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8146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包括投料罐和净化罐;先在投料罐中将待处理废水在净化剂作用下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浆液利用空压机鼓入空气,并在射流泵的作用下送至净化罐中进行气浮净化反应,射流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快速释放,在净化罐内将产生大量微细气泡,有助于净化剂与待处理废水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净化装置,通过先将待处理废水在净化剂作用下进行预处理,再采用气浮净化法实现净化剂和待处理废水进行充分接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对废水的吸附净化,重金属脱除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包括投料罐和净化罐;先在投料罐中将待处理废水在净化剂作用下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浆液利用空压机鼓入空气,并在射流泵的作用下送至净化罐中进行气浮净化反应,射流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快速释放,在净化罐内将产生大量微细气泡,有助于净化剂与待处理废水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本技术所述净化装置,通过先将待处理废水在净化剂作用下进行预处理,再采用气浮净化法实现净化剂和待处理废水进行充分接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对废水的吸附净化,重金属脱除效率高。【专利说明】—种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属于水净化

技术介绍
砷和砷的化合物是公认的人类已确定的致癌物。由于人类取水灌溉、采矿、特别是打井取水饮用等活动,以及受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影响,地球表层中的砷以砷酸盐及亚砷酸盐等形式大量溶入地表水中,加上冶金、化工、化学制药、制革、纺织、木材加工、玻璃、油漆颜料和陶瓷等工业废水对天然水体的污染,带来了严重的水砷污染问题。砷污染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尤为严重的饮水危机。 中国专利文献CN102249455A公开了一种具有除砷功能的农村饮用水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池、砂滤罐、活性炭罐、羟基氧化铁罐和净化水储罐,原水池和砂滤罐的连接管道上设有给水泵,砂滤罐和活性炭罐之间设有超滤器,超滤器内装有超滤膜,超滤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砂滤罐的出水口连接,超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活性炭罐的进水口连接。其中的羟基氧化铁罐包括主罐体,主罐体的顶端设有出水口,主罐体的底端设有进水口,主罐体顶端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净化水储罐连接,主罐体底端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活性炭罐的出水口连接,主罐体内的底部设有多孔结构的布水板,主罐体内的顶部设有集水膜,集水膜和布水板之间设有滤料床,滤料床底部接触布水板,滤料床内填充有羟基氧化铁,羟基氧化铁填充的总高径比>3。然而,采用上述净化系统进行饮用水的脱砷处理,在具有一定流速的饮用水流过填充有羟基氧化铁的滤料床的过程中,水和羟基氧化铁粉末难以实现充分接触,吸附效果差,脱砷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净化系统用于饮用水的脱砷处理时,水和羟基氧化铁粉末难以实现充分接触,吸附效果差,脱砷效率低,从而提供一种吸附效果好、重金属脱除率高的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包括: 投料罐,顶部设置有净化剂加入口和废液入口,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 ;在所述投料罐内设有搅拌器; 净化罐,设置有进液口和气体出口,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净化罐的下部或者底端,所述进液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投料罐的液体流出口连通设置; 射流泵,位于所述液体流出口和所述进液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与所述射流泵连接设有空压机。 在所述投料罐的上游还依次连接设置有废水储存罐和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投料罐的废液入口连通设置; 在所述废水储存罐和所述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心泵,在所述过滤器内装设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为0.01-2 μ m。 所述的净化装置还设置有: 固液分离器,与所述净化罐连通设置; 清水储存罐,与所述固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连通设置。 所述净化罐包括: 位于顶端的第一圆锥形顶,在所述第一圆锥形顶的上端设置有浮渣出口 ; 第二圆锥形顶,位于所述净化罐的内部且将所述净化罐分为位于上方的分离室和位于下方的气浮室;与所述第二圆锥形顶的上端连接有一个向上设置的圆管,所述圆管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圆锥形顶与所述第二圆锥形顶之间的高度差;所述分离室与所述气浮室通过所述圆管相连通; 在所述分离室的中部设置有清水收集管,所述清水收集管为套设在所述圆管外围的圆环形管,在所述清水收集管的管壁上设有通孔,与所述清水收集管连通设置有清水出水管; 在所述气浮室的底端设置有所述进液口。 所述气浮室与所述净化罐的高度之比为1:2-1:6。 所述清水出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倒置U形弯管。 在所述清水出水管上设有控制阀。 与所述第一圆锥形顶上端的所述气体出口连通设有出口管道,所述出口管道为倒置U形弯管。 在所述分离室的下部设置有沉淀物排出口。 所述气浮室还设置有加热装置。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I)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包括投料罐和净化罐,先在投料罐中将待处理废水在净化剂作用下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浆液利用空压机鼓入空气,并在射流泵的作用下送至净化罐中进行气浮净化反应,射流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快速释放,在净化罐内将产生大量微细气泡,有助于净化剂与待处理废水进行充分接触,较之现有技术中的净化系统用于饮用水的脱砷处理时,水和羟基氧化铁粉末难以实现充分接触,吸附效果差,脱砷效率低,本技术所述净化装置,先将待处理废水在净化剂作用下进行预处理,再采用气浮净化法实现净化剂和待处理废水进行充分接触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对废水的吸附净化,重金属脱除效率高。 (2)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通过设置在净化罐中设置第二圆锥形顶,并将所述净化罐分隔为上部的分离室和下部的气浮室,所述分离室与所述气浮室的通过圆管相连通,所述清水收集管套设于所述圆管的外围,从而利用所述净化罐能够实现废水的连续式气浮净化处理,无需设置专门的固液分离器,即可直接获得净化处理后的清水。 (3)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通过在所述第一圆锥形顶的顶端设置气体出口,在所述清水出水管上设置控制阀,当所述净化罐内浮渣较多时,可以关闭所述控制阀,使得所述净化罐内的液面上升,当所述液面上升至一定程度时,在气泡的浮力作用下所述液体内的浮渣会被托送至液面上方并通过所述气体出口除去,从而达到去除浮渣的目的。并且,本技术通过设置与所述气体出口连通设置的所述出口管道为倒置U形弯管,使得所述浮渣可通过所述倒置U形弯管排出,防止了浮渣溢流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脱除废水中重金属的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净化罐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废水储存罐;2-第一离心泵;3_过滤器;4-投料罐;5-空压机;6_射流泵;7_净化罐;71_第一圆锥形顶;72_第二圆锥形顶;73_圆管;74_分离室;75_气浮室;76_清水收集管;77_清水出水管;78_沉淀物排出口 ;79_控制阀;8_第二离心泵;9-固液分离器;10_清水储存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脱除废水中重金属的净化系统如图1所示,依次连接设置有废水储存罐1、过滤器3、投料罐4、净化罐7、固液分离器9和清水储存罐10。 其中,在所述废水储存罐I和所述过滤器3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离心泵2,所述过滤器3内装设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为0.01-2 μ m,过滤器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废水储存罐I的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脱除重金属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料罐,顶部设置有净化剂加入口和废液入口,底部设置有物料出口;在所述投料罐内设有搅拌器;净化罐,设置有进液口和气体出口,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净化罐的下部或者底端,所述进液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投料罐的液体流出口连通设置;射流泵,位于所述液体流出口和所述进液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与所述射流泵连接设有空压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贤刘振义白洪彬王鲁璐王春艳李海英樊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