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红宇专利>正文

一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3685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其包括进风模块、出风模块,进风模块与出风模块之间设置有空气处理模块,空气处理模块设置有外壳,且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长度大于宽度;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底端端面为迎风面、顶端端面为出风面;空气处理模块的内部气流流向为由下向上,且内部气流流向垂直于空气处理模块的迎风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普通净化器在特定场合不适用的缺点,极大地拓展了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方式及应用范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空气净化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过滤阻力小、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各种空气净化技术组合应用灵活、空气净化效能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器一般用来去除特定空间内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异味以及不健康的有机学挥发物,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主要通过层层过滤来实现空气净化功能。 空气净化器应用环境内的污染源往往有许多种,比如微尘、花粉、油烟、烟碱、异味、细菌、病毒以及装饰装修造成的甲醛、苯系物、TVOC等化学污染。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空气处理技术,比如各种级别的滤网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负氧离子技术、活性氧技术、静电除尘技术、低温非对称等离子体技术、分子络合技术、光触媒催化分解技术、水帘过滤技术、紫外线杀菌技术等。然而,每一种空气净化技术都不是万能的,只针对特定污染源有效,因此,空气净化器的功能往往是复合性的、是多种空气处理技术的组合,而每一种空气处理技术要达到最佳性能往往会要求净化器内部具有合理的空间,特别在空气净化器内沿着气流流动方向要有足够的空间。 洁净空气量(简称CADR)是表征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的主要参数之一,因此普通空气净化器希望过滤器的迎风面尽可能大,对于同一特性的过滤器,通过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风模块、出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与出风模块之间设置有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置有外壳,且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底端端面为迎风面、顶端端面为出风面;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内部气流流向为由下向上,且内部气流流向垂直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迎风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风模块、出风模块,所述进风模块与出风模块之间设置有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置有外壳,且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底端端面为迎风面、顶端端面为出风面;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内部气流流向为由下向上,且内部气流流向垂直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迎风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模块、出风模块均设置有外壳,且所述进风模块的外壳、出风模块的外壳均是长度大于宽度;所述进风模块位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下方,所述出风模块位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上方,所述进风模块的外壳的顶端通过法兰及密封条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底端连接,所述出风模块的外壳的底端通过法兰及密封条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壳的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为静电除尘模块、离子发生模块、光触媒滤网模块、活性炭滤网模块、加湿模块、新风模块中的一种、两种组合或多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预过滤模块、静电除尘模块、风机模块、缓冲模块、光触媒滤网模块、活性炭滤网模块,所述进风模块、预过滤模块、静电除尘模块、风机模块、缓冲模块、光触媒滤网模块、活性炭滤网模块、出风模块从下至上依次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模块、预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红宇
申请(专利权)人:贺红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