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压差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084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除湿机压差管结构,包括压差软管,所述压差软管包括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压差软管弯曲设置且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交错设置,所述压差软管外侧设置有压差盒,所述压差盒包括有顶板和位于顶板下侧用于支撑压差软管的活动支撑板,所述压差盒上设有用于调节活动支撑板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升降结构可以带动活动支撑板上下运动,从而调整了压差软管的弯曲度,从而达到调整蓄水弯高度的目的,可有效解决因不同型号、不同内压设备、不同运行周期具有不同内压而导致的无法顺利排出冷凝积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除湿机压差管结构,包括压差软管,所述压差软管包括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压差软管弯曲设置且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交错设置,所述压差软管外侧设置有压差盒,所述压差盒包括有顶板和位于顶板下侧用于支撑压差软管的活动支撑板,所述压差盒上设有用于调节活动支撑板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本技术设置升降结构可以带动活动支撑板上下运动,从而调整了压差软管的弯曲度,从而达到调整蓄水弯高度的目的,可有效解决因不同型号、不同内压设备、不同运行周期具有不同内压而导致的无法顺利排出冷凝积水的现象。【专利说明】除湿机压差管结构
本技术属于除湿机设备中的部分结构,涉及一种压差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能调节排水压差的除湿机压差管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除湿机是一种能够将室内潮湿空气吸入其箱体内部,并通过由内部留有冷媒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构成的热交换器降低湿度后重新向室内排出,从而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装置,其包括有接水盘和水箱,接水盘下侧设置有压差软管且压差管设置在水箱内部,接水盘中的冷凝水经压差管流入水箱,水箱内水积满后处理掉。 现有技术除湿机中的压差管都是直接采用硬管直接排水,硬管刚度较软管强,不易弯折,且弯折后不易调整,因此大多厂家设计除湿机会采用软管排水,但现有技术的压差软管包括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其在工作过程中,蓄水弯高度固定,不易调整;这里提到的蓄水弯高度具体指的是进水端/出水端与压差软管最低点之间的距离,然而不同型号机组、不同内压设备及运行周期不同的设备,为了避免因内压差异导致的无法顺利排出冷凝积水现象,需要采用不同蓄水弯高度的压差软管,而分别定制不同蓄水弯高度的压差软管成本较高且生产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调整压差软管的弯曲度,从而达到调整蓄水弯高度的目的的除湿机压差软管结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湿机压差管结构,包括压差软管,所述压差软管包括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压差软管弯曲设置且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交错设置,所述压差软管外侧设置有压差盒,所述压差盒包括有顶板和位于顶板下侧用于支撑压差软管的活动支撑板,所述压差盒上设有用于调节活动支撑板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支撑板可以在升降结构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活动支撑板支撑的压差软管的弯度改变,继而达到调整蓄水弯高度的目的,可有效解决因不同型号、不同内压设备、不同运行周期具有不同内压而导致的无法顺利排出冷凝积水的现象。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设于活动支撑板朝向顶板一侧的螺杆和设于顶板上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转动件可绕螺纹孔轴线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螺纹孔的转动件转动带动螺杆升降,螺杆不用转动即可带动活动支撑板上下运动,避免了螺杆带动活动支撑板转动时,活动支撑板与压差软管产生摩擦,从而加快压差软管与活动支撑板接触处的磨损的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压差软管和活动支撑板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压差软管的弯曲度能够在螺杆的带动下发生改变,避免因压差软管保持原来形状,其进水端和出水端均在活动支撑板下移时与活动支撑板一起下移,从而达不到调节压差软管弯曲度的作用。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差软管采用PA尼龙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A尼龙软管具有高韧性、高抗冲、弯曲性能好且高耐温等优点,其材料既不会太硬,保证了压差软管可以弯曲且弯曲性能好,也不会因为太软而导致压差软管不会自动变形使得进水端、出水端不与顶板抵接,采用PA尼龙软管来制作压差软管,可靠实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除湿机压差管结构调整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除湿机压差管结构调整极限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压差软管;11、进水端;12、出水端;2、压差盒;21、顶板;22、活动支撑板;3、螺杆;4、转动件;4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除湿机压差管结构,包括压差软管I,所述压差软管I包括有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所述压差软管I弯曲设置且所述进水端11与出水端12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压差软管I外侧设置有压差盒2,所述压差盒2包括有顶板21和位于顶板21下侧用于支撑压差软管I的活动支撑板22,所述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交错设置,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反向设置且均与所述顶板21抵接,所述活动支撑板22朝向顶板21 —侧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活动支撑板22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有设于活动支撑板22朝向顶板21 —侧的螺杆3和设于顶板21上的转动件4,所述转动件4上设置有与螺杆3配合的螺纹孔41,螺杆3与活动支撑板12粘接连接,连接方便可靠,所述螺杆3与螺纹孔41配合安装,螺杆3与螺纹孔41相对运动时,螺杆3可带动活动支撑板12上下运动,活动支撑板12上的压差软管I随之运动,从而改变压差软管I弯曲后底端与压差软管出水端12、进水端11的竖直距离,由于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与所述顶板21抵接,因此,可以调节压差软管I的弯曲度,从而达到调整蓄水弯高度的目的,可有效解决因不同型号、不同内压设备、不同运行周期具有不同内压而导致的无法顺利排出冷凝积水的现象。 所述螺纹孔41可以直接在顶板21上攻丝设置,但是这样设置,只能是螺杆3转动才能使得螺杆3带动活动支撑板22上下运动,此时,活动支撑板22会随之转动,因此,活动支撑板22会与压差软管I之间产生摩擦从而磨损压差软管1,为了降低压差软管I与活动支撑板22接触处的磨损的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压差软管I和活动支撑板22的使用寿命,因此在顶板21上设置转动件4,所述螺纹孔41设置在转动件4上,所述转动件4可在顶板21上绕螺纹孔41轴线转动,这样设置,可以在螺杆3不转动的情况下即可上下运动,方便可靠,使用时间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均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21上。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压差软管I的弯曲度能够在螺杆3的带动下发生改变,避免因压差软管I保持原来形状,其进水端11和出水端12均在活动支撑板22下移时与活动支撑板22 —起下移,从而达不到调节压差软管I弯曲度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压差软管I采用PA尼龙软管。PA尼龙软管具有高韧性、高抗冲、弯曲性能好且高耐温等优点,其材料既不会太硬,保证了压差软管I可以弯曲且弯曲性能好,也不会因为太软而导致压差软管I不会自动变形使得进水端11、出水端12不与顶板21抵接,采用PA尼龙软管制作压差软管1,可靠实用。 以上所述使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除湿机压差管结构,包括压差软管,所述压差软管包括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压差软管弯曲设置且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交错设置,所述压差软管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机压差管结构,包括压差软管,所述压差软管包括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压差软管弯曲设置且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同一水平面,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交错设置,所述压差软管外侧设置有压差盒,所述压差盒包括有顶板和位于顶板下侧用于支撑压差软管的活动支撑板,所述压差盒上设有用于调节活动支撑板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达除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