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794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是以桃仁、香橼、佛手、砂仁、莲子、肉桂、枣仁、玉竹、阿胶、黑芝麻、炙甘草、龙眼肉、枸杞、核桃仁、黄精、干姜为原料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凑活血化瘀、健脾化湿、通阳暖身之功能,从而达到驱寒通暖的目的。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对于怕冷畏寒等状况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制剂中各原料药均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因而兼具养生保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是以桃仁、香橼、佛手、砂仁、莲子、肉桂、枣仁、玉竹、阿胶、黑芝麻、炙甘草、龙眼肉、枸杞、核桃仁、黄精、干姜为原料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凑活血化瘀、健脾化湿、通阳暖身之功能,从而达到驱寒通暖的目的。临床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对于怕冷畏寒等状况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另外,本专利技术药物制剂中各原料药均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因而兼具养生保健作用。【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保健
,涉及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畏寒怕冷是指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比正常人表现得怕冷,一般为手足冰凉,腰膝酸冷。大部分情况的出现既无其明确原因、又无体虚状况。对于上述状况,历代医家直接以补气温阳为手段,往往效果不甚理想。 中医认为畏寒怕冷是由于阴阳失衡脾胃不和气血不足肾虚所导致的。依据我们多年的临床跟踪观察发现,凡是中焦不调者往往会导致人体怕冷畏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研宄,提供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是以桃仁、香橼、佛手、砂仁、莲子、肉桂、枣仁、玉竹、阿胶、黑芝麻、炙甘草、龙眼肉、枸杞、核桃仁、黄精、干姜为原料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凑活血化瘀、健脾化湿、通阳暖身之功能,从而达到驱寒暖身的目的。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本专利技术以桃仁为君药,另辟蹊径,通过活血化瘀,为彻底解除人体怕冷畏寒状况首开先河。 香橼,辛苦酸,温;入肝、肺、脾经;功能:理气,舒郁,消痰,利膈。佛手,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功能: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神。本专利技术以香橼、佛手、砂仁为臣药,以健脾化湿为出发点,协助君药活血祛瘀,以加强驱寒祛湿之功。 莲子,甘、湿,平;归脾、肾、心经;功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功能: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黑芝麻,黑芝麻药食两用,具有“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等保健功效,被视为滋补圣品。炙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龙眼肉,甘,温;入心、脾经;功能:补益心脾,补气养阴,养血安神。枸紀,甘,平;归肝、肾经;功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核桃仁,甘,温;归肾经、肺、大肠经;功效:补肾温肺,润肠通便。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本专利技术以莲子、肉桂、枣仁、玉竹、阿胶、黑芝麻、炙甘草、龙眼肉、枸杞、核桃仁、黄精十一味药为佐药,通补整体及三焦气血阴阳,使源泉得以盈盛,四肢百骸方能得养。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本专利技术以干姜为使药,直接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本专利技术全方共凑活血化瘀、健脾化湿、通阳暖身之功能,从而达到驱寒浴暖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的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桃仁20-30份,香橡15-25份,佛手12-20份,砂仁12-20份,莲子5-10份,肉桂5_10份,枣仁5_10份,玉竹5_10份,阿胶5-10份,黑芝麻5-10份,炙甘草5-10份,龙眼肉5-10份,枸杞5_10份,核桃仁5_10份,黄精5-10份,干姜5-10份。 优选配比:桃仁22-25份,香橼16-20份,佛手13-16份,砂仁13-16份,莲子6-8份,肉桂6-8份,率仁6-8份,玉竹6-8份,阿胶6-8份,黑芝麻6_8份,炙甘草6_8份,龙眼肉6-8份,枸杞6-8份,核桃仁6-8份,黄精6-8份,干姜6_8份。 最佳配比:桃仁22.5份,香橡16.5份,佛手14份,砂仁14份,莲子7.5份,肉桂7.5份,枣仁7.5份,玉竹7.5份,阿胶7.5份,黑芝麻7.5份,炙甘草7.5份,龙眼肉7.5份,枸杞7.5份,核桃仁7.5份,黄精7.5份,干姜7.5份。 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可以按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各种内服制剂。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丸剂(包括水丸、蜜丸、糖衣丸、胶丸、肠溶丸或滴丸)或口服液。 下面是本专利技术药物调理怕冷畏寒的临床资料。 1、观察对象:典型的怕冷畏寒患者112例,男女各半,年龄在25-80岁。 2、临床症状:四肢厥冷、手脚冰凉、怕冷恶寒。 3、治疗方法:本专利技术颗粒剂药物(桃仁香橼茶)。规格:6g/袋,30袋/盒。用法用量:早晚各一袋,温开水直接冲服。疗程:3月I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4、治疗效果判定:治愈:四肢厥冷、手脚冰凉、怕冷恶寒的体征完全消失。治疗后三个月之内不反复。显效:四肢厥冷、手脚冰凉、怕冷恶寒的体征基本消失,治疗后三个月之内出现反复现象。有效:四肢厥冷、手脚冰凉、怕冷恶寒的体征有了明鲜的改善。无效:四肢厥冷、手脚冰凉、怕冷恶寒的体征没有明鲜的改善。 5、观察结果:治愈67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2%。 临床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对怕冷畏寒具有明显的改善和调治作用。另外,本专利技术药物制剂中各原料药均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因而兼具养生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组方及其制备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颗粒剂药物的制备原料配比:桃仁22.5份,香橼16.5份,佛手14份,砂仁14份,莲子7.5份,肉桂7.5份,枣仁7.5份,玉竹7.5份,阿胶7.5份,黑芝麻7.5份,炙甘草7.5份,龙眼肉7.5份,枸杞7.5份,核桃仁7.5份,黄精7.5份,干姜7.5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颗粒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规格:6g/袋。 用法用量:早晚各一袋,温开水直接冲服;疗程:3月I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实施例2、胶囊剂药物的制备原料配比:桃仁25份,香橼20份,佛手16份,砂仁16份,莲子8份,肉桂8份,枣仁8份,玉竹8份,阿胶8份,黑芝麻8份,炙甘草8份,龙眼肉8份,枸杞8份,核桃仁8份,黄精8份,干姜8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胶囊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规格:0.3g/粒。 用法用量:早晚各0.9g,温开水直接冲服;疗程:3月I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实施例3、片剂药物的制备原料配比:桃仁22份,香橼16份,佛手13份,砂仁13份,莲子6份,肉桂6份,枣仁6份,玉竹6份,阿胶6份,黑芝麻6份,炙甘草6份,龙眼肉6份,枸紀6份,核桃仁6份,黄精6份,干姜6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片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规格:1.0g/粒。 用法用量:早晚各2.0g,温开水直接冲服;疗程:3月I周期,一般观察3周期。 实施例4、丸剂药物的制备原料配比:桃仁20份,香橼15份,佛手12份,砂仁12份,莲子5份,肉桂5份,枣仁5份,玉竹5份,阿胶5份,黑芝麻5份,炙甘草5份,龙眼肉5份,枸杞5份,核桃仁5份,黄精5份,干姜5份。 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调理怕冷畏寒的中药制剂,是以桃仁、香橼、佛手、砂仁、莲子、肉桂、枣仁、玉竹、阿胶、黑芝麻、炙甘草、龙眼肉、枸杞、核桃仁、黄精、干姜为原料,按药剂学的常规辅料和工艺制备成的内服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琪贾孝荣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古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