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1238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抛光装置,包括外套、直线轴承、往复驱动机构、壳体单元、置于壳体单元内的超声振动换能器、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和设置在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前端的工具头。所述的壳体单元包括前挡板、内套筒和后挡板;所述的直线轴承支撑在壳体单元和外套之间,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一端固定在壳体单元的后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外套上。所述的超声振动换能器包括螺栓及依次套设在螺栓上的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前盖板,后盖板和前盖板通过螺栓将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前盖板联接压紧;所述的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设置在前盖板的前端,为直梁和斜梁的复合结构,该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可以将超声振动换能器产生的纵向超声振动转换为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末端和工具头的纵弯复合超声椭圆振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件表面光整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和机械往复运动相结合的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工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工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件表面质量影响着工件的外观质量和性能寿命,而研磨抛光是模具、工程机械、医疗设备、航空航天工业中某些关键零件表面加工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研磨抛光的效率和质量,公开号为CN101362303A的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机械往复与超声振动复合的研磨方法,其采用机械往复振动和一维超声振动相叠加的方法驱动磨头对工件的表面进行研磨,进而达到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目的,但是由于该方法采用的是一维超声振动,且机械往复和超声振动在同一方向上,其工具头只能在一条直线上进行抛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抛光效率偏低、研磨抛光的工件表面光洁度不够均匀的问题。超声椭圆振动在超声振动切削、超声焊接、超声研磨、超声抛光、直线超声电机和旋转超声电机等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目前研究人员大多采用纵向振动、扭转振动、弯曲振动和径向振动中的两种振动形式进行复合来产生超声椭圆振动,需要采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压电陶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振动抛光装置包括外套、直线轴承、往复驱动机构、壳体单元、置于壳体单元内的超声振动换能器、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和设置在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前端的工具头;所述的直线轴承支撑在壳体单元和外套之间;所述的壳体单元包括前挡板、内套筒和后挡板;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一端固定在壳体单元的后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外套上;所述的超声振动换能器整体呈圆柱体,其包括螺栓及依次套设在螺栓上的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前盖板,前盖板上设置有与壳体单元联接用的法兰盘,后盖板和前盖板通过螺栓将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前盖板联接压紧;所述的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设置在前盖板的前端,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激励超声椭圆振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振动抛光装置包括外套、直线轴承、往复驱动机构、壳体单元、置于壳体单元内的超声振动换能器、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和设置在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前端的工具头;所述的直线轴承支撑在壳体单元和外套之间;所述的壳体单元包括前挡板、内套筒和后挡板;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一端固定在壳体单元的后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外套上;所述的超声振动换能器整体呈圆柱体,其包括螺栓及依次套设在螺栓上的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前盖板,前盖板上设置有与壳体单元联接用的法兰盘,后盖板和前盖板通过螺栓将后盖板、压电陶瓷片、电极片和前盖板联接压紧;所述的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设置在前盖板的前端,所述的椭圆振动模态转换器包括直梁和斜梁构成的复合结构,直梁和斜梁垂直于其中心轴线的截面均为矩形,直梁的中心轴线和超声振动换能器的中心轴线重合,直梁的一端与超声换能器的前盖板联接,另一端悬伸;斜梁的一端和超声换能器的前盖板偏离中心轴线的一侧联接,另一端和直梁的中间部位联接,斜梁的中心轴线和直梁的中心轴线成0-90度夹角,直梁和斜梁与超声换能器前盖板的联接处均为圆弧过渡联接,斜梁的几何中心轴线和直梁的几何中心轴线所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莺殷振齐文春杨建锋李艳谢鸥陈玉荣吴程红黄强杨鑫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