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044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巷道支护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掘进断面基岩上挂设第一层钢筋网;步骤b、通过锚杆对所述第一层钢筋网进行固定支护,所述锚杆为全螺纹锚杆,使带有螺纹的所述锚杆从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露出设定的长度;步骤c、在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喷射第一层混凝土;步骤d、除去所述锚杆外露部分的混凝土,挂设第二层钢筋网;步骤e、在所述第二层钢筋网上喷射第二层混凝土,所述第二层混凝土将所述第二层钢筋网和所述锚杆的外露部分完全封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在设置一次锚杆后,实现两次铺设钢筋网,并且两次喷射混凝土,两层钢筋网之间的混凝土形成了拱梁,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U型钢棚,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工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巷道的支护技术,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在井下采矿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巷道进行支护。现有技术中,主要依靠锚网进行支护。而顶板破碎时主要采取增加支护密度的方法,由于顶板松软,锚杆和锚索的锚固力不能保证,因此,常采用架设U型钢棚的方法,具体工艺为:基岩掘进后,进行锚网索支护,再架设U型钢棚,钢棚与锚网支护之间采用背板紧固。然后再喷浆封闭。由于巷道破碎成型差,喷浆量较大,背板和钢棚占巷道有效面积,巷道掘进断面需要增大,因此增加了工程量,进而使工作量大,成本高,且进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掘进断面基岩上挂设第一层钢筋网;步骤b、通过锚杆对所述第一层钢筋网进行固定支护,所述锚杆为全螺纹锚杆,使带有螺纹的所述锚杆从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露出设定的长度;步骤C、在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喷射第一层混凝土 ;步骤d、除去所述锚杆外露部分的混凝土,挂设第二层钢筋网;步骤e、在所述第二层钢筋网上喷射第二层混凝土,所述第二层混凝土将所述第二层钢筋网和所述锚杆的外露部分完全封闭。如上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b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铺设第一层钢带。如上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e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层钢筋网上铺设第二层钢带。如上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步骤b中,所述锚杆从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露出的长度大于50mm。如上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步骤c中,喷射的第一层混凝土的厚度是50-60mm。如上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步骤e中,喷射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 20mmo如上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层钢带和所述第二层钢带均为拱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在设置一次锚杆后,实现两次铺设钢筋网,并且两次喷射混凝土,两层钢筋网通过锚杆和之间喷射的混凝土形成了拱梁,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U型钢棚,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工程量。另外,外层钢筋网起到连接遮挡混凝土的作用,克服了一层钢筋网支护在顶板来压时喷浆层脱层伤人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巷道支护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流程图;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进行的巷道支护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流程图,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支护方法进行的巷道支护原理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掘进断面基岩I上挂设第一层钢筋网2。如图2所示,贴着基岩I挂设第一层钢筋网2。第一层钢筋网2的挂设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挂设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步骤b、通过锚杆3对所述第一层钢筋网2进行固定支护,所述锚杆3为全螺纹锚杆,使带有螺纹的所述锚杆从所述第一层钢筋网2上露出设定的长度。预留出来的设定长度是为了在后续步骤中增加铺设的第二层钢筋网后,仍有空间与螺母配合紧固。使锚杆3从第一层钢筋网2上露出一定的长度,优选的是,该设定的长度大于50mm,以便后续步骤中挂设第二层钢筋网4。步骤C、在所述第一层钢筋网2上喷射第一层混凝土 5。优选的是,该喷射的第一层混凝土 5的厚度是50-60mm,将第一层钢筋网2完全封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厚度要保证足够的强度,但是又不能喷射的过厚,影响后续的铺设工作。进一步地,可以在该步骤b之前,在所述第一层钢筋网2上铺设第一层钢带6。于是,第一层混凝土 5喷射在第一层钢筋网2和第一层钢带6上,同时将第一层钢筋网2和第一层钢带6完全封闭。喷射第一层混凝土 5的作用主要是封闭破碎围岩,加强支护。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低于C25,先喷射巷道的墙面,再喷射巷道的拱形顶板,一圈压半圈往复式喷射混凝土,从而完全封闭第一层钢筋网2和第一层钢带6。步骤d、除去所述锚杆3外露部分的混凝土,挂设第二层钢筋网4。完成第一次喷射后,敲去锚杆3外露部分的混凝土,挂设第二层钢筋网4,优选的是,在挂设第二层钢筋网4之后,步骤e之前,在该第二层钢筋网4上铺设第二层钢带7。第二层钢筋网4和第二层钢带7通过托盘和螺帽8固定。无论是第一层钢带6还是第二层钢带7,在铺设前,优选地将钢带提前折成拱形,通过液压锚杆钻机顶贴到锚杆3上,再用托板和锚杆3固定,确保钢带能紧贴岩面。钢带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圆钢钢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钢带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钢带,只要保证其强度即可。步骤e、在所述第二层钢筋网4上喷射第二层混凝土 9,所述第二层混凝土 9将所述第二层钢筋网4和所述锚杆3的外露部分完全封闭。在该步骤中,喷射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0mm。在钢带位置,较其他位置厚50mm,两次混凝土的喷射时间不超过24小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实际的强度要求,对喷射的厚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此不仅限于上述厚度的设定。两层钢筋网和钢带通过一次锚杆连接组合,之间通过混凝土隔离,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层钢带之间的混凝土喷层厚度能达到150mm,形成了混凝土纵梁结构拱形梁,纵梁和锚杆组合,进一步增加了锚杆挤压拱作用,巷道支护强度数倍增加,克服了软岩完全依靠锚杆和锚索支护的缺陷。上述组合方式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U型钢棚,其效果可以达到U型钢棚支护的效果,且较U型钢棚支护每米节约成本约5000元,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工程量。另外,第一层钢筋网起到连接遮挡混凝土的作用,克服了一层钢筋网支护在顶板来压时喷浆层脱层伤人的安全问题,提高了巷道支护安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掘进断面基岩上挂设第一层钢筋网; 步骤b、通过锚杆对所述第一层钢筋网进行固定支护,所述锚杆为全螺纹锚杆,使带有螺纹的所述锚杆从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露出设定的长度; 步骤C、在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喷射第一层混凝土 ; 步骤d、除去所述锚杆外露部分的混凝土,挂设第二层钢筋网; 步骤e、在所述第二层钢筋网上喷射第二层混凝土,所述第二层混凝土将所述第二层钢筋网和所述锚杆的外露部分完全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铺设第一层钢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层钢筋网上铺设第二层钢带。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锚杆从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露出的长度大于5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巷道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掘进断面基岩上挂设第一层钢筋网;步骤b、通过锚杆对所述第一层钢筋网进行固定支护,所述锚杆为全螺纹锚杆,使带有螺纹的所述锚杆从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露出设定的长度;步骤c、在所述第一层钢筋网上喷射第一层混凝土;步骤d、除去所述锚杆外露部分的混凝土,挂设第二层钢筋网;步骤e、在所述第二层钢筋网上喷射第二层混凝土,所述第二层混凝土将所述第二层钢筋网和所述锚杆的外露部分完全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耘辛广伟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