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989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用以提供触控信号。触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视觉遮蔽层、电极层以及金属材料层。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第一凹槽部。第一视觉遮蔽层的部分或全部填置在第一凹槽部中。电极层的一部分设置在显示区域上,且电极层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一视觉遮蔽层上。当触控面板被物体触碰或靠近时,电极层对应产生触控信号。金属材料层设置在第一视觉遮蔽层上,并与电极层电性连接以将触控信号传递至驱动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以提供触控信号。触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视觉遮蔽层、电极层以及金属材料层。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第一凹槽部。第一视觉遮蔽层的部分或全部填置在第一凹槽部中。电极层的一部分设置在显示区域上,且电极层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一视觉遮蔽层上。当触控面板被物体触碰或靠近时,电极层对应产生触控信号。金属材料层设置在第一视觉遮蔽层上,并与电极层电性连接以将触控信号传递至驱动元件。【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日益发达,诸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NB)、平板电脑(Tablet PC)与智能手机(Smart Phone)等电子装置产品已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其中,部分电子装置具有轻薄短小的特性,而让使用者能以手持进行操作并方便携带。电子装置的形态与使用功能越来越多元,便利性与实用性让这些电子装置更为普及,可针对不同用途使用。因此,使用者能以单手握持此类电子装置,并经由触碰或按压位于电子装置的操作面的键盘或触控面板而操作电子装置。 此类电子装置在触控面板的显示区域会被设置电极层,以感测触碰事件。当触控面板被物体触碰或靠近时,电极层可以对应产生触控信号。一般而言,在触控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周围(非显示区域)会设置一层视觉遮蔽层,以将触控面板周围的金属线路遮盖。非显示区域的视觉遮蔽层需要具有足够的厚度,以避免因显露出显示区域周围的金属线路而影响外观。视觉遮蔽层的颜色越亮(例如灰色或白色),其厚度相对要越厚。此外,为了增加作业系统触控输入的功能,在非显示区域也会有设置电极层的需求,以使非显示区域也能够提供触碰感测信号。然而,非显示区域的视觉遮蔽层的表面与显示区域的表面之间存在高度差。当电极层设置在视觉遮蔽层的表面及显示区域的表面时,视觉遮蔽层与显示区域之间的高度差容易导致电极层发生断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制造良率。 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用以提供触控信号。触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视觉遮蔽层、电极层以及金属材料层。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在该显示区域外的第一凹槽部。第一视觉遮蔽层设置在基板上,其中第一视觉遮蔽层的部分或全部填置在第一凹槽部中。电极层的一部分设置在显示区域上,且电极层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一视觉遮蔽层上。当触控面板被物体触碰或靠近时,电极层对应产生触控信号。金属材料层设置在第一视觉遮蔽层上,并与电极层电性连接以将触控信号传递至驱动元件。 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基板,其中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在基板上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一凹槽部与定义出显示区域,其中第一凹槽部在该显示区域外。配置第一视觉遮蔽层在第一表面上,其中第一视觉遮蔽层的部分或全部填置在第一凹槽部中。配置电极层在第一表面上,其中电极层的一部分位于显示区域上,电极层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视觉遮蔽层上,且当触控面板被物体触碰或靠近时,电极层对应产生触控信号。配置金属材料层在第一表面上,其中金属材料层位在第一视觉遮蔽层上,并与电极层电性连接以传递触控信号。 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可通过第一视觉遮蔽层的设置,而将触控面板的感测区域以外的线路(例如是连接电极层的金属材料层)遮蔽,以保持美观。另一方面,因触控面板位于显示区域以外区域配置了凹槽部而容置了视觉遮蔽层,使得在视觉遮蔽区域的电极层与在显示区域的电极层之间的高度差可以有效减小。因此,所述触控面板可降低电极层断线的情况,进而具有良好的制作良率。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F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G是图1F的触控面板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A至图3B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第二遮蔽层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4A至图4G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A至图5C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A至图6C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凹槽部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6D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90:溶剂; 100:触控面板; 110:基板; 111:显示区域; 113:第一凹槽部; 120:第一视觉遮蔽层; 130:电极层; 131:绝缘层; 132:金属连接线; 140:金属材料层; 220:第二视觉遮蔽层; 413:第二凹槽部; 450:抗光反射层; Slll:第一表面; SI 12:第二表面; AF:抗蚀刻膜; AFl:第一抗蚀刻膜; AF2、AF3:第二抗蚀刻膜; dl、d2:厚度; hl、h2: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F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A至图1F分别示出了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G是图1F的触控面板的正视示意图。首先,提供基板110,其中基板11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Slll与第二表面S112。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0例如是玻璃基板,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板110的材质可以是其他透光物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0的最大厚度介于700μπι至ΙΟΟΟμπι。应注意的是,上述各参数范围仅作为例示说明,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基板110的厚度可以视实际产品的设计需求来决定。接着,在基板110上的第一表面Slll形成第一凹槽部113与定义出显示区域111。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形成第一凹槽部113的方法例如是化学蚀刻。在另一实施例中,形成第一凹槽部113的方法也可是对基板110的部分第一表面Slll的部分区域(例如非显示区域)进行物理性蚀刻。举例而言,进行物理性蚀刻的方式可为铣磨、喷砂或其他机器蚀刻的方式,而可形成第一凹槽部113。 进一步而言,如图1Α、图1B及图1C所示,其为依照本实施例说明化学蚀刻加工的示意图。在图1A所示步骤中,例如可先覆盖抗蚀刻膜AF在基板110的第一表面SI 11与第二表面S112上,其中抗蚀刻膜AF经图形化而暴露第一表面Slll的部分区域。例如,抗蚀刻膜AF经图形化而暴露第一表面Slll的非显示区域。在完成覆盖抗蚀刻膜AF后,再对覆盖着抗蚀刻膜AF的基板110的第一表面Slll进行化学蚀刻,以在第一表面Slll的部分区域形成第一凹槽部113。例如图1B所示,进行化学蚀刻的步骤例如是将覆盖着抗蚀刻膜AF的基板110部分或全部浸泡在溶剂90中,以移除部分基板110而可形成第一凹槽部113。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抗蚀刻膜AF为抗氢氟酸膜,且溶剂90为氢氟酸,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进行化学蚀刻的方式也可是将基板110连同抗蚀刻膜AF浸泡在其他溶剂中,且抗蚀刻膜AF的材质也可依照溶剂的特性来决定,但本专利技术也不以此为限。在完成化学蚀刻后,再移除抗蚀刻膜AF,如图1C所示。图1C的基板110在显示区域111以外的非显示区域已经形成了第一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5/201310455195.html" title="触控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触控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用以提供触控信号,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具有显示区域以及在该显示区域外的第一凹槽部;第一视觉遮蔽层,设置在该基板上,其中该第一视觉遮蔽层的部分或全部填置在该第一凹槽部中;电极层,该电极层的一部分设置在该显示区域上,且该电极层的另一部分设置在该第一视觉遮蔽层上,其中当该触控面板被物体触碰或靠近时,该电极层对应产生该触控信号;以及金属材料层,设置在该第一视觉遮蔽层上,并与该电极层电性连接以将该触控信号传递至驱动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峻廷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