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通信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297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5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塔式通信基站,其包括机房以及铁塔,铁塔的塔身包括第一、第二塔杆,第一、第二塔杆内部连通,第一、第二塔杆对接处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还包括内衬管及防水环,防水环置于第一塔杆的顶端面上,内衬管的上部分管体向上伸入第二塔杆内,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向下穿过防水环伸入第一塔杆内,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与防水环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于第一塔杆与第二塔杆内设置内衬管,一方面,通过内衬管起到内部限位作用,能保证第一塔杆与第二塔杆对接时更准确、垂直度更好;另一方面,内衬管与防水环共同作用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水汽进入第一塔杆或第二塔杆内进而进入机房而影响通信基站的整体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式通信基站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塔式通信基站。
技术介绍
塔式通信基站中,塔杆的结构有两种,一种为一体成型,另一种由多塔杆叠置。在一些特殊场合或受现场施工、结构的限制,需要采用多塔杆叠置来形成塔体,这种塔杆在对接安装时经常出现密封不好,塔杆对接倾斜、不平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塔式通信基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塔杆在安装时出现的密封效果不好,塔身对接倾斜、不平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塔式通信基站,包括机房以及铁塔,所述铁塔的塔身包括由下至上叠置的第一塔杆与第二塔杆,所述第一塔杆与所述第二塔杆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塔杆与所述第二塔杆对接处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还包括内衬管及防水环,所述防水环置于所述第一塔杆的顶端面上,所述内衬管的上部分管体向上伸入所述第二塔杆内,所述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向下穿过所述防水环伸入所述第一塔杆内,所述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与所述防水环焊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第一塔杆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塔杆的内径,所述防水环的中心孔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塔杆的内径,所述防水环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塔杆的顶端面,所述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外壁焊接固定于所述防水环的中心孔内。 或者,所述第一塔杆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塔杆的内径相同,所述防水环的中心孔孔径等于所述第一塔杆的内径,所述防水环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塔杆的顶端面,所述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外壁焊接固定于所述防水环的中心孔内。 具体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塔杆顶端外壁的第一环形抱箍、设于所述第二塔杆底端外壁的第二环形抱箍以及将所述第一环形抱箍与所述第二环形抱箍连接于一体的若干调节组件。 具体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对应穿过所述第一环形抱箍与所述第二环形抱箍的螺栓、旋拧于所述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抱箍上方的第一上螺母、旋拧于所述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抱箍下方的第一下螺母、旋拧于所述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抱箍上方的第二上螺母以及旋拧于所述螺栓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环形抱箍下方的第二下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螺母与所述第一环形抱箍之间、所述第一下螺母与所述第一环形抱箍之间、所述第二上螺母与所述第二环形抱箍之间、所述第二下螺母与所述第二环形抱箍之间均设有垫片。 具体地,所述第一下螺母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二上螺母至少为两个。 具体地,所述第一环形抱箍焊接/ 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塔杆上,所述第一抱箍上设置若干第一加强块,各所述第一加强块分别焊接/ 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塔杆上;所述第二环形抱箍焊接/ 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塔杆上,所述第二抱箍上设置若干第二加强块,各所述第二加强块分别焊接/ 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塔杆上;所述第一加强块与所述第二加强块一一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加强块之间设置一所述调节组件。 本技术中,于第一塔杆与第二塔杆内设置内衬管,一方面,通过内衬管起到内部限位作用,能保证第一塔杆与第二塔杆对接时更准确、垂直度更好;另一方面,内衬管与防水环共同作用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水汽进入第一塔杆或第二塔杆内进而进入机房而影响通信基站的整体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塔式通信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塔式通信基站中第一塔杆与第二塔杆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塔式通信基站中第一塔杆与第二塔杆连接部分的剖视图; 10-机房;20-第一塔杆; 21-第一环形抱箍;22-第一加强块; 30-第二塔杆;31-第二环形抱箍;32-第二加强块; 40-内衬管; 50-防水环; 60-调节组件; 61-螺栓;62-第一上螺母; 63-第一下螺母;64-第二上螺母;65-第二下螺母;66-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塔式通信基站,包括机房10及设于机房10上的铁塔,铁塔的塔身包括由下至上叠置的第一塔杆20与第二塔杆30,第一塔杆20与第二塔杆30内部中空,且相互连通,第一塔杆20与第二塔杆30对接处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塔式通信基站还包括内衬管40及防水环50,防水环50置于第一塔杆20的顶端面上,内衬管40的上部分管体向上伸入第二塔杆30内,内衬管40的下部分管体向下穿过防水环50伸入第一塔杆20内,内衬管40的下部分管体与防水环50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于第一塔杆20与第二塔杆30内设置内衬管40,一方面通过内衬管40起到内部限位作用,能保证第一塔杆20与第二塔杆30对接时更准确、垂直度更好;另一方面,内衬管40与防水环50共同作用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水汽进入第一塔杆20或第二塔杆30内进而进入机房10而影响通信基站的整体运行性能。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塔杆20的内径大于第二塔杆30的内径,防水环50的中心孔孔径小于第一塔杆20的内径,防水环50焊接固定于第一塔杆20的顶端面,内衬管40的下部分管体外壁焊接固定于防水环50的中心孔内。由图中可以看出,内衬管40的外径与防水环50的中心孔孔径匹配,二者之间缝隙很小,将二者焊接固定后,完全将缝隙填满,这样,避免外部雨水由缝隙进入第一塔杆20内。同时,由图中也可以看出,内衬管40的外径与第二塔杆30的内径相匹配,内衬管40的上部分管体可刚好伸入第二塔杆30内,二者之间的缝隙较小,可以忽略不计,且由于此缝隙开口朝下,由上至下的雨水一般很难进入此缝隙内,故第二塔杆30的底端面可以省去防水环50。 具体地,连接装置包括设于第一塔杆20顶端外壁的第一环形抱箍21、设于第二塔杆30底端外壁的第二环形抱箍31以及将第一环形抱箍21与第二环形抱箍31连接于一体的若干调节组件60。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抱箍21、第二环形抱箍31以及若干调节组件60不仅起到连接第一塔杆20与第二塔杆30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调节两塔杆垂直度的作用。 具体地,各调节组件60包括对应穿过第一环形抱箍21与第二环形抱箍31的螺栓61、旋拧于螺栓61上且位于第一环形抱箍21上方的第一上螺母62、旋拧于螺栓61上且位于第一环形抱箍21下方的第一下螺母63、旋拧于螺栓61上且位于第二环形抱箍31上方的第二上螺母64以及旋拧于螺栓61上且位于第二环形抱箍31下方的第二下螺母65。本实施例中,第二塔杆30叠加于第一塔杆20上,第一塔杆20作为支撑的基础,其为静止不动的,这样以第一塔杆20为基础,通过调节上述各螺母即可调节第二塔杆30相对于第一塔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塔式通信基站,包括机房及铁塔,所述铁塔的塔身包括由下至上叠置的第一塔杆与第二塔杆,所述第一塔杆与所述第二塔杆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塔杆与所述第二塔杆对接处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管及防水环,所述防水环置于所述第一塔杆的顶端面上,所述内衬管的上部分管体向上伸入所述第二塔杆内,所述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向下穿过所述防水环伸入所述第一塔杆内,所述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与所述防水环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塔式通信基站,包括机房及铁塔,所述铁塔的塔身包括由下至上叠置的第一塔杆与第二塔杆,所述第一塔杆与所述第二塔杆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塔杆与所述第二塔杆对接处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衬管及防水环,所述防水环置于所述第一塔杆的顶端面上,所述内衬管的上部分管体向上伸入所述第二塔杆内,所述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向下穿过所述防水环伸入所述第一塔杆内,所述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与所述防水环焊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杆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塔杆的内径,所述防水环的中心孔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塔杆的内径,所述防水环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塔杆的顶端面,所述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外壁焊接固定于所述防水环的中心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杆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塔杆的内径相同,所述防水环的中心孔孔径等于所述第一塔杆的内径,所述防水环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塔杆的顶端面,所述内衬管的下部分管体外壁焊接固定于所述防水环的中心孔内。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塔式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塔杆顶端外壁的第一环形抱箍、设于所述第二塔杆底端外壁的第二环形抱箍以及将所述第一环形抱箍与所述第二环形抱箍连接于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王司仁余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日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