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交换装置和制热-制冷一体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8102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量交换装置和制热-制冷一体机,其中,制热-热量换热模块,设置有制热装置和配合所述制热装置导出热量的热量换热器;制冷-冷量换热模块,设置有制冷装置和配合所述制冷装置导出冷量的冷量换热器;阀组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热量换热器和所述冷量换热器,通过控制至少一个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实现所述冷量换热器和所述热量换热器在制冷工作模式、制热工作模式以及自循环工作模式下的能量交换过程。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实现了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之间的能量交换,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也省了功耗,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集成化设计的制冷-制热一体机,通过集成化设计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量交换装置和制热-制冷一体机,其中,制热-热量换热模块,设置有制热装置和配合所述制热装置导出热量的热量换热器;制冷-冷量换热模块,设置有制冷装置和配合所述制冷装置导出冷量的冷量换热器;阀组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热量换热器和所述冷量换热器,通过控制至少一个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实现所述冷量换热器和所述热量换热器在制冷工作模式、制热工作模式以及自循环工作模式下的能量交换过程。通过本技术技术方案,实现了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之间的能量交换,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也省了功耗,另外,本技术还提出一种集成化设计的制冷-制热一体机,通过集成化设计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专利说明】能量交换装置和制热-制冷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能量交换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量交换装置和一种制热-制冷一体机。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空气能热水器以其运行成本低、环保无污染、可全天候运行等优点被广泛研宄和推广,成为继空气能热水器之后的第四代也能制热装置,值得一提的是,空气能热水器的热泵在制热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热量换热器中产生多余冷量会造成散热器结霜,而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家用电器的冰箱,其制冷过程中向空气中传递热量,蒸发器制冷过程产生多余热量也被浪费在空气中,综合空气能热水器的制热过程和冰箱的制冷过程而言,热量换热器和冷量换热器都造成了能量的浪费,不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另外,在相关技术中的能量循环利用过程中,制热工作模式、制冷工作模式以及自循环工作模式无法直接进行切换,切换过程时间长且操作繁琐,造成了用户的使用困扰。。 因此,如何实现在制冷工作模式、制热工作模式以及自循环工作模式下的能量交换过程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热量换热器和冷量换热器之间的智能能量交换过程的能量交换装置。 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制热-制冷一体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能量交换装置,包括:制热-热量换热模块,设置有制热装置和配合所述制热装置导出热量的热量换热器;制冷-冷量换热模块,设置有制冷装置和配合所述制冷装置导出冷量的冷量换热器;阀组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热量换热器和所述冷量换热器,通过控制至少一个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实现所述冷量换热器和所述热量换热器在制冷工作模式、制热工作模式以及自循环工作模式下的能量交换过程。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能量交换装置,通过在冷量换热器和热量换热器之间设置阀组控制模块,并且通孔控制至少一个阀门的开关状态,实现了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之间的能量交换,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也省了功耗,通过集成化设计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另外,通过对制冷装置的冷量和制热装置的热量的综合判定,控制阀组控制模块实现了制冷工作模式、制热工作模式以及自循环工作模式的智能选择,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控制阀组控制模块的导通状态可以实现如图2所示的工作模式的直接切换过程,即制冷工作模式、制热工作模式以及自循环工作模式中的任两者之间可以实现直接的切换。 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能量交换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组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三通阀,连接至所述冷量换热器;第二三通阀,连接至所述冷量换热器;第三三通阀,连接至所述第二三通阀和所述热量换热器之间;第四三通阀,连接至所述热量换热器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能量交换装置,通过在阀组控制模块中设置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和第四三通阀,为后续阀组控制模块对实现了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之间的能量交换,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也省了功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组控制模块还包括:压缩机,连接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四三通阀之间。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组控制模块还包括:节流器,连接至所述第二三通阀和所述第三三通阀之间。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组控制模块还包括:换热器,连接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四三通阀之间,同时,连接在所述第三三通阀和所述第四三通阀之间。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管路、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二管路、所述热量换热器、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管路、所述节流器、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管路和所述冷量换热器依次串联形成所述冷量换热器和所述热量换热器的能量自循环管路,用于能量自循环工作模式下的能量交换。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能量交换装置,通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管路、压缩机、第四三通阀的第二管路、热量换热器、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管路、节流器、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管路和冷量换热器依次串联形成冷量换热器和热量换热器的能量自循环管路,实现了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之间的能量交换,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也省了功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管路、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管路的第一管路、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二管路、所述节流器、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管路和所述冷量换热器依次串联形成所述冷量换热器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的制冷管路,用于制冷工作模式下的能量交换。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能量交换装置,通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管路、压缩机、第四管路的第一管路、换热器、第三三通阀的第二管路、节流器、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管路和冷量换热器依次串联形成冷量换热器和换热器之间的制冷管路,实现了制冷装置的单独工作时的冷量循环模式,对制热装置不造成任何影响,也省了功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管路、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二管路、所述热量换热器、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管路、所述节流器、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管路、所述换热器依次串联形成所述热量换热器和所述换热器之间的制热管路,用于制热工作模式下的能量交换。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能量交换装置,通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管路、压缩机、第四三通阀的第二管路、热量换热器、第三三通阀的第一管路、节流器、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管路、换热器依次串联形成热量换热器和换热器之间的制热管路,实现了制热装置的单独工作时的热量循环模式,对制冷装置不造成任何影响,也省了功耗,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热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制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制热装置的温度进行实时感测所述制热装置的热量值;冷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对所述制冷装置的温度进行实时感测所述制热装置的冷量值。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能量交换装置,通过在制热装置中设置热量传感器,以及在制冷装置中设置冷量传感器,实现了对制热装置和制冷装置的工况温度的实时监测,为后续针对工况温度控制阀体控制模块的工作模式准备了硬件基础,提高了控制工作模式的过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微处理器,连接至所述冷量传感器和所述热量传感器,用于实时获取所述冷量值和所述热量值,所述微处理器设置有四条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量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热量换热模块,设置有制热装置和配合所述制热装置导出热量的热量换热器;制冷‑冷量换热模块,设置有制冷装置和配合所述制冷装置导出冷量的冷量换热器;阀组控制模块,连接至所述热量换热器和所述冷量换热器,通过控制至少一个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实现所述冷量换热器和所述热量换热器在制冷工作模式、制热工作模式以及自循环工作模式下的能量交换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根沈宝生黄慧敏宋龙胡章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