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8988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包括显示模块和触控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存储电容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关闭电压输入端和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触控模块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选择性地导通,并且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选择性地导通,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关闭电压输入端选择性地导通,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源输入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由于像素电路的触控模块和显示模块之间至少共用了存储电容,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像素电路具有简单的结构,兼具开口率大和能够实现触控这两个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包括显示模块和触控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存储电容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关闭电压输入端和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触控模块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选择性地导通,并且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选择性地导通,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关闭电压输入端选择性地导通,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源输入端相连。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由于像素电路的触控模块和显示模块之间至少共用了存储电容,因此,本技术所提供的像素电路具有简单的结构,兼具开口率大和能够实现触控这两个优点。【专利说明】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像素电路、一种包括所述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和一种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八#1^6此廿IX01-^81110 £11111:1:111? £)10(16, ^10120)显示面板进入市场,相对于传统的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10120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高的对比度以及更广大的视角,因此八101^0越来越多的受到面板厂商的重视。 目前触摸操作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触摸屏的实现的方式通常有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声波式等,其中盒内电容式(1111611&)触摸屏,由于其将触摸感应电路在显示面板内部实现,以及相对其他的触摸方式可以将显示面板做得更薄、更轻,以及更加节省成本等因素,使得盒内触摸面板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是,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中已经具有多个用于显示的二极管,因此,再向像素电路中集成触摸元件则会增加像素电路的复杂程度,并降低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因此,如何在确保显示面板开口率的情况下将触摸元件集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中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包括所述像素电路的显示面板和包括所述像素电路的显示装置,所述像素电路中既集成有触摸元件,又具有相对较大的开口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显示模块和触控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存储电容和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关闭电压输入端和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触控模块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选择性地导通,并且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选择性地导通,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关闭电压输入端选择性地导通,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源输入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三薄膜晶体管和第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关闭电压输入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和第三扫描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三扫描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优选地,所述触控模块包括光敏二极管和第七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四扫描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光敏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光敏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触控模块包括可变电容和第七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四扫描线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可变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可变电容的第二端浮置。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和保持电容,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参考电压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扫描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保持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保持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像素电路。 作为本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 在驱动本技术所提供的像素电路时,在触控阶段,所述存储电容用作所述触控模块的存储电容,所以,在所述触控模块中至少可以不再设置存储电容,因此,所述触控模块可以具有相对较为简单的结构。因此,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像素电路中,兼具触控功能和较大的开口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像素电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像素电路中,各个信号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模块200:触控模块 X1:第一薄膜晶体管12:第二薄膜晶体管 13:第三薄膜晶体管14:第四薄膜晶体管 15:第五薄膜晶体管16:第六薄膜晶体管 17:第七薄膜晶体管01:存储电容 02:可变电容0)16(1:维持电容 01:光敏二极管01^0:发光二极管 51: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 82: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 83:第三扫描信号输入端 84:第四扫描信号输入端 :数据信号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显示模块100和触控模块200,显示模块100包括存储电容和发光二极管01^0,其中,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关闭电压输入端和数据信号输入端触控模块200与存储电容01的第一端选择性地导通,并且存储电容的第一端吧与数据信号输入选择性地导通,存储电容的第二端吧与关闭电压输入端选择性地导通,发光二极管01^0的阳极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显示模块和触控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存储电容和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关闭电压输入端和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触控模块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选择性地导通,并且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选择性地导通,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关闭电压输入端选择性地导通,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源输入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祖权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