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静电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821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8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静电扶手,由导电球、导电管、导电级组成,所述导电球下部焊接在导电管上,导电管内设有导电级,导电级一端焊接在导电球体底部,另一端伸出导电管外,导电管下端插设于地面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实现对人体静电的消除,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除静电扶手,由导电球、导电管、导电级组成,所述导电球下部焊接在导电管上,导电管内设有导电级,导电级一端焊接在导电球体底部,另一端伸出导电管外,导电管下端插设于地面内。采用本技术的优点是,可实现对人体静电的消除,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专利说明】消除静电扶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除静电扶手。
技术介绍
LPG灌装车间是重要的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防止静电是对灌装车间的特殊要求,目前多采用静电服的方式。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和安全要求,进行灌装作业操作时,急需一种适用的对人体消除静电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在进入LPG灌装车间作业时需对人体消除静电,以符合安全需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易用的消除静电扶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种消除静电扶手,由导电球、导电管和导电级组成,所述导电球下部焊接在导电管上端,导电管内设有导电级,导电级一端焊接在导电球的球体底部,另一端伸出导电管夕卜,导电管下端插设于地面内。 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管在地面上段留1~1.5米,导电管下端插设于地面内深度为3~4米。 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球为铜球、导电管为钢管、导电级为镀锌角铁。 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装置,可实现对人体静电的消除,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适用于类似场所。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消除静电扶手由导电球1、导电管2和导电级3组成,所述导电球I下部焊接在导电管2的上端,导电管2内设有导电级3,导电级3 —端焊接在导电球I的球体底部,另一端伸出导电管2外,导电管2下端插设于地面内。 所述导电球I为铜球、导电管2为钢管、导电级3为镀锌角铁。 该消除静电扶手使用时,安装在LPG灌装车间进口处,导电管在地面上段留1.5米,地面下段埋深3.5米,导电级下端与设备接地网连接,可达到静电接地要求,灌装车间工作人员在进入车间前,均可以手握住导电球来消除身体静电,再进行正常灌装作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显而易见的若干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消除静电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球、导电管和导电级,所述导电球下部焊接在导电管上,导电管内设有导电级,导电级一端焊接在导电球体底部,另一端伸出导电管夕卜,导电管下端插设于地面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静电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球为铜球、导电管为钢管、导电级为镀锌角铁。【文档编号】A61N1/14GK204261192SQ201420412940【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4日 【专利技术者】王国文 申请人:蚌埠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静电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球、导电管和导电级,所述导电球下部焊接在导电管上,导电管内设有导电级,导电级一端焊接在导电球体底部,另一端伸出导电管外,导电管下端插设于地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