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两步TDC的校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675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7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时间数字转换器(TDC)设计领域,为解决两步时间数字转换器中粗细量化间传输延时失配所造成的误差而提出的两步TDC的校正电路,相较于过量化的传统校正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传输延时失配误差,而且避免了对细量化面积或者转换时间的加倍。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两步TDC的校正电路,由一个两输入与门、一个粗量化计数器、一个双边沿D触发器、一个三输入或非门和一个三输入与门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时间数字转换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时间数字转换器(TDC)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两步时间数字转换器的校正。技术背景对于传统的两步量化结构而言,两个输入信号先被送入粗量化单元进行测量,随后量化误差则被送入细量化单元进行精细测量,如图1所示。假设start与Stop分别代表了输入时间的起始和终止脉冲,在传输过程中,即使Start信号与Stop信号在进入粗细量化前均存在传输延时不匹配的问题,即:τ# τ 2) τ 3^ τ 4(I)其中,τ I与τ2分别为Start信号与Stop信号到达粗量化前的传播延迟时间,τ3与τ4则为两信号分别到达细量化前的传播延迟时间。最终,全部的传输延时误差将被累积送进细量化,且只会对细量化精度造成影响。而对于图2所示的并行两步量化结构,其中Start信号与Stop信号是被并行输入到粗细量化中的,因此传输路径上的延时不匹配将对粗细量化结果均有影响,以致将整个转换精度限制在了粗量化的精度。虽然可以通过在传输路径上添加Dummy管或者延时单元予以校正,但是工艺偏差和器件失配是不可避免的,以致传输延时失配带来的量化误差依然无法有效地解决。在图2中,Start信号与Stop信号在到粗量化前的传输延时差为τ1-τ2,在到达细量化前的传输延时差为τ3_τ4。为了消除传输路径上的延时失配对整个转换所造成的影响,应满足如下关系:τ「τ2= τ 3-τ4 (2)但实际中,由于工艺偏差和器件失配的存在,使得上式不可能成立。为此,对各种失配情况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简化分析过程,假设Start信号在粗细量化中的传播是同步的,因而只需对Stop信号在传输路径中的延时失配问题进行讨论。用Stop_c信号来表示到达粗量化的Stop信号,而用Stop_f信号表示到达细量化的Stop信号。在图3所示的情形下,Terror= τ 2-τ 4>0,T1=T3(3)即Stop_f信号的传输延时小于Stop_c信号的传输延时,且Stop_f信号在时钟信号CLK的上升沿之前到来,而Stop_c信号在同一个上升沿之后到来,则致使粗量化中计数器的实际计数结果C_real为C+1,而对于Stop_f信号而言理想的计数结果C_ideal应为C。因此,在传输延时误差Terror为正时,粗量化计数器可能多计1,从而造成整个量化结果的误差。反之,在Stop_f信号的传输延时大于Stop_c信号的传输延时的情况下,即:Terror= τ 2-τ4〈0,τ 1= τ 3⑷且Stop_f信号在时钟信号CLK的上升沿之后到来,而Stop_c信号在同一个上升沿之前到来,如图4所示。这种情况将致使粗量化中计数器的实际计数结果C_real为C-1,而对于Stop_f信号而言理想的计数结果C_ideal应为C。可见,在传输延时误差Terror为负时,粗量化计数器可能少计1,从而造成整个量化结果的误差。通过对两种特殊传输延时误差情形的分析,可知粗量化计数器的实际计数结果C_real多计I或少计I都将造成整个量化结果的误差。为了消除传输延时失配所带来的这一影响,传统方法为在细量化中采用过量化一位的方法来实现误差校正,而这种方法也意味着对细量化设计要求的提高,即以增加一倍的面积或者一倍的转换时间为代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解决两步时间数字转换器中粗细量化间传输延时失配所造成的误差而提出的校正方法,相较于过量化的传统校正方法,本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传输延时失配误差,而且避免了对细量化面积或者转换时间的加倍。为此,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两步TDC的校正电路,由一个两输入与门、一个粗量化计数器、一个双边沿D触发器、一个三输入或非门和一个三输入与门构成,粗量化计数器为低电平触发,将粗量化计数器的最低位输出CO连接至双边沿D触发器的时钟端,同时将两个输入信号Start和Stop通过与门产生的Stop_c信号连接至该双边沿D触发器的数据端,Start与Stop分别代表了输入时间的起始和终止脉冲,Stop_c信号连接到粗量化计数器的使能端,且用来表示到达粗量化的Stop信号,计数器每一次输出时,双边沿D触发器都将采集Stop_c的状态;而Stop_f?信号到达细量化模块时的时钟状态则可以通过提取细量化结果的高两位FnFn-1实现,Stop_f信号表示到达细量化的Stop信号,双边沿D触发器的输出QDFF与FruFn-1同时连接至一个三输入或非门和一个三输入与门。三输入与门将输出置高,以完成对粗量化结果的补偿加I操作;三输入或非门将输出置高,以完成对粗量化结果的补偿减I操作。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特点与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校正电路用以解决两步时间数字转换器中粗细量化间传输延时失配所造成的影响,相较于过量化的传统校正方法,其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传输延时失配误差,而且避免了对细量化面积或者转换时间的加倍,理论上可以对传输延时失配误差在-T/2到T/2内的两步TDC进行校正。【附图说明】图1传统两步量化框架图图2并行两步量化框架图图3Terror > O时误差分析时序图图4Terror < O时误差分析时序图图5校正电路图图6Terror > O时校正电路时序图7Terror < O时校正电路时序【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校正电路,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粗细量化间传输延时失配所造成的误差影响,而且避免了对细量化面积或者转换时间的加倍。本技术中提出的校正电路如图5所示,由一个两输入与门、一个粗量化计数器、一个双边沿D触发器、一个三输入或非门和一个三输入与门构成,其通过分析Stop信号分别到达粗量化模块与细量化模块时的时钟CLK电平状态,来判断是否应该对粗量化结果进行补偿。为了判断Stop信号到达粗量化模块时的CLK电平状态,需要将粗量化计数器设为低电平触发,将计数器的最低位输出CO连接至双边沿D触发器的时钟端,同时将两个输入信号Start和Stop通过与门产生的Stop_c信号连接至该双边沿D触发器的数据端。此夕卜,Stop_c信号还决定着粗量化计数器的使能,且用来表示到达粗量化的Stop信号。计数器每一次输出时,双边沿D触发器都将采集Stop_c的状态。而Stop_f信号到达细量化模块时的时钟状态则可以通过提取细量化结果的高两位FnFn-1实现。电路中还将双边沿D触发器的输出QDFF与FnFn-1同时连接至一个三输入或非门和一个三输入与门以完成最后的逻辑判断。为了说明校正电路的工作原理,图6和图7展示了不同情况下的校正电路时序。在Terror > O的情形下,如图6所示,当Stop信号达到后,粗量化计数器停止计数。如果此时Stop_c处于CLK时钟的低电平处,则计数器最后一次计数是由时钟下降沿触发的,因而双边沿D触发器最后采集到Stop_c的电平为高,因此输出QDFF为I。此时,如果FnFn-1为11,则意味着对于细量化而言,Stop_f信号处于CLK时钟上升沿之后四分之一的高电平范围内。因此,粗量化计数器少计I,则需要通过三输入与门将输出加一校正位C_add置高,以完成对粗量化结果的补偿加I操作。在Terror < O的情形下,如图7所示,当Stop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步TDC的校正电路,其特征是,由一个两输入与门、一个粗量化计数器、一个双边沿D触发器、一个三输入或非门和一个三输入与门构成,粗量化计数器为低电平触发,将粗量化计数器的最低位输出C0连接至双边沿D触发器的时钟端,同时将两个输入信号Start和Stop通过与门产生的Stop_c信号连接至该双边沿D触发器的数据端,Start与Stop分别代表了输入时间的起始和终止脉冲,Stop_c信号连接到粗量化计数器的使能端,且用来表示到达粗量化的Stop信号,计数器每一次输出时,双边沿D触发器都将采集Stop_c的状态;而Stop_f信号到达细量化模块时的时钟状态则可以通过提取细量化结果的高两位FnFn‑1实现,Stop_f信号表示到达细量化的Stop信号,电路中还将双边沿D触发器的输出QDFF与FnFn‑1同时连接至一个三输入或非门和一个三输入与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涛于婧聂凯明史再峰高静高志远姚素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