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0042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装置,包括安装座、多个压板、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压板安装在安装座的凹槽内,压板一端的表面安装上接触片,安装座的凹槽内安装下接触片,下接触片的位置与上接触片的位置相对应,上接触片与下接触片之间安装导线裸线端或端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接线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将导线裸线端或端子连接,使得压板上的上接触片与下接触片压紧导线裸线端或端子,防止导线裸线端或端子脱落,保障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的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导线的接线方式分为紧固件锁紧和裸线工装接线两种方式。采用紧固件锁紧的方式进行接线,接线可靠,但是效率低,多次重复使用紧固件锁紧会使锁紧件松动,可能出现打火现象,满足不了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采用裸线工装接线的方式进行接线,能够快速完成接线功能,但是目前的裸线工装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接线时压不紧,导线容易脱落;工装用久了弹簧弹性减弱,压不紧导线;人容易触及带电部分,这些安全隐患都会导致漏电或者触电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导线接线压线不紧、易触及带电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接线可靠以及不易漏电的接线装置。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接线装置,包括安装座、多个压板、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凹槽内,所述压板一端的表面安装所述上接触片。所述安装座的凹槽内安装所述下接触片,所述下接触片的位置与所述上接触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接触片与所述下接触片之间安装导线裸线端或端子。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护盖,所述护盖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盖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护盖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连杆和卡片,所述连杆用于将所有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卡片安装在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压板的侧面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所述连杆的外径相匹配,所述连杆安装在所述通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护盖的外侧,所述把手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穿过所述护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螺钉和用于吸附所述螺钉的磁铁,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到所述护盖上,所述磁铁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开关电源主板和微动开关;所述开关电源主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微动开关的一端与所述把手的所述顶柱相配合产生开关信号;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开关电源主板电连接,将开关信号传递给所述开关电源主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线圈和大电流继电器;所述线圈和所述大电流继电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所述线圈与所述开关电源主板电连接;所述大电流继电器与所述开关电源主板电连接;所述开关电源主板控制所述线圈与所述大电流继电器的吸合和断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铁片;所述铁片安装在与所述压板安装所述上接触片表面相平行的另一表面,并且与所述线圈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线圈的通电吸合产生吸附所述铁片的磁场,所述铁片压紧导线裸线端或端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装置还包括用于观测通电与断电的工作指示灯;所示工作指示灯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所述工作指示灯与所述开关电源主板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接线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在安装座上安装压板、上接触片、下接触片将导线裸线端或端子连接,使得压板上的上接触片与下接触片压紧导线裸线端或端子,防止导线裸线端或端子脱落,同时防止在带电过程中触及导线裸线端或端子,保障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接线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接线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接线装置的左视图;图4为图1所示接线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接线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图4所示接线装置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接线装置的B-B向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5所示接线装置的C-C向剖视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接线装置的线路示意图;其中:100-接线装置;110-安装座,111-下接触片,112-工作指示灯,113-磁铁,114-大电流继电器,115-线圈,116电源线,117-微动开关,118-开关电源主板,119压线夹;120-压板,121-上接触片,122-铁片,123-连杆,124-卡片;125-弹簧;130-护盖,131-把手,132-合页,133-螺钉;140-侧板;150-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接线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的接线装置100,包括安装座110、压板120、铁片122、上接触片121、下接触片111、护盖130、连杆123、卡片124、把手131、螺钉133、磁铁113、微动开关117、线圈115、大电流继电器114、开关电源主板118、电源线116、工作指示灯112、侧板140和底板150。如图1所示,压板120为长条的板状,安装在安装座110的凹槽内,在压板120一端与安装座110的上表面平行的表面上固定安装上接触片121,并在压板120与安装座110相互配合的凹槽内安装下接触片111,并且上接触片121与下接触片111的位置相对应,通过压下压板120将导线裸线端或端子放在下接触片111与上接触片121之间,随后放开压板120,可以保证本专利技术的接线装置100能够压紧导线裸线端或端子,不易脱落。如图8所示,为了保证导线裸线端或端子在上接触片121与下接触片111之间能不易脱落,上接触片121与下接触片111接触的表面形状应相互适应。在本专利技术中,上接触片121与下接触片111相接触的表面为齿形,可以保证导线裸线端或端子安装在上接触片121与下接触片111之间,通过压板120压紧,保证导线裸线端或端子不易脱落。上接触片121可以通过胶粘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压板120上,下接触片111可以通过胶粘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安装座110上。在本专利技术中,上接触片12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压板120上,下接触片11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座110上。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护盖130活动连接在安装座110的一端。在接线装置100带电过程中,护盖130可以起到防止触及接线装置100的带电部分,保障用电安全。进一步地,接线装置100还包括合页132,安装座110与护盖130通过合页132连接实现护盖130的打开与关闭,方便快捷。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护盖130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护盖130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采用透明绝缘材料来制作护盖130,在接线装置100在通电过程中,可以保证操作安全,绝缘材料的护盖130不会导电,护盖130与安装座110配合后,防止在操作过程中触及带电部分,同时采用透明绝缘材料的护盖130可以观察到安装座110表面的接线情况。护盖130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可以保证护盖130与安装座110的两个端面相互贴合,缩小护盖130与安装座110的间隙,防止带电过程中触及接线装置100的带电部分,同时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接线装置100体积小,结构紧凑,携带方便。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工作指示灯112用于观测通电与断电的情况,工作指示灯112安装在安装座110的顶部,工作指示灯112与开关电源主板118电连接。开关电源主板118传递带电信号,工作指示灯112亮,表示接线装置100带电,开关电源主板118未传递带电信号,工作指示灯112不亮,表示接线装置100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接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多个压板、上接触片和下接触片;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凹槽内;所述压板一端的表面安装所述上接触片;所述安装座的凹槽内安装所述下接触片;所述下接触片的位置与所述上接触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接触片与所述下接触片之间安装导线裸线端或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多个压板、上接触片、下接触片、护盖、把手、开关电源主板和微动开关;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凹槽内;所述压板一端的表面安装所述上接触片;所述安装座的凹槽内安装所述下接触片;所述下接触片的位置与所述上接触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接触片与所述下接触片之间安装导线裸线端或端子;所述上接触片与所述下接触片能够夹紧所述导线裸线端或端子,且所述上接触片与所述下接触片能够带电;所述护盖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护盖的外侧;所述把手设置有顶柱;所述顶柱穿过所述护盖;所述开关电源主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微动开关的一端与所述把手的所述顶柱相配合产生开关信号;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开关电源主板电连接,将开关信号传递给所述开关电源主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护盖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和卡片;所述连杆用于将所有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卡片安装在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茂科潘耀权陈国强郑一平张先令林柱牛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