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书魁专利>正文

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167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由牵引架前端铰装的操纵手柄,通过牵引绳所连接在牵引架后端固定安装的锁紧装置,以及与车斗前端底部通过支座安装的后箱板开关手柄为一体安装于车斗底部可活动的拉杆、拨叉以及与拨叉相咬扣的车斗后箱板底部的“__”槽等构成。驾驶员不需下车即可自动完成翻斗、卸货的任务。广泛适用于短途运输、农林工程以及工程机械作业等方面。(*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中国专利CN85203213给出了一种手扶拖拉机自动翻车装置。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手扶拖拉机自动翻车装置,该装置可使车斗翻成90°,车斗内载物全部卸出时间不超过100秒。该装置由装有自动锁紧机构和翻斗机构的零部件的车架和车斗组成。锁紧机构可使车斗前端和方形架前端自动分离、结合和锁定。自动翻斗机构可使车斗翻成90°和恢复运输状态。其不足之处是该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车架的两边分别装有相同的部件并配有平衡块。另外,仍需驾驶员下车打开后箱板后,将发动着的手扶拖拉机分别挂倒档后退,挂前进档行进,方能完成上述自动翻斗动作,费时费力,操作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该自动翻斗机构,可由车斗、车斗底部固定连接的呈弧形的数块叠加在一起的弹簧钢板、与弹簧钢板中端通过车轴连接的车轮,弹簧钢板前铰接处相连的牵引架等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牵引架的前端铰装一个可活动的操纵手柄,其下端装有一个牵引绳,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牵引架后端的锁紧装置相连接,在车斗底部活动连接可沿拖拉机进、退方向位移的拉杆,其前端(车斗前箱板前)铰装有与车斗前箱板平行的后箱板开关手柄,与拉杆后端成为一体且垂直的拨叉与车斗后箱板底部的“ ”槽相咬扣。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锁紧装置可以是个中间空心的凸槽,槽内装有簧舌,槽的前端的簧舌套装有回位弹簧,其端部与牵引绳连接,凸槽后端的簧舌可以是一段延伸出凸槽的呈几何形状的凸出端,与车斗前箱板底部固定连接的中间空心的凹入装置相咬扣。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驾驶员不需下车即可将货物卸掉,省时省力。(3)该装置在原有车型拖斗的基础上,只要稍加改制即可投入使用,其工艺简单,成本不高。(4)提高了运输效率。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图2是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的示意图。图3、图4是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后箱板开关中手柄、拉杆和拨叉与拖斗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5是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后箱板开关中手柄,拉杆与拨叉的示意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手扶拖拉机或小四轮拖拉机的自动翻斗机构,由车斗(1)、车斗底部固定连接的呈弧形的数块叠加在一起的弹簧钢板(2)、与弹簧钢板(2)中端通过车轴(3)连接的车轮(4)、弹簧钢板(2)前铰接处相连的牵引架(5)等构成。牵引架(5)的前端铰装一个可活动的操纵手柄(6),其下端装有一个牵引绳(7),牵引绳(7)的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牵引架(5)后端的锁紧装置(8)相连接,锁紧装置(8)是个中间空心的凸槽,槽内装有簧舌(9),槽的前端的簧舌(9)套装有回位弹簧(10),其端部与牵引绳(7)连接,凸槽后端的簧舌(9)是一段延伸出凸槽的呈一定坡度的楔形(或三角形、圆柱形)的凸出端(11),与车斗(1)前箱板底部固定连接的中间空心的凹入装置(12)相咬扣,在车斗(1)底部活动连接可沿拖拉机进、退方向位移的拉杆(13),拉杆(13)由车斗底部纵向两端安装的定位块(18)定位,其前端(车斗前箱板前)通过支座(19)与垫圈(20)铰装有与车斗(1)前箱板平行的后箱板开关手柄(14),与拉杆(13)后端成为一体且垂直的拨叉(15)同车斗后箱板(16)底部的“ ”槽(17)相咬扣。手扶拖拉机的驾驶员坐椅(图中未示出)固定在牵引架(5)上,而其靠背固定在车斗(1)前箱板中端,小四轮拖拉机驾驶员的坐椅、靠背是个连为一体的可沿坐椅重心旋转的转椅,其总成安装在拖拉机的后端(图中未示出)。其工作过程如下由螺栓(21)连接在拖拉机后部装满货物的车斗(1),在拖拉机的牵引下缓缓驶向卸货目的地,同时,扳动车斗(1)前端底部连接的支座(19)上的后箱板开关手柄(14),使与其一体的拉杆(13)作沿拉杆中心线旋转,沿拖拉机进、退方向退向的动作,拨叉(15)即离开车斗(1)后箱板(16)底部的“ ”槽(见图4)由于车斗(1)后箱板(16)的上端固定在车斗(1)后端上部,后箱板(16)底部随即被外泄货物挤开。当小四轮拖拉机驾驶员,打开座位锁紧装置。转身向后,或手扶拖拉机驾驶员直接转向背后,再扳动牵引架(5)前端通过支座(19)铰装的操纵手柄(6)时,其下端连接的牵引绳(7)将锁紧装置(8)内的簧舌(9)拉向拖拉机前进的方向。此时,与车斗(1)前箱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凹入装置(12)便失去了锁紧功能,车斗(1)也随着牵引架(5)的推动作用及斗内货物重心的后移而绕车轴(3)的圆心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见图1)。在车斗(1)旋转的同时,脚踏刹车板(图中未示出),加大了车斗(1)绕车轴(3)为圆心的顺时针旋转力,车斗(1)内的货物片刻之内自动卸完。当手扶拖拉机驾驶员转身向前(或小四轮拖拉机驾驶员转椅转回原来位置并锁紧)后,将拖拉机向前缓缓开动时,通过牵引架(5)的牵拉作用,带动车斗(1)前倾,沿车轴(3)的圆心作逆时针旋转至原来位置。此时,车斗(1)前箱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凹入装置(12)自动与锁紧装置(8)中由回位弹簧(10)推动后伸的簧舌(9)的前端(11)咬扣锁紧(见图2),再将车斗(1)后箱板开关手柄(14)沿拖拉机进、退方向向前并同时旋转动作,使拨叉(15)进入车斗(1)后箱板(16)底部的“ ”槽(17)内,合上车斗(1)后箱板(16),完成了自动翻斗卸货的一系列动作。当需要把车斗(1)作为原有车型车斗使用时,只需将车斗(1)后箱板(16)的下端铰接在车斗(1)后端底部上即可实现(见图2)。权利要求1.一种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由车斗、车斗底部固定连接的呈弧形的数块叠加在一起的弹簧钢板、与弹簧钢板中端通过车轴连接的车轮、弹簧钢板前铰接处相连的牵引架等构成,其特征是牵引架的前端铰装一个可活动的操纵手柄,其下端装有一个牵引绳,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牵引架后端的锁紧装置相连接,在车斗底部活动连接可沿拖拉机进、退方向位移的拉杆、拉杆由车斗底部纵向两端安装的定位块定位,其前端(车斗前箱板前)通过支座与垫圈铰装有与车斗前箱板平行的后箱板开关手柄;与拉杆后端成为一体且垂直的拔叉与车斗后箱板底部的“”槽相咬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其特征在于锁紧装置是个中间空心的凸槽,槽内装有簧舌,槽的前端的簧舌套装有回位弹簧,其端部与牵引绳连接,凸槽后端的簧舌是一段延伸出凸槽的呈几何形状的凸出端,与车斗前箱板底部固定连接的中间空心的凹入装置相咬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由牵引架前端铰装的操纵手柄,通过牵引绳所连接在牵引架后端固定安装的锁紧装置,以及与车斗前端底部通过支座安装的后箱板开关手柄为一体安装于车斗底部可活动的拉杆、拨叉以及与拨叉相咬扣的车斗后箱板底部的“”槽等构成。驾驶员不需下车即可自动完成翻斗、卸货的任务。广泛适用于短途运输、农林工程以及工程机械作业等方面。文档编号B60P1/04GK2063094SQ9020273公开日1990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9日专利技术者杨书魁 申请人:杨书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拉机自动翻斗机构,由车斗、车斗底部固定连接的呈弧形的数块叠加在一起的弹簧钢板、与弹簧钢板中端通过车轴连接的车轮、弹簧钢板前铰接处相连的牵引架等构成,其特征是:牵引架的前端铰装一个可活动的操纵手柄,其下端装有一个牵引绳,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牵引架后端的锁紧装置相连接,在车斗底部活动连接可沿拖拉机进、退方向位移的拉杆、拉杆由车斗底部纵向两端安装的定位块定位,其前端(车斗前箱板前)通过支座与垫圈铰装有与车斗前箱板平行的后箱板开关手柄;与拉杆后端成为一体且垂直的拔叉与车斗后箱板底部的“*”槽相咬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魁
申请(专利权)人:杨书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