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飞散防止型缓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117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8:46
一种冷却水飞散防止型缓冲箱。冷却水飞散防止型缓冲箱装配件可以包括压力盖、盖联接凸台以及多变形环,所述多变形环安装到所述压力盖并且选择性接合到所述盖联接凸台以在所述压力盖和所述盖联接凸台之间形成接收空间;其中所述多变形环可以配置为将通过当蒸汽或冷却水的压力上升到允许的压力或更高时打开的排放路径排放的蒸汽或冷却水收集到连接到溢出端口的所述接收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装配件可以包括压力盖、盖联接凸台以及多变形环,所述多变形环安装到所述压力盖并且选择性接合到所述盖联接凸台以在所述压力盖和所述盖联接凸台之间形成接收空间;其中所述多变形环可以配置为将通过当蒸汽或冷却水的压力上升到允许的压力或更高时打开的排放路径排放的蒸汽或冷却水收集到连接到溢出端口的所述接收空间。【专利说明】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3年9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_2013_011444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缓冲箱,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即使在缓冲箱倾斜时,该缓冲箱也能够基本上阻止溢出蒸汽和冷却水泄漏或散射。
技术介绍
通常而言,在缓冲箱中执行冷却水存储功能、在发动机和散热器内的排气操作,以及在发动机内产生真空压力时的冷却水的供应。 为此,缓冲箱设置有冷却水供应端口和溢出排放端口,该冷却水供应端口作为在交换冷却水时将冷却水供应到发动机侧所经过的路径,该溢出排放端口作为当压力上升到 0.7巴或更高时将从缓冲箱内部排放的蒸汽和冷却水排放到外部所经过的路径,并且缓冲箱使用压力盖(pressure cap)进行紧固,以便保持缓冲箱内部为0.7巴的恒定压力。 特别地,压力盖为在冷却系统中形成大约0.7巴的压力以便提高冷却水的沸点的部件,并且压力盖在压力上升到0.7巴或更高时打开并具有满足蒸汽排放条件而不排放缓冲箱内的冷却水的结构。 然而,缓冲箱安装在遇到各种行驶条件的车辆中,因此缓冲箱可能处于超出压力盖的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在该情况下,不能够满足仅排放蒸汽而不排放缓冲箱内的冷却水的压力盖的要求。 例如,缓冲箱也与在具有较高且较长的坡度条件的斜坡道路行驶的车辆的倾斜相近地倾斜,因此缓冲箱内的冷却水的水平面与倾斜相近地移动,使得冷却水朝压力盖拉高,从而排出冷却水。 特别地,在压力盖在缓冲箱的倾斜状态下由上升到0.7巴或更高的内部压力打开时,蒸汽和冷却水不经过溢出排放端口正常地排出,而是经过压力盖的紧固部分排出,从而可能污染缓冲箱的外围部分。 公开于本专利技术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其能够在压力盖由上升到0.7巴或更高的内部压力打开时,通过阻止溢出蒸汽和冷却水泄漏或散射到缓冲箱的周边部分而防止缓冲箱的周边部分被污染,特别地,即使在由于缓冲箱的倾斜导致的冷却水拉高的状态下压力盖得以打开,也能够基本阻止冷却水通过压力盖的紧固部分排出,从而防止缓冲箱的周边部分被污染。 通过以下进行的描述,能够理解,并且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变得明显。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组合的手段实现。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中,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装配件可以包括:压力盖、盖联接凸台(cap coupling boss)以及多变形环,所述多变形环安装到所述压力盖并且选择性接合到所述盖联接凸台以在所述压力盖和所述盖联接凸台之间形成接收空间;其中,所述多变形环配置为将通过当蒸汽或冷却水的压力上升到允许的压力或更高时打开的排放路径排放的蒸汽或冷却水收集到连接到溢出端口的所述接收空间,从而通过所述压力盖使所述接收空间与外部阻断,并且通过所述压力盖变形以执行在所述接收空间上的双密封处理。 所述多变形环通过具有所述接收空间的所述压力盖的紧固力在一种状态下得以变形,在所述状态中所述多变形环的端部插入到所述压力盖以执行在所述接收空间上的双密封处理。 所述多变形环的端部组装在形成在所述压力盖中的环形凹槽中。 所述压力盖设置有同心凸缘,在其中形成所述环形凹槽以便与所述多变形环装配,其中所述同心凸缘同心地设置在所述压力盖的压力盖本体上,所述压力盖本体与填注颈口紧固在一起,所述填注颈口在连通缓冲箱的内部的所述接收空间中从所述盖联接凸台突出,以及其中所述压力盖本体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选择性接触所述填注颈口的顶部表面。 所述多变形环由板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多变形环可以包括圆形本体以及变形突出部和变形翼,所述圆形本体具有环孔形状并且配置为联接到所述压力盖;所述变形突出部和所述变形翼整体地形成在所述圆形本体的外边缘,并且其中所述变形翼和所述变形突出部每个都通过所述盖联接凸台的外壁密封所述接收空间以执行在所述接收空间上的双密封处理,其中所述接收空间由所述盖联接凸台的外壁和所述压力盖包围。 所述变形翼在圆形本体的水平截面中突出所述圆形本体的外边缘的外部,并且所述变形突出部从所述变形翼向下突出。 所述变形突出部和所述变形翼每个都可以具有三角形形状。 连通缓冲箱的内部的所述接收空间形成在填注颈口和外壁之间,所述填注颈口形成为从所述盖联接凸台突出并且配置成与所述压力盖连同垫圈紧固在一起,并且所述外壁从所述盖联接凸台突出以在同心圆中包围所述填注颈口,从而在所述填注颈口和所述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接收空间。 在所述缓冲箱中,所述外壁、所述填注颈口以及所述接收空间形成为所述冷却水膨胀的空间。 所述压力盖的内圆周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并且所述填注颈口的外圆周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从而所述压力盖配置成与所述填注颈口选择性接合。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A、图1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的构造。 图2为应用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的压力盖的多变形环的详细构造图。 图3A、图3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的压力盖和多变形环的装配状态图。 图4为取决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缓冲箱的姿态变化的压力盖的操作状态图,其中,一表示冷却水排放路径。 图5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缓冲箱的姿态变化时,在压力盖内的多变形环的操作状态图,其中,一表示冷却水溢出流动。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专利技术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方案,在附图中和以下的描述中示出了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虽然本专利技术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换、修改、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方案。 图1A、图1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4/201310721962.html" title="冷却水飞散防止型缓冲箱原文来自X技术">冷却水飞散防止型缓冲箱</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水散射防止型缓冲箱装配件,包括:压力盖;盖联接凸台;多变形环,所述多变形环安装到所述压力盖并且选择性接合到所述盖联接凸台以在所述压力盖和所述盖联接凸台之间形成接收空间;其中,所述多变形环配置为将通过当蒸汽或冷却水的压力上升到允许的压力或更高时打开的排放路径排放的蒸汽或冷却水收集到连接到溢出端口的所述接收空间,从而通过所述压力盖使所述接收空间与外部阻断,并且通过所述压力盖变形以执行在所述接收空间上的双密封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秉云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