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据考核评估结果进行站配协调的电压无功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变电站与配电网协调控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根据考核评估结果进行站配协调的电压无功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系统终端110kV(或35kV)变电站内及其下级配电网内安装的电压无功调控设备的调控判据仅根据安装点处的实时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控制,变电站内主变的分接头档位的调节仅根据变电站出线侧的实测电压进行判断,站内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仅根据变电站进线侧的无功功率(或功率因数)进行判断,配网内的中低压无功补偿设备仅根据该设备的就地无功需求进行投切。终端变电站与其下级配网之间没有进行相互的全网协调控制,往往出现变电站出线侧电压、进线侧功率因数处于合格区间范围内,配网内电压无功调节手段已用尽而配变电压仍越限的情况,或者配网内配变电压处于合格区间范围内,变电站调节手段已用尽而站内电压无功仍越限的情况,或者变电站与配网均满足电压无功考核要求,但配电网的网损较高,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网损的情况。此时,需要变电站及其下级配电网充分挖掘各自的调节能力,实施变电站及其下级配电网的自动协助调整,通过全网调节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根据考核评估结果进行站配协调的电压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变电站与配电网的电压无功状态信息判断变电站与配电网是否分别满足预设的考核要求;然后,根据变电站与配电网的考核评估结果执行预设的站配协调控制策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据考核评估结果进行站配协调的电压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变电站与配电网的电压无功状态信息判断变电站与配电网是否分别满足预设的考核要求;然后,根据变电站与配电网的考核评估结果执行预设的站配协调控制策略;变电站与配电网的考核评估结果包括:变电站满足电压无功考核标准,配电网满足电压考核标准;变电站满足电压无功考核标准,配电网不满足电压考核标准;变电站不满足电压无功考核标准,配电网满足电压考核标准;变电站不满足电压无功考核标准,配电网不满足电压考核标准;当变电站不满足电压无功考核标准,配电网不满足电压考核标准时,调控遵循的原则是:首先通过调节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设备满足变电站电压无功考核要求,然后通过调节配电网内无功补偿设备满足配电网电压考核要求,如果变电站或配电网仍不满足考核要求,则进行相互协调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考核评估结果进行站配协调的电压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过调节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设备满足变电站电压无功考核要求;然后,执行变电站满足电压无功考核标准,配电网不满足电压考核标准时的控制策略;如果变电站内电压无功设备再次不满足变电站电压无功考核要求,则计算馈线内各区域的实时无功需求,如果馈线内无功补偿设备有调节裕度,则根据实时无功需求,按照馈线内无功补偿装置所在位置处注入无功对最低或最高配变电压处电压的灵敏度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投入或切除,满足配变低压侧的电压考核要求;如果经过上述调节后,配电网满足电压考核标准,而变电站不满足电压无功考核标准,则执行配电网满足电压考核标准,变电站不满足电压无功考核标准的控制策略,否则,终止调节过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根据考核评估结果进行站配协调的电压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变电站满足电压无功考核标准,配电网不满足电压考核标准时,首先计算馈线内各区域的实时无功需求;如果馈线内无功补偿设备有调节裕度,则根据历史潮流信息,计算馈线内低压无功补偿设备所在位置处注入无功对实测配变处电压的灵敏度系数,实时检测配电网所有10kV支线首端和末端所在配变和安装有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所在配变的低压侧电压,找到越限的配变的低压侧电压中最小值或最大值对应的配变,根据馈线内各区域的实时无功需求,按照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处注入无功对该配变处电压的灵敏度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投入,或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切除;配网内无功补偿设备满足配变低压侧的电压考核要求,同时变电站内电压无功始终满足考核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根据考核评估结果进行站配协调的电压无功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变电站不满足电压无功考核标准,配电网满足电压考核标准时,变电站的主变出线侧电压与站内进线侧无功的情况及控制策略如下:当主变出线侧电压越上限或越下限,而站内进线侧无功无越限时,首先调整主变出线侧电压到正常范围,否则,切除或投入站内无功补偿设备;如果站内电压无功调节手段已用尽而主变出线侧电压仍越上限或越下限,则调节配电网内无功补偿装置,切除或投入配网内注入无功对主变低压侧电压的灵敏度较大位置处的无功补偿装置,同时保证配电网满足电压考核要求;当主变出线侧电压无越限,而站内进线侧无功越上限或越下限时,首先投入或切除站内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功率补偿,调节主变高压侧无功到正常范围,如果站内电压无功调节手段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立昆,余娟,赵霞,颜伟,汪凡,代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