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档滑动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232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档滑动齿轮,一种倒档滑动齿轮,包括齿轮本体,所述齿轮本体的中心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内设有内花键,所述齿轮本体外周壁的一端设有传动齿轮,另一端设有拨叉槽,所述传动齿轮的所有轮齿面向所述拨叉槽的一端均设有由圆弧倒角形成的圆弧包络面;所述中心通孔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内花键分隔为两段的分隔环槽,且位于所述传动齿轮所在侧的一段内花键的所有花键齿均设置为倒锥齿,所述倒锥齿的宽度沿着所述传动齿轮指向拨叉槽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倒锥齿的齿根圆直径沿着所述传动齿轮指向所述拨叉槽的方向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倒档滑动齿轮,不仅挂档时更加平顺,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脱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倒档滑动齿轮
本技术属于机械传动
,具体的涉及一种倒档滑动齿轮。
技术介绍
变速箱由齿轮和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其功能主要有:1、改变传动比;2、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情况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3、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变速箱倒档滑动齿轮上一般设有与齿轮轴配合的内花键和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齿轮,拨叉驱动倒档滑动齿轮在齿轮轴上滑动,是传动齿轮与其他齿轮挂档啮合,以实现动力传递的目的。现有的变速箱倒档滑动齿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挂档时,往往存在磕碰和卡涩的现象,使得挂档操作不平顺;另外,当倒档滑动齿轮在齿轮轴上滑动时,内花键还容易与齿轮轴上的外花键的之间脱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档滑动齿轮,不仅挂档时更加平顺,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脱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倒档滑动齿轮,包括齿轮本体,所述齿轮本体的中心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内设有内花键,所述齿轮本体外周壁的一端设有传动齿轮,另一端设有拨叉槽,所述传动齿轮的所有轮齿面向所述拨叉槽的一端均设有由圆弧倒角形成的圆弧包络面;所述中心通孔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内花键分隔为两段的分隔环槽,且位于所述传动齿轮所在侧的一段内花键的所有花键齿均设置为倒锥齿,所述倒锥齿的宽度沿着所述传动齿轮指向拨叉槽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倒锥齿的齿根圆直径沿着所述传动齿轮指向所述拨叉槽的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所述倒锥齿呈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垂于所述倒锥齿对称面并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线平行的平面在对应的所述倒锥齿上截取的截面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6°。 进一步,所述倒锥结构的端面包括位于中部的前端面和位于两侧的斜端面,所述前端面相对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线呈倾斜设置。 进一步,两个所述斜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15-120°,所述前端面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2°。 进一步,所述圆弧包络面的外径沿着所述齿轮本体径向向外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圆弧包络面与对应的所述轮齿的两侧壁之间平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圆弧包络面的对称线相对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线呈倾斜的斜线。 进一步,所述圆弧包络面的对称线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75-80°。 进一步,所述圆弧包络面中所有圆弧的圆心均位于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线垂直的直线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的倒档滑动齿轮,通过在传动齿轮面向拨叉槽的一端设置圆弧包络面,当传动齿轮与其他齿轮结构啮合时,由于该圆弧包络面的存在,即使传动齿轮的轮齿与其他齿轮结构的轮齿之间发生触碰,圆弧包络面也会产生一个切线分力,使其他齿轮结构的轮齿沿着该圆弧包络面平顺移动,并最终实现挂档啮合的操作,因此,通过设置圆弧包络面,可使挂档操作更加平顺,避免出现磕碰和卡涩等现象;通过在内花键上设置倒锥结构,当倒档滑动齿轮套装在齿轮轴上滑动时,由于该倒锥结构的存在,能够有效避免脱档,使得变速箱的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技术倒档滑动齿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详图; 图3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4为图1的C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倒档滑动齿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倒档滑动齿轮,包括齿轮本体I,所述齿轮本体I的中心设有中心通孔2,所述中心通孔2内设有内花键3,所述齿轮本体I的外周壁的一端设有传动齿轮4,另一端设有拨叉槽5,所述传动齿轮4的所有轮齿面向所述拨叉槽5的一端均设有由圆弧倒角形成的圆弧包络面10。所述中心通孔2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内花键3分隔为两段的分隔环槽6,且位于传动齿轮4所在侧的一段内花键3的所有花键齿均设置为倒锥齿7,所述倒锥齿7的宽度沿着所述传动齿轮4指向拨叉槽5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倒锥齿7的齿根圆直径沿着所述传动齿轮4指向所述拨叉槽5的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倒锥齿7呈轴对称设置,垂于所述倒锥齿7对称面并与所述齿轮本体I的轴线平行的平面在对应的所述倒锥齿7上截取的截面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α为6°,能够进一步避免脱档。 进一步,倒锥结构7的端面包括位于中部的前端面8和位于两侧的斜端面9,所述前端面8相对于所述齿轮本体I的轴线呈倾斜设置。两个所述斜端面9之间的夹角β为115-120°,本实施例的两个所述斜端面9之间的夹角β为115°,前端面8与所述齿轮本体I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γ为82°。 进一步,所述圆弧包络面10的外径沿着所述齿轮本体I径向向外的方向逐渐减小,且圆弧包络面10与对应的所述轮齿的两侧壁之间平滑过渡,能够进一步避免卡涩。圆弧包络面10的对称线相对于所述齿轮本体I的轴线呈倾斜的斜线,具体的,圆弧包络面10的对称线与所述齿轮本体I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δ为75-80°,本实施例的圆弧包络面10的对称线与所述齿轮本体I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δ为80°。圆弧包络面10中所有圆弧的圆心均位于与所述齿轮本体I的轴线垂直的直线上。 本实施例的倒档滑动齿轮,通过在传动齿轮面向拨叉槽的一端设置圆弧包络面,当传动齿轮与其他齿轮结构啮合时,由于该圆弧包络面的存在,即使传动齿轮的轮齿与其他齿轮结构的轮齿之间发生触碰,圆弧包络面也会产生一个切线分力,使其他齿轮结构的轮齿沿着该圆弧包络面平顺移动,并最终实现挂档啮合的操作,因此,通过设置圆弧包络面,可使挂档操作更加平顺,避免出现磕碰和卡涩等现象;通过在内花键上设置倒锥结构,当倒档滑动齿轮套装在齿轮轴上滑动时,由于该倒锥结构的存在,能够有效避免脱档,使得变速箱的可靠性更高。 本实施例的传动齿轮为模数m=4,齿数Ζ=23的圆柱齿轮,内花键为模数m=3.25,齿数Z=17的渐开线内花键,且齿轮本体I上设有深度为0.8-1.2mm的渗碳淬火层,能够有效增强表面强度和耐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档滑动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本体,所述齿轮本体的中心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内设有内花键,所述齿轮本体外周壁的一端设有传动齿轮,另一端设有拨叉槽,所述传动齿轮的所有轮齿面向所述拨叉槽的一端均设有由圆弧倒角形成的圆弧包络面;所述中心通孔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内花键分隔为两段的分隔环槽,且位于所述传动齿轮所在侧的一段内花键的所有花键齿均设置为倒锥齿,所述倒锥齿的宽度沿着所述传动齿轮指向拨叉槽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倒锥齿的齿根圆直径沿着所述传动齿轮指向所述拨叉槽的方向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档滑动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本体,所述齿轮本体的中心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内设有内花键,所述齿轮本体外周壁的一端设有传动齿轮,另一端设有拨叉槽,所述传动齿轮的所有轮齿面向所述拨叉槽的一端均设有由圆弧倒角形成的圆弧包络面;所述中心通孔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内花键分隔为两段的分隔环槽,且位于所述传动齿轮所在侧的一段内花键的所有花键齿均设置为倒锥齿,所述倒锥齿的宽度沿着所述传动齿轮指向拨叉槽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倒锥齿的齿根圆直径沿着所述传动齿轮指向所述拨叉槽的方向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档滑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齿呈轴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档滑动齿轮,其特征在于:垂于所述倒锥齿对称面并与所述齿轮本体的轴线平行的平面在对应的所述倒锥齿上截取的截面的两侧边之间的夹角为6° 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档滑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结构的端面包括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登强张天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克诺斯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