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屠恒丹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电热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06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汽车上使用的车载电热水杯,包括杯体、杯盖和电源接口,杯盖上设置有出气孔,杯体的外表面的下部贴附有与电源接口连接的金属薄片制成的加热片。该电热杯使用的加热片的制作容易、使用寿命长且与杯体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大,加热效率高;另外还具有保温和隔热的效果好、热量散失少、具有的多重安全保护措施使得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的优点。通过车上点烟器插孔,将电源接入电热杯,可用于加热食物和烧开水,并可在水开时自动切断电源;在24V电压8A电流工作情况下,500毫升水从20摄氏度加热到100摄氏度只需20分钟时间,对于长途旅行的司乘人员可在任何时间地点提供加热的食物和开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高安全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杯,尤其是在汽车上使用的一种车载电热水杯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车载电热杯,一般都包括杯体、杯盖和电源接口,杯体和杯盖之间一般都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其作用是在车体行进的过程中使用时,用于防止由于颠簸而导致的电热杯内水的溢出。现有的车载电热杯一般均采用电阻丝的发热管、电热膜、陶瓷金属膜或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等作为发热体。由于车载电热杯的电源一般都是利用汽车本身的12V或24V直流电源,通过电源输出接口与电热杯的电源接口相连,例如通过车上点烟器插孔,将电源接入电热杯等,因安全因素,电流宜控制在10A以下,加热功率非常有限。故在保证电热杯的加热功率的前提下,加热片的工作状态应该是低压大电流,因而要求加热片电阻必须较小,如几个欧姆。若采用现有的电阻丝的发热管,由于电阻丝的电阻率较高,要达到如此低的电阻值,只有增大电阻丝的直径或缩短电热丝的长度,这在实际中操作余地太小;此外电热丝的长度太短导热面积就很小,传导效率低,局部温度高,安全性也低。若采用特制低压大电流的发热片,如前述的电热膜、陶瓷金属膜或PTC,则因引出电极制作的技术问题,制作这样的电极比较困难、工艺复杂、制造成本相应会很高,且在实际使用中寿命也很短。另外,由于车载电热杯是在汽车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使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对于颠簸、在惯性的作用下的剧烈振荡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因而需要在车载电热杯上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在发生上述情况下不会出现安全隐患,但现有的车载电热杯上都没有采取这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因此其安全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了克服现有的车载电热杯所使用的发热体存在的加热效率低或制作工艺复杂且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易制作、使用寿命长且加热效率高的车载电热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车载电热水杯包括杯体、杯盖和电源接口,杯体与杯盖之间密封连接,杯盖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杯体的外表面的下部贴附有与电源接口连接的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为金属薄片。杯体的外表面的下部包括杯体的外表面的底部以及靠近底部的外表面的侧面。其金属薄片可以采用普通的金属片或合金片,例如不锈钢片等,根据所需电阻值,由片材的厚度经计算后确定其长度,制成加热片。进一步的是,当杯体为金属材料等导电材料制成时,所述加热片与杯体的外表面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加热片通过绝缘层贴附在杯体的外表面上。更进一步的是,加热片贴附在杯体的底部位置,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加热后的水的循环,从而提高加热效率。更进一步的是,杯体的外部还连接设置有外壳,外壳与杯体的周边和底部之间形成双层结构,外壳与杯体之间间隔有距离,从而起到隔热的效果,防止热量散失。更进一步的是,上述加热片与电源接口之间串接有过热保护器,所述过热保护器与杯体的底部相接触,从而防止电热杯在无水的情况下干烧。更进一步的是,上述电源接口通过电源控制电路与电源连接。更进一步的是,上述杯体上设置有与电源控制电路连接的倾斜传感器,所述倾斜传感器包括由绝缘材料制作的圆弧型凹坑、设置圆弧型凹坑内的导电球以及两个导电片,所述导电片沿圆弧型凹坑的表面布置且两个导电片之间间隔有距离,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中设置有延时电路,从而保证在电热杯倾倒后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还不会因为车身的摇晃而将电源误切断。更进一步的是,上述杯体与杯盖之间设置有与电源控制电路连接的电极触点,从而达到在杯体与杯盖之间的密封结合正确并到位后才允许给电热杯通电。更进一步的是,上述出气孔中设置有与电源控制电路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在水开后自动切断电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该电热杯可用于具有12V或24V直流电源的任何型号的汽车,加热片的制作容易、使用寿命长且与杯体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大,加热效率高;另外还具有保温和隔热的效果好、热量散失少、具有的多重安全保护措施使得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的优点。通过车上点烟器插孔,将电源接入电热杯,可用于加热食物和烧开水,并可在水开时自动切断电源;在24V电压8A电流工作情况下,500毫升水从摄氏20度加热到100度只需20分钟时间,对于长途旅行的司乘人员可在任何时间地点提供加热的食物和开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布置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出气孔处的A-A方向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4是图1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沿图4C-C方向并移去导电球后的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导电片的外形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加热片的外形图。图8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接线图。图9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源控制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9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电热水杯,包括杯体1、杯盖2和电源接口20,杯体1与杯盖2之间采用常规的密封连接形式,如在杯体1与杯盖2之间设置硅橡胶密封圈等。杯盖2上设置有出气孔5,所述杯体1的外表面的下部贴附有与电源接口20连接的加热片3,所述加热片3为金属薄片。上述杯体1的外表面的下部包括杯体1的外表面的底部以及外表面的侧面靠近底部的部位,设置在这里有利于杯内被加热物的热循环,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其金属薄片可以采用普通的金属片或合金片,最好采用不锈钢片;根据所需加热片的电阻值,由片材的厚度经计算后确定其长度,制成加热片3。加热片3的形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平面的渐开线螺旋型、如图7所示的一定宽度和总长度的往复折线形状等,以上的形状适合与设置在杯体1的外表面的底部;也可以将加热片3的形状制成直线的形状,并以一定的螺旋间距绕制帖附于杯体1的外表面的侧面靠近底部的部位。金属薄片制成的加热片3与杯体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大,从而热传递充分迅速,加热效率较高。杯体1可以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由于金属的热传递效率高的原因,电热杯的杯体最好由金属制成。当杯体1为金属材料等导电材料制成时,所述加热片3与杯体1的外表面之间应设置绝缘层,加热片3通过绝缘层贴附在杯体1的外表面上。首先在帖附加热片3的杯体1的外表面处刷一层高温绝缘涂料,如常用的高温绝缘漆等,然后将冲压、剪裁等方式成型的金属薄片平整的用高温胶粘剂粘贴于高温绝缘涂料上,两个端头约1cm处弯折90度,并可穿陶瓷绝缘管以增强其安全性能,并将瓷绝缘管也粘于高温绝缘涂料上,两端折弯的金属片即形成加热片3的电极。然后再在金属薄片及周围的杯体1的外表面处刷一层高温绝缘涂料,这样即将加热片3帖附于电热杯上。上述加热片3最好贴附在杯体1的底部,这样更有利于热传递和热交换。为充分利用有效功率,缩短加热时间,杯体1的外部还连接设置有外壳4,外壳4可以金属材料或由耐120度高温的改性聚丙希、ABS塑料注塑而成,外壳4与杯体1的周边和底部之间形成双层结构,外壳4与杯体1之间间隔有距离,其目的还是更加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防止热量散失。上述杯体1与外壳4之间的双层结构可以是为密封的真空结构,也可以在杯体1与外壳4之间填充现有的保温材料,如玻璃棉等。上述出气孔5采用曲径式通道,即水蒸气在出气孔的通道中的流通路径不是一条直线,其目的是防止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电热水杯,包括杯体(1)、杯盖(2)和电源接口(20),杯盖(2)上设置有出气孔(5),其特征是:所述杯体(1)的外表面的下部贴附有与电源接口(20)连接的加热片(3),所述加热片(3)为金属薄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恒丹
申请(专利权)人:屠恒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