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32861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PC管理机、与PC管理机连接的RFID读写设备和实验设备RFID信息采集手持机组成。其中PC管理机包括设备状态查询模块、自动生成编码模块、设备空间定位模块、设备防盗模块、高效盘点模块、自动预警模块、设备信息更新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RFID感知手持机,解决实验设备分散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能有效解决仪器设备清查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从技术手段上对以往高校实验设备管理中一些烦琐过程和人为产生的问题加以避免,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高校实验设备的入库、识别、定位、跟踪和盘点等管理,大部分依然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的方式进行,效率低下,智能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高校实验设备的入库、识别、定位、跟踪和盘点等管理,大部分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的方式进行,效率低下,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包括PC管理机、RFID写卡器、RFID手持机,PC管理机还包括:设备状态查询模块、自动生成编码模块、设备空间定位模块、设备防盗模块、高效盘点模块、自动预警模块、设备信息更新模块;PC管理机,用于实现各种设备RFID卡数据的生成并写到RFID标签中,同时完成实验设备的信息管理,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到实验设备管理部门的网站;RFID写卡器,与PC管理机连接,用于负责完成实验设备的RFID标签的制作;RFID手持机,通过局域网与PC管理机连接,用于完成学校各部门实验设备信息的米集;所述的设备状态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每台入网实验设备的现行状态;所述的自动生成编码模块用于对新入库的实验设备,在PC管理机端进行自动编码,通过RFID设备将编码信息写入卡中;所述的设备空间定位模块用于实现对实验设备的定位与跟踪,感知设备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如果不在预定的单位内则发出预警信号;所述的设备防盗模块为每台实验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码,每个实验室大门安装识别设备,若实验设备未获得授权而出实验室大门,系统发出警报;所述的高效盘点模块用于盘点核对实有资产和账面资产是否一致,防止资产的流失;所述的自动预警模块用于管理达到使用年限的实验设备,进行报废预警;所述的设备信息更新模块用于,当实验仪器设备出现故障需要送厂维修、翻新或者移动到另外的地方使用时,实时更新系统中设备的信息。进一步,设备空间定位模块工作时,在PC管理机中,输入待定位的实验设备信息,可得到该实验设备的位置信息,若有新近导入的实验设备信息,则可得到待定位实验设备的最新?目息。进一步,高效盘点时,工作人员手持本系统的手持机,对试验设备进行扫描识别,识别出的试验设备信息存储在手持机,将手持机的数据信息导入管理系统,即可进行高效率的盘点和生成报表。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应用,解决实验设备分散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能有效解决仪器设备清查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从技术手段上对以往高校实验设备管理中一些烦琐过程和人为产生的问题加以避免,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PC管理机;2、RFID读写设备;3、4、设备状态查询模块;5、自动生成编码模块;6、设备空间定位模块;7、设备防盗模块;8、高效盘点模块;9、自动预警模块;10、设备信息更新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包括PC管理机1、RFID写卡器2、RFID手持机3,PC管理机I还包括:设备状态查询模块4、自动生成编码模块5、设备空间定位模块6、设备防盗模块7、高效盘点模块8、自动预警模块9、设备信息更新模块10 ;PC管理机1,用于实现各种设备RFID卡数据的生成并写到RFID标签中,同时完成实验设备的信息管理,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到实验设备管理部门的网站;RFID写卡器2,与PC管理机I连接,用于负责完成实验设备的RFID标签的制作;RFID手持机3,通过局域网与PC管理机I连接,用于完成学校各部门实验设备信息的米集;所述的设备状态查询模块4用于查询每台入网实验设备的现行状态;所述的自动生成编码模块5用于对新入库的实验设备,在PC管理机端进行自动编码,通过RFID设备将编码信息写入卡中;所述的设备空间定位模块6用于实现对实验设备的定位与跟踪,感知设备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如果不在预定的单位内则发出预警信号;所述的设备防盗模块7为每台实验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码,每个实验室大门安装识别设备,若实验设备未获得授权而出实验室大门,系统发出警报;所述的高效盘点模块8用于盘点核对实有资产和账面资产是否一致,防止资产的流失;所述的自动预警模块9用于管理达到使用年限的实验设备,进行报废预警;所述的设备信息更新模块10用于,当实验仪器设备出现故障需要送厂维修、翻新或者移动到另外的地方使用时,实时更新系统中设备的信息。进一步,设备空间定位模块6工作时,在PC管理机中,输入待定位的实验设备信息,可得到该实验设备的位置信息,若有新近导入的实验设备信息,则可得到待定位实验设备的最新?目息。进一步,高效盘点时,工作人员手持本系统的手持机,对试验设备进行扫描识别,识别出的试验设备信息存储在手持机,将手持机的数据信息导入管理系统,即可进行高效率的盘点和生成报表。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应用,解决实验设备分散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能有效解决仪器设备清查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从技术手段上对以往高校实验设备管理中一些烦琐过程和人为产生的问题加以避免,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包括PC管理机、RFID写卡器、RFID手持机,PC管理机还包括:设备状态查询模块、自动生成编码模块、设备空间定位模块、设备防盗模块、高效盘点模块、自动预警模块、设备信息更新模块; PC管理机,用于实现各种设备RFID卡数据的生成并写到RFID标签中,同时完成实验设备的信息管理,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到实验设备管理部门的网站; RFID写卡器,与PC管理机连接,用于负责完成实验设备的RFID标签的制作; RFID手持机,通过局域网与PC管理机连接,用于完成学校各部门实验设备信息的采集; 所述的设备状态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每台入网实验设备的现行状态; 所述的自动生成编码模块用于对新入库的实验设备,在PC管理机端进行自动编码,通过RFID设备将编码信息写入卡中; 所述的设备空间定位模块用于实现对实验设备的定位与跟踪,感知设备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不在预定的单位内则发出预警信号; 所述的设备防盗模块为每台实验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物联网RFID感知技术的高校实验设备定位与管理系统包括PC管理机、RFID写卡器、RFID手持机,PC管理机还包括:设备状态查询模块、自动生成编码模块、设备空间定位模块、设备防盗模块、高效盘点模块、自动预警模块、设备信息更新模块;PC管理机,用于实现各种设备RFID卡数据的生成并写到RFID标签中,同时完成实验设备的信息管理,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上传到实验设备管理部门的网站;RFID写卡器,与PC管理机连接,用于负责完成实验设备的RFID标签的制作;RFID手持机,通过局域网与PC管理机连接,用于完成学校各部门实验设备信息的采集;所述的设备状态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每台入网实验设备的现行状态;所述的自动生成编码模块用于对新入库的实验设备,在PC管理机端进行自动编码,通过RFID设备将编码信息写入卡中;所述的设备空间定位模块用于实现对实验设备的定位与跟踪,感知设备是否在预定的范围内,不在预定的单位内则发出预警信号;所述的设备防盗模块为每台实验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码,每个实验室大门安装识别设备,实验设备未获得授权而出实验室大门,系统发出警报;所述的高效盘点模块用于盘点核对实有资产和账面资产是否一致,防止资产的流失;所述的自动预警模块用于管理达到使用年限的实验设备,进行报废预警;所述的设备信息更新模块用于,当实验仪器设备出现故障需要送厂维修、翻新或者移动到另外的地方使用时,实时更新系统中设备的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佐黄君王金龙李贵元李玄基张涛刘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