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在线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1482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7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传感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激发光源、荧光接收光学镜头、光电探测器和控制器。激发光源发出窄波段紫外光照射被测对象,被测对象因紫外光激发产生荧光,该荧光经荧光接收光学镜头接收、滤光并会聚后到达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接收荧光信号,控制器将光电探测器探测到的信号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超过该阈值时会发出报警信号,表示检测到夹肉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非接触的光电探测方法在线监测火腿肠包装夹肉,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优点,能够代替人工检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在线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传感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火腿肠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一种肉类食品,它是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辅以淀粉、植物蛋白粉等填充剂,再加入食盐、糖、酒、味精、香辛料等调味品,并添加品质改良剂卡拉胶和维生素C,以及护色剂、保水剂、防腐剂等物质。火腿肠常采用塑料外皮包装内容物并采用金属包扎两头,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两端包扎处夹肉漏肉现象,但这是在最终产品中需要完全杜绝的情况,因此,在生产环节要严密对加工包装完的火腿肠两头进行检查,筛选出不合格品。目前,该项检查主要依赖人工目视挑选出两端夹肉的火腿肠,工作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如果能开发一种可安装于火腿肠生产线上的自动检测装置对加工包装完的火腿肠进行在线检测,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解放人工劳动,避免主观判断导致的失误。 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灵敏度高、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给出被称为食品“指纹”的光谱特征,近些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领域,如奶制品、鱼肉、食用油、白酒等。荧光光谱技术应用于肉类及肉制品的分析也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早在1986年,Jensen研宄了各种肉类的荧光特性,指出了肉类荧光主要集中于脂肪组织和软骨组织的胶原质、蛋白质以及微量的氧化组分,并首次提出通过肉类自身的荧光来控制肉和鱼的质量。当时采用340nm波长的光激发肉制品,在340nm波长激发下,脂肪、骨、软骨、结缔组织都有很强的荧光,这些组分的发射谱具有不同的形状,但都在390nm具有最大值,在455nm处出现肩缝(骨、软骨、结缔组织),脂肪在475nm处出现肩缝,研宄结果表明这些荧光峰可能都来自于不同的胶原质和NADH,但纯肉在这个波长激发下,发出微弱的荧光。1987年,Swatland采用365nm波长为激发光,主要测量肉结蹄组织内胶原质和弹性蛋白的荧光,将所采集的荧光信号与肉感观的几个参数相互联系起来。随后几十年,Swatland研宄了适合于检测肉类质量的荧光测量方法及装置,包括背向散射、反射、直接接收,最后设计了适合在线检测肉质量的光纤测量探头,这个探头可同时测量反射。近几年,国外研宄者结合各种数据处理方法对肉类荧光光谱与其质量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很多研宄。在这些研宄中,通常都在紫外区域300-400nm波长之间选择激发波长,最新的研宄工作表明,肉产品中具有5种荧光组分,其中最强的为色氨酸。 尽管国内外研宄者在将荧光光谱技术应用于肉类检测进行了很多尝试和研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在线检测还有较大的差距。事实上,荧光光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在工业领域已逐步得到应用。如在造纸工业中,主要应用于废水污染物的监测及处理,可以实现在线监测;在石油工业中,主要应用于油品种类的鉴别及其区域污染监测;激光诱导荧光实时、快速、精确、非接触,已经应用到水中有机物的监测和岩石的分类。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在线监测装置,采用特定波长紫外光照射被检测对象并利用光电探测器收集受激发射荧光,通过检测荧光判断包扎处是否有夹肉现象。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激发光源、荧光接收光学镜头、光电探测器和控制器; 其中,激发光源用于向被检查对象发出窄波段紫外光; 荧光接收光学镜头用于将被检测对象因紫外光激发产生的荧光接收、滤光并会聚; 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荧光接收光学镜头会聚而来的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控制器用于为激发光源和光电探测器提供电源和控制信号,还用于接收处理光电探测器发出的电信号,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超过该阈值时会发出报警信号。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所述的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在线监测装置,可具体为:包括箱体,箱体前端安装有窗口玻璃,后端安装有后盖板,后盖板上开设有电源线接口和信号线接口,箱体内置有激发光源、感光组件、安装座和控制器,激发光源和感光组件并排安装在安装座上,感光组件包括镜筒、荧光接收光学镜头和光电探测器,荧光接收光学镜头置于镜筒内并位于光电探测器的前方,光电探测器的感光面中心与镜筒和荧光接收光学镜头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控制器位于安装座和后盖板之间,控制器电连接激发光源、光电探测器、电源线接口和信号线接口。 所述的激发光源可以选用加带通滤光片的脉冲氙灯,也可以选用紫外LED灯。 所述的激发光源外置有反光罩,将光束会聚照射到被检测物上,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所述的荧光接收光学镜头为正光焦度的单透镜或透镜组,起会聚荧光的作用,还包含只允许所需谱段荧光通过的滤光片或在单透镜或透镜组表面镀的滤光膜。 所述的光电探测器为在近紫外至可见光谱段响应的单元光电探测器,可以为硅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 所述的控制器为激发光源和光电探测器提供同步信号,保证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的同步开启与关闭。控制器对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是将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数字化后与已经设定好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超过阈值时会发出报警信号,表示检测到夹肉的存在。 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非接触的光电探测方法在线监测火腿肠包装夹肉,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优点,能够代替人工检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为本技术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中:1、窗口玻璃,2、反光罩,3、激发光源,4、焚光接收光学镜头,5、滤光片,6、镜筒,7、光电探测器,8、安装座,9、箱体,10、控制器,11、后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激发光源发出光经反光罩会聚照射到被测物上,被测物上被激发的荧光经荧光接收光学镜头会聚和滤光到达光电探测器,控制器同步控制光源和光电探测器开启和关闭,并将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信号与已经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输出信号超出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告知存在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的情况。 如图2所示,窗口玻璃I为融石英玻璃,在紫外至可见光谱段均有很高的透过率,可以保证光源发出的光和产生的荧光低损耗的透过。窗口玻璃同时起到保护内部组件的作用。反光罩2内部表面为抛物面型,表面镀铝,在紫外谱段具有良好的反射率,光源反光罩的基底材料可为铝合金或塑料。激发光源3选择功率为5w的365nmLED灯,包括灯珠和铝基板。荧光接收光学镜头4为石英材料的平凸透镜,口径为20mm,焦距为20mm,凸面向外,能够将被测物发出的荧光会聚。滤光片5为通带为420nm-480nm的宽带滤光片。光电探测器7为感光面积为4_X4_的娃光电二极管,在350nm-1100nm范围内有很好的光电转换效率。反光罩2与激发光源3固定在一起,激发光源3刚好处于反光罩2后部的开口处,反光罩2将激发光源3发出的光具有会聚作用,提高光源的利用效率。荧光接收光学镜头4安装在镜筒6的前端,凸面向外,滤光片5也安装在镜筒6的中间台阶上,镜筒6中间有直径为5_的通光孔,滤光片5覆盖镜筒6中间的通光孔径。镜筒6后面为光电探测器7,光电探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光源、荧光接收光学镜头、光电探测器和控制器;其中,激发光源用于向被检查对象发出窄波段紫外光;荧光接收光学镜头用于将被检测对象因紫外光激发产生的荧光接收、滤光并会聚;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荧光接收光学镜头会聚而来的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控制器用于为激发光源和光电探测器提供电源和控制信号,还用于接收处理光电探测器发出的电信号,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超过该阈值时会发出报警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光源、荧光接收光学镜头、光电探测器和控制器; 其中,激发光源用于向被检查对象发出窄波段紫外光; 荧光接收光学镜头用于将被检测对象因紫外光激发产生的荧光接收、滤光并会聚; 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荧光接收光学镜头会聚而来的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控制器用于为激发光源和光电探测器提供电源和控制信号,还用于接收处理光电探测器发出的电信号,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超过该阈值时会发出报警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腿肠包装两端夹肉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前端安装有窗口玻璃,后端安装有后盖板,后盖板上开设有电源线接口和信号线接口,箱体内置有激发光源、感光组件、安装座和控制器,激发光源和感光组件并排安装在安装座上,感光组件包括镜筒、荧光接收光学镜头和光电探测器,荧光接收光学镜头置于镜筒内并位于光电探测器的前方,光电探测器的感光面中心与镜筒和荧光接收光学镜头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全齐敏珺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