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养式种猪引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6527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寄养式种猪引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被引种场仔猪:吃过生母初乳的健康仔猪;出生2-4天的仔猪;寄养母猪应已生产且生产不超过3天,先将引种仔猪清洗消毒,然后涂抹或喷洒要寄养母猪当天的尿液,对寄养母猪使用与引种仔猪使用的同一气味的消毒液消毒,再将引种仔猪和要寄养母猪一起饲养。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可以实现种猪优良基因的引入,而且还很好地避免因为引进大体重活猪带来的疾病威胁,引种成功率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集中生产和均衡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寄养式种猪引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寄养式种猪引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种猪场从上一级种猪企业引种、商品繁育场从种猪场引种,挑选种猪的体重都在50kg以上,主要依据外貌进行选种。根据引种要求,引种后进入本场需要进行生物隔离,采用预防性投药、进场免疫、驱虫、生态适应等(DB51/T1072-2010)。目前这种引种方法,虽然所引种猪成活率较高,保证了引种的成功率,但因为各场间生物安全水平不同,在免疫程序、猪群健康状况与猪群带细菌、病毒等病原状况不同,往往因引种附带造成新病毒引入,从而诱发相应猪病,造成猪群发病,严重者出现全群死亡,造成毁灭性危害。有些场户,还采取多种途径引种,造成场内疫病不断,也使得猪群应有的生产潜力难以发挥,使种猪引种工作陷入“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中。特别对于中小型养猪场户,在生产技术等方面存在先天欠缺,常规引种技术措施难以操作到位,引种往往成为其最大的生物安全威胁,甚至出现全群覆灭的惨痛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场户引进优良种猪提升养猪效益的积极性,造成养猪效益低下,饲料粮等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种成功率和生物安全度高的寄养式种猪引种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引种仔猪:在引种场的母猪具备吸纳收养被引种场的仔猪的条件下,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被引种场仔猪:吃过生母初乳的健康仔猪;出生2-4天的仔猪;仔猪的乳头数要到达7对以上,无瞎乳头、生殖器发育正常以及外观无遗传缺陷,符合引种品种种用特征;(2)将引种仔猪从被引种场运输到引种场;(3)引种仔猪到引种场后,将引种仔猪分配给各个寄养母猪,寄养母猪应已生产且生产不超过3天,先将引种仔猪清洗消毒,然后涂抹或喷洒要寄养母猪当天的尿液,对寄养母猪使用与引种仔猪使用的同一气味的消毒液消毒,再将引种仔猪和要寄养母猪一起饲养。为了实现安全运输,所述的步骤(2)采用带有空调的大巴车或小车运输,用纸箱、仔猪专用运输笼或运输箱装运引种仔猪,运输时间超4小时后,每隔1-2个小时喂一次人工奶,运输时间超8小时后,每隔0.5-1个小时喂一次人工奶。为了进一步混淆寄养母猪嗅觉系统,使寄养母猪不会伤害引种仔猪,所述的步骤(3)中在对引种仔猪涂抹或喷洒要寄养母猪当天的尿液后,把寄养母猪生产的仔猪和引种仔猪都放在一个保温箱中待10-15分钟,并喷消毒液消毒,这个过程中,对寄养母猪使用与引种仔猪使用的同一气味的消毒液消毒,然后再将引种仔猪和要寄养母猪一起饲养。为了选得优良的种猪,在步骤(1)中,选择引种仔猪:当选择一整窝时,要选择仔猪大小均匀度好的窝;当选择一窝中部分个体时,要选择该窝中个头较大且体格强壮的个体。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引种场成功引种猪数符合计划要求,在步骤(1)中,引种数要考虑死亡、选留淘汰猪只,一般实际引种猪数比计划数多50%。引种仔猪性别应符合引种场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建立起一种介于SPF(无菌生产的猪,是指从出生到育成都不带任何病原的猪)、猪人工授精之间的一种新型引种方式,不但可以实现种猪优良基因的引入,而且还很好地避免因为引进大体重活猪带来的疾病威胁,引种成功率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集中生产和均衡繁殖。具体实施方式例一基本条件:A1引种场,有8头母猪待生产,品种为C1,需要引种10头引种仔猪。B1被引种场,批次性节律生产,每周有100头母猪生产,品种为C1,可以为A1引种场提供15头引种仔猪(按照存活率、种猪选种率等综合因数,多引种50%的猪)。本引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引种仔猪:在引种场A1的母猪具备吸纳收养被引种场B1的仔猪的条件下,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被引种场仔猪:1、吃过生母初乳的健康仔猪;2、出生2-4天的仔猪;3、按照目前常规的选种标准选择仔猪,如乳头数要到达7对以上,无瞎乳头、生殖器发育正常以及外观无遗传缺陷等,从一窝中选择同窝中个头较大且体格强壮的符合本行业选种标准的个体,共选择7窝15头引种仔猪。(2)将引种仔猪从被引种场B1运输到引种场A1;确定好引种仔猪后,选择带有空调的小车进行运输,用小纸箱装引种仔猪,在小纸箱中做好保温和透气措施,确保仔猪运输过程中处于适于仔猪生存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3.5小时运输到A1引种场。(3)引种仔猪到引种场A1后,对小猪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的温水进行彻底清洗,然后用人用洗发水或肥皂等清洗身体,用消毒过的干毛巾擦拭干净,用吹风机吹干,将引种仔猪分配给6头寄养母猪,寄养母猪应已生产且生产不超过3天,对引种仔猪涂抹或喷洒要寄养母猪当天的尿液,对寄养母猪使用与引种仔猪使用的同一气味的消毒液消毒,再将引种仔猪和要寄养母猪一起饲养。(4)密切关注,发现有寄养母猪攻击引种仔猪时,及时予以制止或调整。(5)21日龄时断奶,断奶时,死亡2头,引种仔猪完全过渡到全价饲料饲养前有13头引种仔猪健康生长,引种猪场未出现生物安全事件,生产平稳,断奶后,进入正常生产和选种阶段,顺利实现了场内种猪的更新扩群。例二基本条件:A2引种场,有15头母猪待生产,品种为C2,需要引种10头D2种仔猪,组建起一个新的品种群。B2被引种场,批次性生产,每周有50头母猪待生产,品种为D2,可以为A2引种场提供15头引种仔猪(考虑死亡、选留淘汰数,增加50%引种数)。本引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引种仔猪:在引种场A2的母猪具备吸纳收养被引种场B2的仔猪的条件下,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被引种场仔猪:1、吃过生母初乳的健康仔猪;2、出生2-4天的仔猪;3、按照目前常规的选种标准选择仔猪,如乳头数要到达7对以上,无瞎乳头、生殖器发育正常以及外观无遗传缺陷等,选择仔猪大小差别最小的一整窝共3个;一窝仔猪大小差别较小的一整窝共4个,然后从其他母猪中挑选了8头,组成15头引种小群,共4个血统。(2)将引种仔猪从被引种场B2运输到引种场A2;确定好引种仔猪后,选择带有空调的大巴车进行运输,用专用的运输笼装引种仔猪,在运输笼中做好保温和透气措施,确保仔猪运输过程中处于适于仔猪生存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7小时运输到A2引种场,在第6个小时时用奶瓶喂一次人工奶,人工奶是指用奶粉冲泡的奶。(3)引种仔猪到引种场A2后,对小猪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的温水进行彻底清洗,然后用人用洗发水或肥皂等清洗身体,用消毒过的干毛巾擦拭干净,用吹风机吹干,将引种仔猪分配给各个寄养母猪,寄养母猪应已生产且生产不超过3天,然后涂抹或喷洒要寄养母猪当天的尿液,把寄养母猪生产的仔猪和引种仔猪都放在一个保温箱中待10-15分钟,并喷消毒液消毒,这个过程中,对寄养母猪使用与引种仔猪使用的同一气味的消毒液消毒,再将引种仔猪和要寄养母猪一起饲养。(4)密切关注,发现有寄养母猪攻击引种仔猪时,及时予以制止或调整。(5)21日龄时断奶,断奶时,死亡1头,引种仔猪完全过渡到全价饲料饲养前有14头引种仔猪健康生长,引种猪场未出现生物安全事件,生产平稳,断奶后,进入正常生产和选种阶段,成功实现了场内新增种猪品种。例三基本条件:A3引种场,有18头母猪待生产,品种为C3,需要引种20头优良后备母猪,替换本群大胎次母猪。B3被引种场,批次性生产,每周有85头母猪生产,品种为C3,可以为A3引种场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寄养式种猪引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引种仔猪:在引种场的母猪具备吸纳收养被引种场的仔猪的条件下,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被引种场仔猪:吃过生母初乳的健康仔猪;出生2‑4天的仔猪;仔猪的乳头数要到达7对以上,无瞎乳头、生殖器发育正常以及外观无遗传缺陷,符合引种品种种用特征;(2)将引种仔猪从被引种场运输到引种场;(3)引种仔猪到引种场后,将引种仔猪分配给各个寄养母猪,寄养母猪应已生产且生产不超过3天,先将引种仔猪清洗消毒,然后涂抹或喷洒要寄养母猪当天的尿液,对寄养母猪使用与引种仔猪使用的同一气味的消毒液消毒,再将引种仔猪和要寄养母猪一起饲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寄养式种猪引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引种仔猪:在引种场的母猪具备吸纳收养被引种场的仔猪的条件下,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被引种场仔猪:吃过生母初乳的健康仔猪;出生2-4天的仔猪;仔猪的乳头数要到达7对以上,无瞎乳头、生殖器发育正常以及外观无遗传缺陷,符合引种品种种用特征;(2)将引种仔猪从被引种场运输到引种场:采用带有空调的大巴车或小车运输,用纸箱、仔猪专用运输笼或运输箱装引种仔猪,运输时间超4小时后,每隔1-2个小时喂一次人工奶,运输时间超8小时后,每隔0.5-1个小时喂一次人工奶;(3)引种仔猪到引种场后,将引种仔猪分配给各个寄养母猪,寄养母猪应已生产且生产不超过3天,先将引种仔猪清洗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开锋曲绪仙李有志杨景晁强莉韩丽娟宋磊靳玉平候明权杨玲王海霞李守远冯楠刘玉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畜牧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