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瑞全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中药药水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3018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中药药水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药水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百蕊草、苦瓜、蝉蜕、白叶藤、长杆兰、淡竹叶、紫珠、对叶豆、白珠树、甘蓝、斩龙草、蚤休、秤钩风、南藤、走马风和沙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药水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利湿之功效,对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中药药水及制备 方法。
技术介绍
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 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复合麻醉。麻醉原意指 感觉或知觉的丧失,其后则指可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或者有创操作时不感到疼痛和不适的状 态。常见的有感觉异常、烦躁不安、肌肉震颤、惊厥、呼吸抑制等。 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 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麻醉 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痒和排尿困难等,其中消化 道不良反应最常见,对于需要行剖腹产术的孕妇,常采取局部浸润麻醉氯胺酮,但有时麻醉 效果不好及术中操作困难等原因,需要延长手术时间,增加麻醉药剂量,从而导致不同程度 的麻醉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目前临床治疗多以西药为主,但本身所治疗症状为不良反应,采用西药治疗时甚 至会加重这种不良反应。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理想的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中药 药水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 风利湿之功效,对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可 靠,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种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中药药水,制成所述中药药水有效成分的原料组 成及重量份数为: 百蕊草34?57份苦瓜31?55份蝉蜕30?54份白叶藤28?52份 长杆兰26?50份淡竹叶24?48份紫珠23?47份对叶豆22?46份 白珠树19?43份甘蓝18?42份斩龙草15?39份蚤休13?37份 秤钩风11?35份南藤9?32份走马风9?28份沙芥6?24份 制成所述中药药水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百蕊草37?53份苦瓜35?51份蝉蜕34?50份白叶藤32?48份 长杆兰30?46份淡竹叶28?44份紫珠27?43份对叶豆26?42份 白珠树23?39份甘蓝22?38份斩龙草19?35份蚤休17?33份 秤钩风15?31份南藤13?28份走马风12?24份沙芥9?21份。 制成所述中药药水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百蕊草41?49份苦瓜39?47份蝉蜕38?46份白叶藤36?44份 长杆兰34?42份淡竹叶32?40份紫珠31?39份对叶豆30?38份 白珠树27?35份甘蓝26?34份斩龙草23?31份蚤休21?29份 秤钩风19?27份南藤16?24份走马风15?21份沙芥12?18份。 制成所述中药药水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百蕊草45份苦瓜43份蝉蜕42份白叶藤40份 长杆兰38份淡竹叶36份紫珠35份对叶豆34份 白珠树31份甘蓝30份斩龙草27份蚤休25份 秤钩风23份南藤20份走马风18份沙芥15份。 -种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中药药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百蕊草、白珠树和南藤洗净,浸入3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 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 10?1. 15的稠膏, 备用; (2)将苦瓜、蝉蜕、白叶藤、长杆兰、淡竹叶、对叶豆、斩龙草和秤钩风洗净,放入容 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 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 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 12?1. 17的稠膏,备 用; (3)将紫珠、走马风和沙芥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4)将甘蓝和蚤休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5)将上述步骤(1)-⑷所制得的稠膏、汁液以及细粉混合,并加入10-12倍量的 蒸馏水,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煮沸〇. 5小时,至60°C以下,静置1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滤 液灌装封存,121°C热压灭菌20分钟,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的 中药药水。 本专利技术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百蕊草:味辛、苦、涩,性平。清热,解毒,解署。用于肠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中 署,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结核,急性膀胱炎,上呼吸道感染,肾虚腰痛,头昏,遗精,滑精。《贵 州民间方药集》载:"治头昏体弱,腰痛,遗精,滑精。" 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脾、胃三经。清暑涤热,明目解毒。治热病烦渴引饮,中暑, 痢疾,赤眼疼痛,痈肿丹毒,恶疮。《泉州本草》载:"主治烦热消渴引饮,风热赤眼,中暑下 痢。" 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经。散风除热,利咽透瘆,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P因 痛,音哑,麻瘆不透,风瘆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纲目》载:"治头风眩运,皮肤 风热,痘瘆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白叶藤:味甘、淡,性凉。有小毒。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肺 热略血,胃出血,毒蛇咬伤,疮毒溃疡,挤疮,跌打刀伤。 长杆兰:味苦,性平。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主治热淋,黄疸,水肿,脚气浮肿,疝气 腹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疮痈肿毒,跌打损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载:"清热解毒,祛风 湿,消炎,利尿。治风湿性腰腿痛,胃痛,尿路感染,脚气水肿,食物中毒。" 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 赤涩淋痛,口舌生疮。《现代实用中药》载:"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 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紫珠:味苦、湿,性平。止血,散瘀,消炎。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 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烧伤。《中国药植图鉴》载:"对食 道静脉出血,肠胃溃疡出血,鼻出血,创伤出血,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对叶豆:味辛、苦,性寒温;归心、脾经。杀虫,止痒。主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 瘆,皮肤瘙痒,疮疖脓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载:"杀虫,止痒,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 瘆,皮肤瘙痒,疮疖肿瘆。" 白珠树:味辛,性温。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 伤,胃寒疼痛。风寒感冒。 甘蓝:味甘;性平;归胃、肾经。清利湿热,散结止痛,益肾补虚。主湿热黄疸,消 化道溃疡疼痛,关节不利,虚损。《本草拾遗》载:"补骨髓,利五藏六腑,利苯节,通经络中结 气,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壮筋骨。治黄毒,煮作菹,经宿渍色黄,和盐食之,去心下结 伏气。" 斩龙草:味微苦,性寒;归心经。清热解毒。用于毒蛇咬伤,蝎、蜂蛰伤,疮疖肿毒, 湿瘆,皮炎,急性结膜炎,咽炎。《新疆中草药手册》载:"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清肝明目。治 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疮疖痈肿,湿瘆,皮炎,毒蛇咬伤。" 蚤休: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肝经。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 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中药药水,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药水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百蕊草34~57份  苦瓜31~55份  蝉蜕30~54份  白叶藤28~52份长杆兰26~50份  淡竹叶24~48份  紫珠23~47份  对叶豆22~46份白珠树19~43份  甘蓝18~42份  斩龙草15~39份  蚤休13~37份秤钩风11~35份  南藤9~32份  走马风9~28份  沙芥6~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全韩峰
申请(专利权)人:刘瑞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