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专利>正文

用于车载USB接口的固定底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623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载USB接口的固定底座组件,其包括有:一固定底座壳体、一卡扣,所述固定底座壳体包括由一第一壳板、一第二壳板、一第三壳板、一第四壳板依次连接构成的两端开口的固定底座本体,一托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本体的一端,所述卡扣包括由一第一卡板、一第二卡板、一第三卡板、一第四卡板依次连接构成的卡扣本体,所述第一壳板上开设有两条形卡槽,所述第一卡板上设有与两所述条形卡槽相匹配的两条形卡块,所述第三卡板上设有一圆弧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确保车载USB接口与USB设备之间的紧密固定,提高了USB设备数据传输稳定性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载USB接口的固定底座组件,其包括有:一固定底座壳体、一卡扣,所述固定底座壳体包括由一第一壳板、一第二壳板、一第三壳板、一第四壳板依次连接构成的两端开口的固定底座本体,一托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本体的一端,所述卡扣包括由一第一卡板、一第二卡板、一第三卡板、一第四卡板依次连接构成的卡扣本体,所述第一壳板上开设有两条形卡槽,所述第一卡板上设有与两所述条形卡槽相匹配的两条形卡块,所述第三卡板上设有一圆弧凸起。本技术具有确保车载USB接口与USB设备之间的紧密固定,提高了USB设备数据传输稳定性的优点。【专利说明】 用于车载USB接口的固定底座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USB接口组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载USB接口的固定底座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之相应的是,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也成为了随时随地需要发生的事情。 USB设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移动设备,但是,如何解决移动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稳定传输数据,却成为了移动设备进一步推广中的难题。比如,在行驶中的汽车上使用USB设备,会出现因路面颠簸而发生的数据接口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移动设备生产企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USB组件之间固定不紧密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车载USB接口的固定底座组件。 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车载USB接口的固定底座组件,其包括有:一固定底座壳体、一卡扣,所述固定底座壳体包括由一第一壳板、一第二壳板、一第三壳板、一第四壳板依次连接构成的两端开口的固定底座本体,一托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本体的一端,所述卡扣包括由一第一卡板、一第二卡板、一第三卡板、一第四卡板依次连接构成的卡扣本体,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壳板上开设有两条形卡槽,所述第一卡板上设有与两所述条形卡槽相匹配的两条形卡块,所述第三卡板上设有一圆弧凸起。 较佳地,所述第一壳板上还设有一卡孔,所述第一卡板上设有一与所述卡孔相匹配的楔形卡块。 较佳地,所述第二壳板具有一 U形凹槽。 较佳地,所述第四壳板具有一 U形凹槽。 较佳地,所述第二卡板、所述第四卡板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U形凹槽相匹配的卡板凸棱。 较佳地,所述卡板凸棱为楔形。 较佳地,所述第一壳板、所述第二壳板、所述第三壳板、所述第四壳板上均具有若干凸条,所述凸条与所述卡扣的端部的弹片相匹配。 较佳地,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卡扣本体。 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解决了车载USB底座与USB设备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了 USB设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固定底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卡扣:1 第一^^板:11 条形卡块:111 楔形卡块:112 条形卡块:113 弹片:114 弹片:115 第二卡板:12 卡板凸棱:121 弹片:122 第三卡板:13 圆弧凸起:131 弹片:132 弹片:133 第四卡板:14 卡板凸棱:141 弹片:142 固定底座壳体:2 第一壳板:21 条形卡槽:211 卡孔:212 条形卡槽:213 凸条:214 凸条:215 第二壳板:22 U 形凹槽:221 第三壳板:23 第四壳板:24 U 形凹槽:241 凸条:242 托板: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 实施例 请结合图1、图4予以理解,一种用于车载USB接口的固定底座组件,其包括有:固定底座壳体2、卡扣1。固定底座壳体2包括由第一壳板21、第二壳板22、第三壳板23、第四壳板24依次连接构成的两端开口的固定底座本体,托板25固定于固定底座本体的一端,使固定底座壳体2整体上构成一个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 请结合图1、图2、图3予以理解,卡扣1包括由第一卡板11、第二卡板12、第三卡板13、第四卡板14依次连接构成的卡扣本体。其中,第一壳板21上开设有两条形卡槽211、213,而第一卡板11上设有与两条形卡槽211、213相匹配的两条形卡块111、113。组装时,条形卡块111、113分别嵌入条形卡槽211、213之中,用于实现卡扣1与固定底座壳体2之间的固定。第三卡板13上设有一圆弧凸起131。 请结合图1、图2、图4予以理解,第一壳板21上还设有一卡孔212,卡孔212与第一卡板11上的楔形卡块112相匹配。组装时,楔形卡块112插入卡孔212之中,用于实现卡扣1与固定底座壳体2之间的固定。 请结合图2、图3、图4予以理解,为了增强卡扣1与固定底座壳体2之间的固定效果,固定底座壳体2的第二壳板22、第四壳板24分别具有一 U形凹槽221、241。第二卡板12上具有与U形凹槽221相匹配的卡板凸棱121、第四卡板14上具有与U形凹槽241相匹配的卡板凸棱141。两卡板凸棱为楔形。 请结合图1、图2、图3、图4予以理解,为了增强卡扣1与固定底座壳体2之间的固定效果,第一壳板21上设有凸条214、215,第四壳板24上设有凸条242,第二壳板22、第三壳板23上也设有若干凸条。上述凸条与卡扣1的端部的弹片相匹配。比如,凸条214与弹片114相匹配,凸条215与弹片115相匹配,凸条242与弹片142相匹配。弹片122与第二壳板22上的相应凸条相匹配,弹片132、133也与第三壳板23上的相应凸条相匹配。弹片的一端固定于卡扣本体,比如弹片115的一端固定于卡扣本体,而弹片115的另一端可一定幅度的摆动。 请结合图1、图2、图3、图4予以理解,使用时,将卡扣1插入固定底座壳体2的固定底座本体中,此时,卡板凸棱121与U形凹槽221配合,卡板凸棱141与U形凹槽241配合,实现卡扣1与固定底座壳体2在水平方向上的固定。条形卡槽211与条形卡块111配合,条形卡槽213与条形卡块113配合实现卡扣1与固定底座壳体2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包括弹片115与凸条215在内的多处弹片与凸条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卡扣1与固定底座壳体2之间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固定。由于圆弧凸起131与第三壳板23之间采用了过盈配合,因此圆弧凸起131会紧密贴合于第三壳板23,实现卡扣1与固定底座壳体2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本技术通过多处紧密配合的方式,实现了卡扣1与固定底座壳体2之间的紧密固定。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车载USB接口的固定底座组件,其包括有:一固定底座壳体、一卡扣,所述固定底座壳体包括由一第一壳板、一第二壳板、一第三壳板、一第四壳板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载USB接口的固定底座组件,其包括有:一固定底座壳体、一卡扣,所述固定底座壳体包括由一第一壳板、一第二壳板、一第三壳板、一第四壳板依次连接构成的两端开口的固定底座本体,一托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本体的一端,所述卡扣包括由一第一卡板、一第二卡板、一第三卡板、一第四卡板依次连接构成的卡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板上开设有两条形卡槽,所述第一卡板上设有与两所述条形卡槽相匹配的两条形卡块,所述第三卡板上设有一圆弧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马莹莹杨勇刘爽梁亮李俊涛张悦宋慧梁玉文孙国龙李楠赵洪义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