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旋转玩具,包括壳体、底座、转轴、旋转帽、齿轮、齿条、配重座,旋转帽、齿轮、配重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套装于转轴,壳体的顶部开有第一枢接孔,壳体内水平固接有一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的中部向上伸出有凸柱,该凸柱内开有第二枢接孔,转轴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枢接孔和第二枢接孔;旋转帽位于壳体外且位于转轴的上端部,齿轮和配重座均位于壳体内,在水平方向上与齿轮相对的壳体两侧壁开有供齿条穿过的穿孔,该齿条与齿轮啮合;底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壳体底部,且该底座与壳体底部之间垫设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转轴带动旋转帽的稳定、长久旋转,提高转动寿命,趣味性高,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玩具
本技术涉及旋转玩具。
技术介绍
陀螺是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的旋转体,通过手捻或者线扯来带动陀螺旋转,其在平整地面下能维持较长久的转动,是受儿童欢迎的旋转玩具。但是,陀螺易受地面的复杂环境影响,导致陀螺乱串,或很快被杂物阻挡而停止,因此其受地形环境制约,从而难以长久转动,趣味性低,还易受碰撞而损坏并降低寿命;另外,一般的旋转玩具仅可使玩具本体转动,功能单一,玩法单一,进一步降低了趣味性,实用性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旋转玩具,实现转轴带动旋转帽的稳定、长久旋转,提高转动寿命,趣味性高,实用性强。 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旋转玩具,包括壳体、底座、转轴、旋转帽、齿轮、齿条、配重座,旋转帽、齿轮、配重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套装于转轴,壳体的顶部开有第一枢接孔,壳体内水平固接有一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的中部向上伸出有凸柱,该凸柱内开有第二枢接孔,转轴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枢接孔和第二枢接孔;旋转帽位于壳体外且位于转轴的上端部,齿轮和配重座均位于壳体内,在水平方向上与齿轮相对的壳体两侧壁开有供齿条穿过的穿孔,该齿条与齿轮啮合;底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壳体底部,且该底座与壳体底部之间垫设有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旋转玩具还包括电路板、电池、弹簧开关和蜂鸣器,配重座和电路板均呈圆形,电池和蜂鸣器固定于配重座,电路板固定套装于转轴并位于配重座下方,电池通过电路板依次电连接弹簧开关和蜂鸣器,弹簧开关偏心固定于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的下端及下壳的上端分别设有开口,上壳的开口与下壳的开口以可拆卸的方式对接。 优选地,所述下壳的底部向下伸出有环形槽,所述底座的顶部向上伸出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插装于环形槽内并与该环形槽转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柔性弹簧,该柔性弹簧的上端固接于环形槽的内缘,该柔性弹簧的下端固接于环形凸起的内缘。 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I)本技术由于转轴枢接在壳体上,且配重座和齿轮均位于壳体内得到保护,可提升寿命,因此,当手捻旋转帽转动或用齿条穿入穿孔与齿轮配合拉动齿轮转动后,转轴将连带转动,并在配重座的惯性作用下,可维持转轴、旋转帽长久、稳定的旋转,该旋转过程中不会收到外界地形环境影响,而通过弹性件对壳体的缓冲,可进一步提升转轴、旋转帽转动的长久性、稳定性,而由于转轴、旋转帽的旋转既可手捻旋转帽转动带动又可用齿条拉动带动,因此,其实用性强,趣味性高; (2)本技术的配重座和电路板均为圆形,利于保持良好的转动稳定性,而由于弹簧开关偏心固定于电路板,则转轴、电路板转动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弹簧开关将接通,电池提供的电流将经电路板到达蜂鸣器,以发出声音,用于提醒使用者转动状态,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效果; (3)本技术的上壳和下壳通过柔性弹簧连接,则手持底座后,还可使壳体倒置,形成倒挂的灯笼状,而此时转轴、旋转帽仍可在壳体内旋转,以进一步增强实用性,进一步提尚趣味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旋转玩具的结构示意图(去除弹性件、齿条); 图2为本技术齿条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下壳与底座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1、上壳;102、下壳;11、第一枢接孔;12、支撑平台;121、凸柱;13、穿孔;14、环形槽;2、底座;21、环形凸起;3、转轴;4、旋转帽;5、齿轮;6、齿条;7、配重座;8、弹性件;9、电路板;10、电池;15、弹簧开关;16、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旋转玩具,包括壳体1、底座2、转轴3、旋转帽4、齿轮5、齿条6、配重座7,旋转帽4、齿轮5、配重座7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套装于转轴3,壳体I的顶部开有第一枢接孔11,壳体I内水平固接有一支撑平台12,该支撑平台12的中部向上伸出有凸柱121,该凸柱121内开有第二枢接孔(图中未示出),转轴3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枢接孔11和第二枢接孔;旋转帽4位于壳体I外且位于转轴3的上端部,齿轮5和配重座7均位于壳体I内,在水平方向上与齿轮5相对的壳体I两侧壁开有供齿条6穿过的穿孔13,该齿条6与齿轮5啮合;底座2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壳体I底部,且该底座2与壳体I底部之间垫设有弹性件8 (如图3所示)。 由于转轴3枢接在壳体I上,且配重座7和齿轮5均位于壳体I内得到保护,可提升寿命,因此,当手捻旋转帽4转动或用齿条6穿入穿孔13与齿轮5啮合拉动齿轮5转动后,转轴3将连带转动,并在配重座7的惯性作用下,可维持转轴3、旋转帽4长久、稳定的旋转,而通过弹性件8对壳体I的缓冲,可进一步提升转轴3、旋转帽4转动的长久性、稳定性。同时,由于转轴3、旋转帽4的旋转既可手捻旋转帽4转动带动又可用齿条6拉动带动,因此,其实用性强,趣味性高。其中,支撑平台12与壳体I内壁将形成间隔,利于减振;第一枢接孔11和第二枢接孔处可加入润滑油,以利于转轴3旋转的顺畅。可设置旋转帽4为便于手捻旋转的形状,如圆锥形。弹性件8可以是橡胶弹垫或弹簧。 作为本旋转玩具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旋转玩具还包括电路板9、电池10、弹簧开关15和蜂鸣器16,配重座7和电路板9均呈圆形,电池10和蜂鸣器16固定于配重座7,电路板9固定套装于转轴3并位于配重座7下方,电池10通过电路板9依次电连接弹簧开关15和蜂鸣器16,弹簧开关15偏心固定于电路板9。配重座7和电路板9均为圆形,利于保持良好的转动稳定性,而由于弹簧开关15偏心固定于电路板9,则转轴3、电路板9转动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弹簧开关15将接通,电池10提供的电流将经电路板9到达蜂鸣器16,以发出声音,用于提醒使用者转动状态,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效果,在电路板9内录入音频信号,还可使蜂鸣器16发出音乐。 为便于装拆,壳体I包括上壳101和下壳102,上壳101的下端及下壳102的上端分别设有开口,上壳101的开口与下壳102的开口以可拆卸的方式对接,形成密封,用于防风、风尘、防干扰。 为使底座2对壳体I形成便捷的装拆关系,下壳102的底部向下伸出有环形槽14,所述底座2的顶部向上伸出有环形凸起21,该环形凸起21插装于环形槽14内并与该环形槽14转动配合。 具体地,为实现本旋转玩具的更多玩法,如图3所示,弹性件8为柔性弹簧,该柔性弹簧的上端固接于环形槽14的内缘,该柔性弹簧的下端固接于环形凸起21的内缘。通过手持底座2,还可使壳体I倒置,形成倒挂的灯笼状,而此时转轴3、旋转帽4仍可在壳体I内旋转。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转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底座、转轴、旋转帽、齿轮、齿条、配重座,旋转帽、齿轮、配重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套装于转轴,壳体的顶部开有第一枢接孔,壳体内水平固接有一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的中部向上伸出有凸柱,该凸柱内开有第二枢接孔,转轴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枢接孔和第二枢接孔;旋转帽位于壳体外且位于转轴的上端部,齿轮和配重座均位于壳体内,在水平方向上与齿轮相对的壳体两侧壁开有供齿条穿过的穿孔,该齿条与齿轮啮合;底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壳体底部,且该底座与壳体底部之间垫设有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底座、转轴、旋转帽、齿轮、齿条、配重座,旋转帽、齿轮、配重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套装于转轴,壳体的顶部开有第一枢接孔,壳体内水平固接有一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的中部向上伸出有凸柱,该凸柱内开有第二枢接孔,转轴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枢接孔和第二枢接孔;旋转帽位于壳体外且位于转轴的上端部,齿轮和配重座均位于壳体内,在水平方向上与齿轮相对的壳体两侧壁开有供齿条穿过的穿孔,该齿条与齿轮啮合;底座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壳体底部,且该底座与壳体底部之间垫设有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玩具还包括电路板、电池、弹簧开关和蜂鸣器,配重座和电路板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曼丹,
申请(专利权)人:陈曼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