具中,所述的凹槽包括一为平面的底壁和一为圆柱面的侧壁,所述的成型模外径与所述的凹槽槽宽相匹配。 即成型模的外径略小于凹槽的槽宽,减小了成型模外侧壁与凹槽侧壁之间的距离,使得成型模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从而避免当冲头插入到成型模内时成型模产生晃动,进一步提高加工出来的茶饼的精确度。同时,采用均为圆柱面的成型模外侧壁和凹槽侧壁,对成型模的插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成型模更加顺畅地插入到凹槽内,使茶饼的制造更加轻松。 在上述的简便普洱茶模具中,所述的成型模下端端面上具有呈环状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且该O型密封圈与所述的凹槽底壁相抵。 通过在成型模与凹槽底壁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保持密封,避免在压制的过程中产生的水份进入到成型模外侧壁和凹槽侧壁之间,使成型模在水份的挤压下具有向内偏移的趋势,影响加工出来的茶饼的精确度。同时,在螺钉的作用下,成型模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从而挤压O型密封圈使O型密封圈发生形变,使型模与凹槽底壁之间的连接保持更好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茶饼的精确度。 在上述的简便普洱茶模具中,所述的螺钉端部穿过所述的凸肩并与所述的底座相螺接。 即螺钉端部自上向下穿过凸肩并旋入到底座内,使得螺钉地拆卸变得更加简单、方便,从而很方便地使成型模脱离底座或固定在底座上。 在上述的简便普洱茶模具中,所述的成型模上端内侧壁向外倾斜形成一呈锥形的导向面一,所述的导向面一延伸至所述的成型模上端端面。 通过设置呈锥形的导向面,对冲头下压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冲头稳定且精准地插入到成型模内,进一步提高加工出来的茶饼的精确度。 在上述的简便普洱茶模具中,所述的冲头下端外侧壁向该冲头轴线倾斜形成一呈锥形的导向面二,所述的导向面二延伸至冲头下端端面。 通过设置呈锥形的导向面二,与呈锥形的导向面一相配合,使得冲头更加稳定且精准地插入到成型模内,进一步提高加工出来的茶饼的精确度。 在上述的简便普洱茶模具中,所述的成型模上端外侧壁上具有凸出的握手部。 使用者通过握住握手部带动成型模移动,从而使整个移动的过程更加方便、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简便普洱茶模具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成型模可拆卸地与底座相连,当茶饼压制成型后,通过成型模脱离底座的方式带动茶饼远离底座,从而在压制过程中底座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相对于现有技术每加工一次茶饼多需要重新矫正下模的位置,具有操作简单、使加工出来的茶饼保持较高的精度。 2、成型模的外径略小于凹槽的槽宽,减小了成型模外侧壁与凹槽侧壁之间的距离,使得成型模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从而避免当冲头插入到成型模内时成型模产生的晃动,进一步提高加工出来的茶饼的精确度。 3、通过在成型模与凹槽底壁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保持密封,避免在压制的过程中产生的水份进入到成型模外侧壁和凹槽侧壁之间,使成型模在水份的挤压下具有向内偏移的趋势,影响加工出来的茶饼的精确度。 4、通过设置呈锥形的导向面二,与呈锥形的导向面一相配合,使得冲头更加稳定且精准地插入到成型模内,进一步提高加工出来的茶饼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简便普洱茶模具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简便普洱茶模具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la、冲头;lal、挡肩;la2、导向面二 ;lb、连接部;2、下模;2a、底座;2al、凹槽;2a2、排水孔;2b、成型模;2bl、凸肩;2b2、握手部;2b3、导向面一 ;3、螺钉;4、0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简便普洱茶模具由上模I和下模2组成,且在实际使用时,上模I位于下模2上且两者位置相正对。 其中,下模2包括底座2a和一呈圆筒状的成型模2b。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a呈方形,以便于底座2a的固定。如图2所示,底座2a顶部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2al,该凹槽2al包括一底壁和一侧壁。其中,凹槽2al底壁为一水平面,凹槽2al侧壁为一与成型模2b外侧壁相匹配的圆柱面。凹槽2al底壁上贯穿有排水孔2a2。 如图1和图2所示,成型模2b下端插接在凹槽2al内,该成型模2b外侧壁上具有呈环状的凸肩2bl,凸肩2bl通过若干螺钉3与底座2a可拆卸地相连,使得成型模2b与底座2a的连接较为稳定。具体来说,螺钉3端部穿过凸肩2bl并与底座2a相螺接,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便普洱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底部具有凸出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包括一底座和一呈圆筒状的成型模,所述的底座顶部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且凹槽底壁上贯穿有排水孔,所述的成型模下端插接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成型模外缘上具有呈环状的凸肩,所述的凸肩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底座相固连,所述的冲头呈圆柱状,所述的冲头的外径与所述的成型模内径相匹配且该冲头插接在所述的成型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便普洱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底部具有凸出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包括一底座和一呈圆筒状的成型模,所述的底座顶部中心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且凹槽底壁上贯穿有排水孔,所述的成型模下端插接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成型模外缘上具有呈环状的凸肩,所述的凸肩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底座相固连,所述的冲头呈圆柱状,所述的冲头的外径与所述的成型模内径相匹配且该冲头插接在所述的成型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便普洱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包括一为平面的底壁和一为圆柱面的侧壁,所述的成型模外径与所述的凹槽槽宽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简便普洱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虹霖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东方甘霖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