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790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驱动电极、第一偏光板、第二偏光板以及盖板。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上;第一偏光板设置在阵列基板的外侧;第二偏光板设置在彩膜基板的外侧,在第二偏光板的外表面制作触控感应电极;盖板设置在第二偏光板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将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偏光板或盖板上,从而可以防止基板的破片,进而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驱动电极、第一偏光板、第二偏光板以及盖板。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上;第一偏光板设置在阵列基板的外侧;第二偏光板设置在彩膜基板的外侧,在第二偏光板的外表面制作触控感应电极;盖板设置在第二偏光板的外侧。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将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偏光板或盖板上,从而可以防止基板的破片,进而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良率。【专利说明】 触控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程度的日渐加深,产品轻薄化的结构设计成为目前手机生产厂商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在触显一体化的主流手机品种中,为了减薄触控面板带来的额外厚度,面板厂商致力于产品减薄方案的研宄及开发,目前发展出On-cell、Hybrid in-cell 及 Full in-cell 技术。 Full in-cell技术虽然可以通过把触控感应器嵌入到液晶显示面板中来达到轻薄化的目标,但却存在着内部噪声干扰和产品良率的问题。 而On-cell及Hybrid in-cell技术可将触控感应器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上,但是在贴合后的彩膜基板上设置触控感应器会提高基板的破片率,导致触控显示面板的良率较低。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板的破片率较低,且良率较高的触控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基板破片率较高且良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 第一偏光板,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外侧; 第二偏光板,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外侧,在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表面制作触控感应电极;以及 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侧。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表面印刷所述触控感应电极。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表面制作透明电极层,通过图形化处理形成所述触控感应电极。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在所述阵列基板的内表面制作透明电极层,通过图形化处理形成所述触控驱动电极。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芯片,当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显示模式时,所述驱动芯片给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当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处于触控模式时,所述驱动芯片给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驱动信号。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以及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 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 第一偏光板,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外侧; 第二偏光板,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外侧;以及 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侧,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制作触控感应电极。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印刷所述触控感应电极。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制作透明电极层,通过图形化处理形成所述触控感应电极。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在所述阵列基板的内表面制作透明电极层,通过图形化处理形成所述触控驱动电极。 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芯片,当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显示模式时,所述驱动芯片给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当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处于触控模式时,所述驱动芯片给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驱动信号。 相较于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将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偏光板或盖板上,从而可以防止基板的破片,进而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良率;解决了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基板破片率较高且良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基板11、彩膜基板12、设置在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3以及驱动芯片(图中未示出)。该触控显示面板10还包括触控驱动电极14、第一偏光板15、第二偏光板16以及盖板17。触控驱动电极14设置在阵列基板11上,第一偏光板15设置在阵列基板11的外侧,第二偏光板16设置在彩膜基板12的外侧,在第二偏光板16的外表面制作触控感应电极18,盖板17设置在第二偏光板16的外侦U。其中盖板17可通过第一粘结层19设置在第二偏光板16的外侧,第二偏光板16通过第二粘结层110设置在彩膜基板12的外侧。 这里可通过印刷的方式,在第二偏光板16的外表面制作触控感应电极18 (透明电极);也可通过图像化处理的方式,在第二偏光板16的外表面制作触控感应电极18,具体为:首先在第二偏光板16的外表面制作透明电极层,然后使用光罩对透明电极层进行图像化处理,以形成触控感应电极18。 这里通过图形化处理的方式,在阵列基板11的内表面制作触控驱动电极14,具体为:首先在阵列基板11的内表面制作透明电极层,然后使用光罩对透明电极层进行图像化处理,以形成触控驱动电极14。 本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使用时,当触控显示面板10处于触控模式时,驱动芯片给触控驱动电极14提供驱动信号,这样第二偏光板16上的触控感应电极18可以很好的感应用户在盖板17外表面的触控操作。当触控显示面板10处于显示模式时,驱动芯片给触控驱动电极14提供公共电压信号,这样触控驱动电极14可以作为触控显示面板10的公共电极进行工作。 本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10在第二偏光板16的外表面制作触控感应电极18,而没有直接在贴合后的彩膜基板12的外侧制作触控感应电极18,因此可以较好的降低贴合后的基板的破片率,从而提尚了触控显不面板10的良率。 同时使用透明电极制作触控感应电极18以及触控驱动电极14,可以使触控显示面板10更加轻薄,且简化的制程。此外触控感应电极14制作在第二偏光板16的外表面,离用户的触控手指更近,因此更加容易感应到触控信号。 请参照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20包括阵列基板11彩膜基板12、设置在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3以及驱动芯片。该触控显示面板20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第一偏光板,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的外侧;第二偏光板,设置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外侧,在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表面制作触控感应电极;以及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偏光板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剑星黄耀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