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维保专利>正文

圆的周长公式教学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3338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的周长公式教学演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一个框体(1),框体内嵌入一个直径是10cm的圆片(2),圆片可在框体内滚动。框体的下方附有厘米刻度(4),圆片上设有一个标记点(3),标记点(3)对准框体下方的厘米刻度0,当圆片在框体内滚动一周时,标记点正好落在框体下方的厘米刻度的31.4cm处。从而说明圆的周长等于直径的3.14倍,也就是圆的周长=直径×π,即c=πd或c=2π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小学数学教学仪器,特别涉及圆的周长公式推导仪。
技术介绍
:目前中小学教学圆的周长公式时,有的采用的方法是剪一个圆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然后通过计算数据来得出圆的周长公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圆片很容易从直尺上滑掉,很难起到直观效果。还有的干脆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造成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识掌握地不深不透。本专利技术直观效果明显,使用它演示推导圆的周长,学生容易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直观形象圆的周长公式推导仪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一个框体(1),框体内嵌入一个直径是1cm的圆片(2),圆片可在框体内滚动。框体的下方附有厘米刻度(4),圆片上设有一个标记点(3),标记点(3)对准框体下方的厘米刻度0,当圆片在框体内滚动一周时,标记点正好落在框体下方的厘米刻度的31.4cm处。从而说明圆的周长等于直径的3.14倍,也就是圆的周长=直径X π,即c =Jid 或 c = 23Tr0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形象直观,非常适合教师进行圆的周长公式教学时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框体,2圆片,3标记点,4厘米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一个框体(1),框体内嵌入一个直径是1cm的圆片(2),圆片可在框体内滚动。框体的下方附有厘米刻度(4),圆片上设有一个标记点(3),标记点(3)对准框体下方的厘米刻度0,当圆片在框体内滚动一周时,标记点正好落在框体下方的厘米刻度的31.4cm处。从而说明圆的周长等于直径的3.14倍,也就是圆的周长=直径X π,即c =Jid 或 c = 23Tr0使用时,稍微倾斜,圆片即可在框体内滚动一周,标记点从O刻度位置,运动到31.4cm位置处。【主权项】1.一种圆的周长公式教学演示装置包括框体和圆片,其特征在于圆片嵌入框体内,可在框体内滚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的周长公式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框体上设有厘米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的周长公式教学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片的直径是10cm,圆片上设有一个标记点(3)。4.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圆片和框体,其特征在于圆片上的标记点对准框体的厘米刻度的O刻度处。【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的周长公式教学演示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一个框体(1),框体内嵌入一个直径是10cm的圆片(2),圆片可在框体内滚动。框体的下方附有厘米刻度(4),圆片上设有一个标记点(3),标记点(3)对准框体下方的厘米刻度0,当圆片在框体内滚动一周时,标记点正好落在框体下方的厘米刻度的31.4cm处。从而说明圆的周长等于直径的3.14倍,也就是圆的周长=直径×π,即c=πd或c=2πr。【IPC分类】G09B23-04【公开号】CN104537928【申请号】CN201410857987【专利技术人】周维保 【申请人】周维保【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的周长公式教学演示装置包括框体和圆片,其特征在于圆片嵌入框体内,可在框体内滚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保
申请(专利权)人:周维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