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利佳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面部色斑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8745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03:29
一种治疗面部色斑的中西药酊剂,其特征是每100体积份酊剂中含15~25重量份复方中药原材的乙醇提取物、1~3重量份冰片和0.5~0.8重量份水杨酸,所述的复方中药原材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柿叶10~50份,白果10~50份,苦参10~50份,丹参10~40份,丹皮10~40份,荷叶粉10~40份,桃仁10~40份,当归10~40份,白芍5~30份,红花1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酊剂针对面部色斑产生的机理,依据色斑生成诱因、病理特点,面部色斑收效迅速、疗效确切,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小,皮肤脱皮程度极为轻微,无明显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面部色斑的中西药酊剂,其特征是每100体积份酊剂中含15~25重量份复方中药原材的乙醇提取物、1~3重量份冰片和0.5~0.8重量份水杨酸,所述的复方中药原材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柿叶10~50份,白果10~50份,苦参10~50份,丹参10~40份,丹皮10~40份,荷叶粉10~40份,桃仁10~40份,当归10~40份,白芍5~30份,红花10~40份。本专利技术酊剂针对面部色斑产生的机理,依据色斑生成诱因、病理特点,面部色斑收效迅速、疗效确切,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小,皮肤脱皮程度极为轻微,无明显毒副作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涉及外用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面部色斑的中西药酊剂。
技术介绍
面部色斑是困扰人们的一种色素性皮肤疾患,主要包括黄褐斑(亦称妊娠斑、蝴蝶斑)、老年斑、雀斑等。局部治疗多使用中药面膜、SOD霜、氢醌、维甲酸、果酸、壬二酸、酚类化合物及其复方制剂等。全身治疗多内服维生素类、黄酮醇类等药物。此外还有物理疗法、化学疗法和生物疗法、中医疗法等等。多种疗法,各有优势,但都因人而异,有的易复发,有的还有副作用。 女士和男士的皮肤无论是解剖结构上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有显著的不同。通常表现有以下六个方面:(1)女士皮肤真皮层薄而皮肤表皮层略厚,男士则相反;(2)女士皮肤表面携带的细菌种类及数量较男士少;(3)女士的汗液和乳酸分泌较男士少,皮肤表面pH值偏高;(4)女士的皮脂腺腺体平均较男士的小,油脂分泌相对少;(5)女士的毛孔相对细致;(6)在免疫反应中,女士的皮肤伤口愈合时炎症反应比男士的要弱,愈合时间也相对要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现有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治疗面部色斑的酊剂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每100体积份酊剂中含有15?25重量份复方中药原材的乙醇提取物、I?3重量份冰片和0.05?3重量份水杨酸,所述的复方中药原材有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柿叶10?50份,白果10?50份,苦参10?50份,丹参10?40份,丹皮10?40份,珍珠10?40份,桃仁10?40份,当归10?40份,白芍5?30份,红花10?40份。 优选每100体积份酊剂中含有20重量份复方中药原材的乙醇提取物、2重量份冰片和0.6重量份水杨酸,所述的复方中药原材有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柿叶30份,白果30份,丹参20份,丹皮20份,珍珠20份,桃仁15份,当归15份,白芍10份,红花10份。 体积份取升(L)或毫升(ml),重量份取千克(kg)或克(g)。 本酊剂使用浸溃法进行制备,也可以用其他公知的稀释法或渗漉法进行制备。 浸溃法是将配比量的复方中药原材粉碎过40?60目筛,在密闭的容器中浸溃5?7天,定期翻搅一次。浸溃结束后分离弃渣,在滤液中加入冰片、水杨酸,最后按药典规定调PH值和乙醇含量。 稀释法是取配比量的复方中药原材经提取、脱溶后的流浸膏,用乙醇稀释,分离弃渣,在滤液加入冰片、水杨酸,最后按药典规定调PH值和乙醇含量。 渗漉法就是将配比量的复方中药原材粉碎后首先加入乙醇使之润湿,密闭一定时间后装入渗漉器中,加入乙醇渗透药粉收集渗漉液再加工本酊剂。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依据面部色斑产生的机理,依据色斑生成诱因、病理特点,优选具有温和祛除角质、高效清除自由基、抗脂质氧化、抑制黑色素生成、抑制脂褐素生成等功能的多种中药材和西药复配而成,加以有促进微循环、新陈代谢的中药及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中药,利用冰片并结合中药中自身含有的脂肪酸、挥发油等天然皮肤促渗剂,将药物活性成分分阶段、多层次地送达皮肤角质层、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等多个作用靶点。本专利技术15?20天色斑开始明显变淡,一般2?3个疗程色斑可基本消退。 本酊剂应用于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试验结果如下:本品经临床应用,并与3%复方氢醌乳膏(氢醌、果酸、地塞米松)作对照,治疗6周后观察,临床结果如下:(I)一般资料:180例验证病人均为门诊黄褐斑女性患者,其中验证组110例,对照组70例。验证组110例中:年龄20?29岁38例,31?39岁53例,40?49岁19例。对照组70例中:年龄20?29岁24例,31?39岁37例,40?49岁9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经统计学处理,P > 0.05,具有可比性。 (2)病例选择排除病例: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3)治疗方法:按1:1的配对原则,验证组和对照组各70例,验证组扩大40例,共180例。验证组:使用本品。对照组:使用3%复方氢醌乳膏疗程:两者连续用药2周为I个疗程,计观察3个疗程。 (4)疗程判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划分为“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4种。 ①基本治愈:⑴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90%,颜色基本消失;⑵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彡0.8②显效:(1)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2)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彡0.5③好转:(1)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2)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彡0.3④无效:(I)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2)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 O⑤评分方法和标准:皮损面积评分:0为无皮损;1为皮损面积< 2cm2,2为皮损面积2?4cm2;3为皮损面积> 4 cm2皮损颜色评分:0为正常肤色;1为淡褐色;2为褐色;3为深褐色。 总积分=面积评分+颜色评分。 (5)治疗结果:表一本品用于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试验结果由表一可知,本品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81.43%,两者统计学处理,X2 =4.26,P < 0.05,差异显著。验证组总显效率为82.73%,对照组为6L 43%, X2 = 10.20,P<0.01,差异极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以浸溃法为例,非限定实施例叙述如下:取柿叶300g、白果300g、苦参200g,丹参200g、丹皮200g、珍珠200g、桃仁150g、当归150g、白苟100g、红花10g,混合粉碎过40?60目筛。将复方原材粉末投入浸提器中,力口Λ 75% (体积百分浓度)乙醇,乙醇量漫过药物,密闭浸溃7天,每隔一天翻搅一次。过滤分离。用75%乙醇稀释至7500ml,加入冰片150g,水杨酸50g,搅拌均勻,最后调整pH值为5,乙醇含量75%。 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面部色斑的中西药酊剂,其特征在于:每100体积份酊剂中含有15?25重量份复方中药原材的乙醇提取物、1?3重量份冰片和0.05?3重量份水杨酸, 所述的复方中药原材有以下重量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面部色斑的中西药酊剂,其特征在于:每100体积份酊剂中含有15~25重量份复方中药原材的乙醇提取物、1~3重量份冰片和0.05~3重量份水杨酸,    所述的复方中药原材有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荷叶10~50份,白果10~50份,苦参10~50份,丹参10~40份,丹皮10~40份,珍珠粉10~40份,紫苏子10~40份,当归10~40份,白芍5~30份,红花10~40份,白茅根10~40份、枳棋子1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利佳韦玲菊林国友
申请(专利权)人:柯利佳韦玲菊林国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