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接几何体立体形,涉及一种立体形的制作方法。插接几何体立体形由部件1、部件2……部件6共六个相同部件组合而成;取正方形纸,做对角线折叠线、指示线折叠线、第一反折线、第二反折线,第二交点、中正折线等折叠线,折叠成两个全等的等腰梯形十字交叉状的部件;将部件1的一个梯形内正方形和部件2的一个梯形内正方形贴合,两个部件的下底交叉点重合,两个部件相贴梯形内正方形的第一交点重合;将两个部件的相贴梯形内正方形相邻的梯形内三角形分别折进对方梯形内正方形的夹层内;如是插接,六个部件即组合成插接几何体立体形。正方形纸制作部件,折叠线清晰简明;部件制作简单,组合容易;造型几何立体感很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几何体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插接几何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几何体的制作方法中,设计复杂制作也复杂的案例多,设计简单制作也简单的案例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几何体的制作方法中,设计复杂制作也复杂的案例多,设计简单制作也简单的案例少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插接几何体立体形由部件1、部件2……部件6共六个相同部件组合而成;取正方形纸,做两条对角线折叠线,相交于正方形纸中心点;做三条横向折叠线,由上至下为上横向折叠线、中横向折叠线、下横向折叠线;做三条纵向折叠线,由左至右为左纵向折叠线、中纵向折叠线、右纵向折叠线;三条横向折叠线和三条纵向折叠线将正方形纸分成16个全等的小正方形;上、下横向折叠线和左、右纵向折叠线两两相交于第一交点;中横向折叠线、中纵向折叠线分别与左、右纵向折叠线和上、下横向折叠相交于第二交点;在对角线折叠线上,两个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对角线正折线,纸角至最近的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对角线反折线;在三条横向折叠线和三条纵向折叠线上,每条折叠线上的两个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第一反折线;在上、下横向折叠线和左、右纵向折叠线上,第一交点至最近的纸边部分为指示线折叠线;在中横向折叠线和中纵向折叠线上,每条折叠线上的两个第二交点之间部分为第二反折线,第二交点至最近的纸边部分为中正折线;依照对角线正折线、对角线反折线、第一反折线、第二反折线、中正折线折叠,至四个中正折线重合为四线重合线,四个第二交点重合,相邻的两个指示线折叠线重合为重合指示线折叠线,即成部件;部件呈两个全等的等腰梯形十字交叉状,部件上平面为两个等腰梯形的上底交叉,呈有夹层的十字交叉状;部件下平面为两个等腰梯形的下底交叉,正方形纸中心点为下底交叉点;以四线重合线为界,部件被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以重合指示线折叠线为界,分成梯形内正方形和梯形内三角形,梯形内正方形为部件插接时的被插入部分,梯形内三角形为部件插接时的插入部分;两个部件的相互插接:将部件I的一个梯形内正方形和部件2的一个梯形内正方形贴合,两个部件的下底交叉点重合,两个部件相贴梯形内正方形的第一交点重合;将两个部件的相贴梯形内正方形相邻的梯形内三角形分别折进对方梯形内正方形的夹层内,即将部件I的插入部分折进部件2的被插入部分的夹层内,部件2的插入部分折进部件I的被插入部分的夹层内;如是插接,六个部件即组合成插接几何体立体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正方形纸制作部件,折叠线清晰简明;部件制作简单,组合容易;造型几何立体感很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画有折叠线的正方形纸平面图;图2是部件立体图;图3是两个部件插接示意图;图4是两个部件的各一个插入部分分别插入对方被插入部分完成图;图5是插接几何体立体形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插接几何体立体形由部件1、部件2……部件6共六个相同部件组合而成;采用虚线表示正面对折的正折线,即折叠时,纸的正面和正面相对折叠;实线加圈表示反面对折的反折线,即折叠时,纸的反面和反面相对折叠;实线加点表示指示线;取正方形纸,做两条对角线折叠线,相交于正方形纸中心点;做三条横向折叠线,由上至下为上横向折叠线、中横向折叠线、下横向折叠线;做三条纵向折叠线,由左至右为左纵向折叠线、中纵向折叠线、右纵向折叠线;三条横向折叠线和三条纵向折叠线将正方形纸分成16个全等的小正方形;上、下横向折叠线和左、右纵向折叠线两两相交于第一交点;中横向折叠线、中纵向折叠线分别与左、右纵向折叠线和上、下横向折叠相交于第二交点;在对角线折叠线上,两个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对角线正折线,纸角至最近的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对角线反折线;在三条横向折叠线和三条纵向折叠线上,每条折叠线上的两个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第一反折线;在上、下横向折叠线和左、右纵向折叠线上,第一交点至最近的纸边部分为指示线折叠线;在中横向折叠线和中纵向折叠线上,每条折叠线上的两个第二交点之间部分为第二反折线,第二交点至最近的纸边部分为中正折线;如图1 ;依照对角线正折线、对角线反折线、第一反折线、第二反折线、中正折线折叠,至四个中正折线重合为四线重合线,四个第二交点重合,相邻的两个指示线折叠线重合为重合指示线折叠线,即成部件;部件呈两个全等的等腰梯形十字交叉状,部件上平面为两个等腰梯形的上底交叉,呈有夹层的十字交叉状;部件下平面为两个等腰梯形的下底交叉,正方形纸中心点为下底交叉点;以四线重合线为界,部件被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以重合指示线折叠线为界,分成梯形内正方形和梯形内三角形,梯形内正方形为部件插接时的被插入部分,梯形内三角形为部件插接时的插入部分;如图2 ;两个部件的相互插接:将部件I的一个梯形内正方形和部件2的一个梯形内正方形贴合,两个部件的下底交叉点重合,两个部件相贴梯形内正方形的第一交点重合;如图3 ;将两个部件的相贴梯形内正方形相邻的梯形内三角形分别折进对方梯形内正方形的夹层内,即将部件I的插入部分折进部件2的被插入部分的夹层内,部件2的插入部分折进部件I的被插入部分的夹层内;如图4 ;如是插接,六个部件即组合成插接几何体立体形;如图5。【主权项】1.一种插接几何体立体形,其特征是:插接几何体立体形由部件1、部件2……部件6共六个相同部件组合而成; 取正方形纸,做两条对角线折叠线,相交于正方形纸中心点;做三条横向折叠线,由上至下为上横向折叠线、中横向折叠线、下横向折叠线;做三条纵向折叠线,由左至右为左纵向折叠线、中纵向折叠线、右纵向折叠线;三条横向折叠线和三条纵向折叠线将正方形纸分成16个全等的小正方形;上、下横向折叠线和左、右纵向折叠线两两相交于第一交点;中横向折叠线、中纵向折叠线分别与左、右纵向折叠线和上、下横向折叠相交于第二交点; 在对角线折叠线上,两个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对角线正折线,纸角至最近的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对角线反折线; 在三条横向折叠线和三条纵向折叠线上,每条折叠线上的两个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第一反折线; 在上、下横向折叠线和左、右纵向折叠线上,第一交点至最近的纸边部分为指示线折叠线; 在中横向折叠线和中纵向折叠线上,每条折叠线上的两个第二交点之间部分为第二反折线,第二交点至最近的纸边部分为中正折线; 依照对角线正折线、对角线反折线、第一反折线、第二反折线、中正折线折叠,至四个中正折线重合为四线重合线,四个第二交点重合,相邻的两个指示线折叠线重合为重合指示线折叠线,即成部件;部件呈两个全等的等腰梯形十字交叉状,部件上平面为两个等腰梯形的上底交叉,呈有夹层的十字交叉状;部件下平面为两个等腰梯形的下底交叉,正方形纸中心点为下底交叉点;以四线重合线为界,部件被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以重合指示线折叠线为界,分成梯形内正方形和梯形内三角形,梯形内正方形为部件插接时的被插入部分,梯形内三角形为部件插接时的插入部分; 两个部件的相互插接:将部件I的一个梯形内正方形和部件2的一个梯形内正方形贴合,两个部件的下底交叉点重合,两个部件相贴梯形内正方形的第一交点重合; 将两个部件的相贴梯形内正方形相邻的梯形内三角形分别折进对方梯形内正方形的夹层内,即将部件I的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接几何体立体形,其特征是:插接几何体立体形由部件1、部件2……部件6共六个相同部件组合而成;取正方形纸,做两条对角线折叠线,相交于正方形纸中心点;做三条横向折叠线,由上至下为上横向折叠线、中横向折叠线、下横向折叠线;做三条纵向折叠线,由左至右为左纵向折叠线、中纵向折叠线、右纵向折叠线;三条横向折叠线和三条纵向折叠线将正方形纸分成16个全等的小正方形;上、下横向折叠线和左、右纵向折叠线两两相交于第一交点;中横向折叠线、中纵向折叠线分别与左、右纵向折叠线和上、下横向折叠相交于第二交点;在对角线折叠线上,两个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对角线正折线,纸角至最近的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对角线反折线;在三条横向折叠线和三条纵向折叠线上,每条折叠线上的两个第一交点之间部分为第一反折线;在上、下横向折叠线和左、右纵向折叠线上,第一交点至最近的纸边部分为指示线折叠线;在中横向折叠线和中纵向折叠线上,每条折叠线上的两个第二交点之间部分为第二反折线,第二交点至最近的纸边部分为中正折线;依照对角线正折线、对角线反折线、第一反折线、第二反折线、中正折线折叠,至四个中正折线重合为四线重合线,四个第二交点重合,相邻的两个指示线折叠线重合为重合指示线折叠线,即成部件;部件呈两个全等的等腰梯形十字交叉状,部件上平面为两个等腰梯形的上底交叉,呈有夹层的十字交叉状;部件下平面为两个等腰梯形的下底交叉,正方形纸中心点为下底交叉点;以四线重合线为界,部件被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梯形;直角梯形以重合指示线折叠线为界,分成梯形内正方形和梯形内三角形,梯形内正方形为部件插接时的被插入部分,梯形内三角形为部件插接时的插入部分;两个部件的相互插接:将部件1的一个梯形内正方形和部件2的一个梯形内正方形贴合,两个部件的下底交叉点重合,两个部件相贴梯形内正方形的第一交点重合;将两个部件的相贴梯形内正方形相邻的梯形内三角形分别折进对方梯形内正方形的夹层内,即将部件1的插入部分折进部件2的被插入部分的夹层内,部件2的插入部分折进部件1的被插入部分的夹层内;如是插接,六个部件即组合成插接几何体立体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6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