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788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它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内壁设有粘虫胶层,在所述筒体外壁设有防水层,在所述筒体上部设有伞形遮帽,所述伞形遮帽的凹口朝下,在所述伞形遮帽上部设有圆形挂钩,在所述伞形遮帽上中心处垂直向下延伸至筒体内设有诱芯挂钩连接杆,在所述诱芯挂钩连接杆下端部设有诱芯挂钩,在所述筒体底部设有通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筒体内通风方便,诱芯气味传播范围广,有效保护诱芯,延长诱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它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内壁设有粘虫胶层,在所述筒体外壁设有防水层,在所述筒体上部设有伞形遮帽,所述伞形遮帽的凹口朝下,在所述伞形遮帽上部设有圆形挂钩,在所述伞形遮帽上中心处垂直向下延伸至筒体内设有诱芯挂钩连接杆,在所述诱芯挂钩连接杆下端部设有诱芯挂钩,在所述筒体底部设有通风孔。本技术筒体内通风方便,诱芯气味传播范围广,有效保护诱芯,延长诱芯使用寿命。【专利说明】一种改进型昆虫诱捕器
本技术属于水稻、小麦、油菜、蔬菜、森林等多种害虫监测和诱剂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农业和林业生产上,二化螟、小菜蛾、斜纹夜蛾、美国白蛾等鳞翅目害虫给农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目前,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害虫已经成为监测和防治害虫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市场上也生产和销售各式各样的昆虫诱捕器。这些市售的诱捕器,有些对诱芯保护较好,但对诱芯的过度包围造成性信息素无法向周围环境自由扩散,有些诱捕器过于开放,对诱芯保护不够,诱芯接受风吹雨淋,造成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有些诱捕器使用粘虫胶捕虫,但面积过小导致捕虫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筒体内通风方便,诱芯气味传播范围广,有效保护诱芯,延长诱芯使用寿命的改进型昆虫诱捕器。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它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内壁设有粘虫胶层,在所述筒体外壁设有防水层,在所述筒体上部设有伞形遮帽,所述伞形遮帽的凹口朝下,在所述伞形遮帽上部设有圆形挂钩,在所述伞形遮帽上中心处垂直向下延伸至筒体内设有诱芯挂钩连接杆,在所述诱芯挂钩连接杆下端部设有诱芯挂钩,在所述筒体底部设有通风孔。 在所述伞形遮帽与筒体上部之间设有通风槽。 在所述诱芯挂钩连接杆下端部至少设有一个诱芯挂钩。 所述筒体为纸质圆筒。 所述伞形遮帽外檐延伸出所述筒体外壁。 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采用通风槽和通风孔,使筒体内通风方便,诱芯气味传播范围广,提高诱虫率,所述诱芯挂钩通过诱芯挂钩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筒体内部,有效保护诱芯,延长了诱芯使用寿命,筒体内壁整体设有粘虫胶,大大提高了捕虫效率,采用防水层,有效提高筒体使用寿命,采用纸质圆筒,易于成型,连接安装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粘虫胶层、筒体、防水层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它包括筒体1,在所述筒体I内壁设有粘虫胶层2,在所述筒体I外壁设有防水层3,在所述筒体I上部设有伞形遮帽4,所述伞形遮帽4的凹口朝下,在所述伞形遮帽4上部设有圆形挂钩5,在所述伞形遮帽4上中心处垂直向下延伸至筒体I内设有诱芯挂钩连接杆6,在所述诱芯挂钩连接杆6下端部设有诱芯挂钩7,在所述筒体I底部设有通风孔8 ;在所述伞形遮帽4与筒体I上部之间设有通风槽9 ;在所述诱芯挂钩连接杆6下端部至少设有一个诱芯挂钩7 ;所述筒体I为纸质圆筒;所述伞形遮帽4外檐延伸出所述筒体I外壁。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采用通风槽和通风孔,使筒体内通风方便,诱芯气味传播范围广,提高诱虫率,所述诱芯挂钩通过诱芯挂钩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筒体内部,有效保护诱芯,延长了诱芯使用寿命,筒体内壁整体设有粘虫胶,大大提高了捕虫效率,采用防水层,有效提高筒体使用寿命,采用纸质圆筒,易于成型,连接安装方便。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筒体(I),在所述筒体(I)内壁设有粘虫胶层(2),在所述筒体(I)外壁设有防水层(3),在所述筒体(I)上部设有伞形遮帽(4),所述伞形遮帽(4)的凹口朝下,在所述伞形遮帽(4)上部设有圆形挂钩(5),在所述伞形遮帽(4)上中心处垂直向下延伸至筒体(I)内设有诱芯挂钩连接杆(6),在所述诱芯挂钩连接杆(6)下端部设有诱芯挂钩(7),在所述筒体(I)底部设有通风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伞形遮帽(4)与筒体(I)上部之间设有通风槽(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诱芯挂钩连接杆(6)下端部至少设有一个诱芯挂钩(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I)为纸质圆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遮帽(4)外檐延伸出所述筒体⑴外壁。【文档编号】A01M1/14GK204259679SQ201420627808【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专利技术者】陈律, 陈盘强, 王崇玥, 吴红民 申请人: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筒体(1),在所述筒体(1)内壁设有粘虫胶层(2),在所述筒体(1)外壁设有防水层(3),在所述筒体(1)上部设有伞形遮帽(4),所述伞形遮帽(4)的凹口朝下,在所述伞形遮帽(4)上部设有圆形挂钩(5),在所述伞形遮帽(4)上中心处垂直向下延伸至筒体(1)内设有诱芯挂钩连接杆(6),在所述诱芯挂钩连接杆(6)下端部设有诱芯挂钩(7),在所述筒体(1)底部设有通风孔(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律陈盘强王崇玥吴红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