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学科协作进行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6458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0:10
一种多学科协作进行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的系统和方法,包括应用层、支撑层、数据层和基础层;所述应用层的业务功能为:疾病知识库、诊疗指南库、计算工具库、患者个性化疾病指导、多学科网络协作工具、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路径和电子健康档案;其管理功能为:机构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静态数据;所述数据层包括结构化数据单元和非结构化数据单元;它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长期系统的病历管理是疾病管理的基础;多学科诊疗协作网络,系统采用跨平台数据库技术,实现科室间点对点的工作协作,包括工作管理、日常沟通等功能,为优质医疗资源实现疾病管理协作提供平台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包括应用层、支撑层、数据层和基础层;所述应用层的业务功能为:疾病知识库、诊疗指南库、计算工具库、患者个性化疾病指导、多学科网络协作工具、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路径和电子健康档案;其管理功能为:机构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静态数据;所述数据层包括结构化数据单元和非结构化数据单元;它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长期系统的病历管理是疾病管理的基础;多学科诊疗协作网络,系统采用跨平台数据库技术,实现科室间点对点的工作协作,包括工作管理、日常沟通等功能,为优质医疗资源实现疾病管理协作提供平台支持。【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的系统和方法医用
,尤其是。
技术介绍
肿瘤疾病是全身性疾病,同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功能障碍,它需要多学科如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介入治疗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治疗,需要不同学科对肿瘤学专业的共同认识,目前我们仍沿袭的是单个治疗手段的方式;肿瘤相关的各学科之间也缺乏有效的联系、协作渠道,导致很多肿瘤患者往往需要反复到不同的科室求医,有的甚至因为接受了不恰当的诊疗处理从而失去了最佳治疗的机会。 目前医疗流程和系统都是以单科室单独治疗方案为基础进行患者疾病管理,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没有遵循多学科的诊疗指南进行疾病规范管理,医生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缺乏工作协同性,患者难以获得智能化的临床指导和康复建议,导致就诊和治疗过程无序混乱。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应用层、支撑层、数据层和基础层; 所述应用层的业务功能为:疾病知识库、诊疗指南库、计算工具库、患者个性化疾病指导、多学科网络协作工具、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路径和电子健康档案;其管理功能为:机构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静态数据; 所述支撑层上为医疗服务总线,具体包括工作流程、身份认证、报表分析、数据交换和安全管理; 所述数据层包括结构化数据单元和非结构化数据单元; 所述基础层上为网络系统、机房和储存设备的有机整体。 其流程包括步骤一,首诊检查分析;步骤二,多学科协作制定疾病管理路径制定;步骤三,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和方案;步骤四,进行执行治疗方案和沟通协作;步骤五,执行随访计划和康复计划;步骤六,长期检测和复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学科协作进行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的系统和方法,一,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长期系统的病历管理是疾病管理的基础。 二,多学科诊疗协作网络,系统采用跨平台数据库技术,实现科室间点对点的工作协作,包括工作管理、目常沟通等功能,为优质医疗资源实现疾病管理协作提供平台支持。 三,以多学科诊疗指南为基础的智能疾病管理路径,根据NCCN,ESMO、卫计委和中华医学会相关诊疗指南,将多学科疾病管理规范和临床路径融合,提供规范化治疗。 四,个性化患者指导和教育。减少不必要的沟通,通过系统智能指导患者康复保健;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包括应用层、支撑层、数据层和基础层; 所述应用层的业务功能为:疾病知识库、诊疗指南库、计算工具库、患者个性化疾病指导、多学科网络协作工具、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路径和电子健康档案;其管理功能为:机构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静态数据。 所述支撑层上为医疗服务总线,具体包括工作流程、身份认证、报表分析、数据交换和安全管理。 所述数据层包括结构化数据单元和非结构化数据单元。 所述基础层上为网络系统、机房和储存设备的有机整体。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其流程包括步骤一,首诊检查分析;步骤二,多学科协作制定疾病管理路径制定;步骤三,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和方案;步骤四,进行执行治疗方案和沟通协作;步骤五,执行随访计划和康复计划;步骤六,长期检测和复查。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包括应用层、支撑层、数据层和基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的业务功能为:疾病知识库、诊疗指南库、计算工具库、患者个性化疾病指导、多学科网络协作工具、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路径和电子健康档案;其管理功能为:机构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静态数据;所述支撑层上为医疗服务总线,具体包括工作流程、身份认证、报表分析、数据交换和安全管理;所述数据层包括结构化数据单元和非结构化数据单元;所述基础层上为网络系统、机房和储存设备的有机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其流程包括步骤一,首诊检查分析;步骤二,多学科协作制定疾病管理路径制定;步骤三,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和方案;步骤四,进行执行治疗方案和沟通协作;步骤五,执行随访计划和康复计划;步骤六,长期检测和复查。【文档编号】G06Q10/06GK104504488SQ201410679596【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专利技术者】刘伟奇 申请人:同心医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学科协作进行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的系统和方法,包括应用层、支撑层、数据层和基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的业务功能为:疾病知识库、诊疗指南库、计算工具库、患者个性化疾病指导、多学科网络协作工具、智能化肿瘤疾病管理路径和电子健康档案;其管理功能为:机构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静态数据;所述支撑层上为医疗服务总线,具体包括工作流程、身份认证、报表分析、数据交换和安全管理;所述数据层包括结构化数据单元和非结构化数据单元;所述基础层上为网络系统、机房和储存设备的有机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奇
申请(专利权)人:同心医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