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519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03:20
一种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伸缩杆(2)、支撑板(3)、布凳(8)和支撑架(10),伸缩杆的底部与固定架(4)的上部固定连接,固定架设置为2/3比例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的不闭合结构,沿固定架的外轮廓设置有与固定架外轮廓形状一致的支撑板,在支杆(9)的中间人体站立时裆部的位置设置有布凳(8),布凳的每个角通过连接条(6)与相对应的支杆上设置的连接孔(7)绑接,在每个支杆底部的支撑架上设置有行走轮(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伸缩杆长度可调,支撑板起支撑作用,也可以放置物品,布凳不会因高度的落差使患者的伤口受震动,布凳可以拆卸,支撑架使患者在行走时容易迈步,而且起保护作用,易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属于医疗器械
,包括伸缩杆(2)、支撑板(3)、布凳(8)和支撑架(10),伸缩杆的底部与固定架(4)的上部固定连接,固定架设置为2/3比例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的不闭合结构,沿固定架的外轮廓设置有与固定架外轮廓形状一致的支撑板,在支杆(9)的中间人体站立时裆部的位置设置有布凳(8),布凳的每个角通过连接条(6)与相对应的支杆上设置的连接孔(7)绑接,在每个支杆底部的支撑架上设置有行走轮(11);本技术伸缩杆长度可调,支撑板起支撑作用,也可以放置物品,布凳不会因高度的落差使患者的伤口受震动,布凳可以拆卸,支撑架使患者在行走时容易迈步,而且起保护作用,易存放。【专利说明】一种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
技术介绍
】许多人在实施大手术以后,由于恐惧心理和手术切口的疼痛,往往害怕下地活动,但是长期卧床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ICU获得性肌无力等,虽然医务人员会指导或协助患者进行床上功能锻炼,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床上功能锻炼并不能真正有效的避免以上卧床并发症的发生。病人手术后下床走动可以助长肠管的运动,减轻腹胀症状,较早恢复肠蠕动,又能防止和减少肠粘连的机会。术后下床活动还可以使大便通畅,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功能的恢复,进而有利于病情的康复。由于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并且身体虚弱,患者若自行行走不仅加剧疼痛,且容易跌倒,所以,手术后早期病人下床活动或者上卫生间往往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护理人员定时协助清醒且无运动功能障碍的手术后患者下床活动能够有效避免以上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患者下床活动存在诸多如需要护理人员协助等问题,如果患者自己下床活动,也会遇到如各种治疗性的管道较多不易固定,患者输液时手部活动稍一剧烈即会引起针头滑出、补液外渗等并发症,输液袋无处悬挂、患者活动无耐力存在跌倒的风险等问题,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术后患者的下床活动频率,影响了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本技术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患者进入到固定架内部,伸缩杆长度可调,支撑板在起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放置物品,布凳不会因高度的落差使患者的伤口受震动,布凳可以拆卸,随时更换清洗,支撑架的大小使患者在行走时容易迈步,而且起保护作用,不会伤害到患者,且易存放,不浪费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包括伸缩杆、支撑板、布凳和支撑架,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固定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设置为2/3比例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的不闭合结构,沿固定架的外轮廓设置有与固定架外轮廓形状一致的支撑板,在固定架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三个或者四个支杆,在支杆的中间人体站立时裆部的位置设置有布凳,所述布凳根据支杆的数量设置为三角形或矩形,所述布凳的每个角通过连接条与相对应的支杆上设置的连接孔绑接,所述支杆的底部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结构,在每个支杆底部的支撑架上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的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开合架的一端铰接,固定架的另一端与开合架的另一端扣合连接,所述固定架和开合架扣合后形成完整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结构,所述固定架占完整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结构比例的2/3。所述的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所述支撑架的大小设置为固定架的大小的1.5?3倍。所述的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所述支撑板的外缘设置有挡片。所述的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材质设置为不锈钢或者木质或者塑料。所述的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所述行走轮上均安装有刹车片。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固定架设置为2/3比例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的不闭合结构,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患者进入到固定架内部,伸缩杆长度可调,使挂钩上悬挂的物品的高度适中,支撑板在起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放置物品,支撑板外缘设置的挡片防止物品掉落,布凳设置在人体站立时裆部的位置使得患者休息或体力不支向下滑时很好的支撑患者,不会因高度的落差使患者的伤口受震动,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布凳可以拆卸,随时更换清洗,支撑架的大小设置为固定架的大小的1.5?3倍,患者在行走时容易迈步,而且如果碰上墙壁等硬物时,有支撑架的保护作用,不会伤害到患者,且易存放,不浪费空间。【【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挂钩;2、伸缩杆;3、支撑板;4、固定架;5、开合架;6、连接条;7、连接孔;8、布凳;9、支杆;10、支撑架;11、行走轮。【【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所述的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包括伸缩杆2、支撑板3、布凳8和支撑架10,所述伸缩杆2的顶部设置有挂钩1,所述挂钩I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所述伸缩杆2的底部与固定架4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4设置为2/3比例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不闭合结构,固定架4的一端与开合架5的一端铰接,固定架4的另一端与开合架5的另一端扣合连接,所述固定架4和开合架5扣合后形成完整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结构,所述固定架4占完整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结构比例的2/3,沿固定架4的外轮廓设置有与固定架4外轮廓形状一致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外缘设置有挡片。在固定架4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三个或者四个支杆9,在支杆9的中间人体站立时裆部的位置设置有布凳8,所述布凳8根据支杆9的数量设置为三角形或矩形,所述布凳8的每个角通过连接条6与相对应的支杆9上设置的连接孔7绑接,所述支杆9的底部与支撑架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结构,所述支撑架10的大小设置为固定架4的大小的1.5?3倍。在每个支杆9底部的支撑架10上设置有行走轮11,所述行走轮7上均安装有刹车片。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材质可以设置为不锈钢或者木质或者塑料,固定架4设置为2/3比例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的不闭合结构,不闭合结构固定架4的开口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患者进入到固定架4内部,使用时,现将输液瓶或者其他需要悬挂的物品挂在挂钩I上,患者的上身从固定架4的开口进入到固定架4内部,患者的两条腿分别进入布凳8的两侧,使布凳8在患者的裆下位置,调节伸缩杆2的长度,使挂钩I上悬挂的物品的高度适中,患者行走时,两只胳膊支撑在支撑板3上部,支撑板3在起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将零碎的物品、输液线等放在支撑板3上,支撑板3外缘设置的挡片防止物品掉落,患者在行走的过程中,如果累了或者是体力不支往下滑时,布凳8提供支撑时患者随时做下休息,布凳8设置在人体站立时裆部的位置使得患者休息或体力不支向下滑时很好的支撑患者,不会因高度的落差使患者的伤口受震动,从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布凳8可以拆卸,随时更换清洗,而且容易拆卸的设计使得布凳8在使用上也可以灵活,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以采取系上布凳8后再进人或者进人后再系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术后患者辅助行走架,包括伸缩杆(2)、支撑板(3)、布凳(8)和支撑架(10),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杆(2)的顶部设置有挂钩(1),所述挂钩(1)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所述伸缩杆(2)的底部与固定架(4)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4)设置为2/3比例的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的不闭合结构,沿固定架(4)的外轮廓设置有与固定架(4)外轮廓形状一致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外缘设置有挡片,在固定架(4)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三个或者四个支杆(9),在支杆(9)的中间人体站立时裆部的位置设置有布凳(8),所述布凳(8)根据支杆(9)的数量设置为三角形或矩形,所述布凳(8)的每个角通过连接条(6)与相对应的支杆(9)上设置的连接孔(7)绑接,所述支杆(9)的底部与支撑架(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结构,所述支撑架(10)的大小设置为固定架(4)的大小的1.5~3倍;在每个支杆(9)底部的支撑架(10)上设置有行走轮(11),所述行走轮(11)上均安装有刹车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东辉申哲焦瑞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