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它包括低通滤波电路LPF、整流滤波电路Z、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二极管D6、电容C14、电容C15、高频逆变电路U、输出电路OUT、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电阻R17。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所提出的功率控制电路不仅大大节约电能,也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它包括低通滤波电路LPF、整流滤波电路Z、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二极管D6、电容C14、电容C15、高频逆变电路U、输出电路OUT、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电阻R17。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所提出的功率控制电路不仅大大节约电能,也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专利说明】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特别适用于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采用紫外线灯点亮的电子捕蝇器根据室内使用面积,采用一只到多只15W紫外线灯管组成,目前多用相配合的一只到多只的电感镇流器控制,这种电路带来功耗大,工艺复杂,产品笨重,不便于运输、使用、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捕蝇器专用的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通滤波电路LPF、整流滤波电路Z、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二极管D6、电容C14、电容C15、高频逆变电路U、输出电路OUT、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电阻R17 ;所述的低通滤波电路LPF包括连接端子J1、电感Tl、电感T2、电容C5、电容C28,市电交流电压通过连接端子Jl的4脚、5脚输入,流经电容C28和电感T2后进入电容C5和电感Tl器件,连接端子Jl的6脚接地;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Z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4、电容C2、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输入电压经低通滤波电路LPF后由二极管Dl到二极管D4整流,电容C2滤波后,输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 (L6562),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输出的电流通过二极管D6和电容C14、电容C15滤波后输入高频逆变电路U ;所述的高频逆变电路U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振荡变压器TRl、电容C16、电容C4组成,由三极管Q2、三极管Q3、振荡变压器TR1、电容C16产生的高频交流信号通过电容C4输出到输出电路OUT ;所述的输出电路OUT,从振荡变压器TRl和电容C4输出的震荡电流一端输入电感T4、电容C25,通过电容C25后产生的启动电压接入连接端子J3的I脚和2脚,另一端输入电感T5、电容C26,通过电容C26后产生的启动电压接入连接端子J3的5脚和6脚;所述的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包括电感T4、电感T5、可控硅SCR、电阻Rl5,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的电感T4、电感T5的付边连接到电阻Rl5上,通过电阻Rl5连接到可控硅SCR的控制端,通过可控硅SCR输出端接入电阻Rl7控制高频逆变电路U。 所述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采用的型号为L6562。 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方案的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接入不同功率的紫外线灯管,从而达到实用广泛,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所提出的功率控制电路不仅大大节约电能,也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包括低通滤波电路LPF、整流滤波电路Z、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二极管D6、电容C14、电容C15、高频逆变电路U、输出电路OUT、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电阻R17。 低通滤波电路LPF包括连接端子Jl、电感Tl、电感T2、电容C5、电容C28,市电交流电压通过连接端子Jl的4脚、5脚输入,流经电容C28和电感T2后进入电容C5和电感Tl器件,连接端子Jl的6脚接地。限制输入电流谐波失真,抑制输入电路的电磁干扰(EMI),克服输入市电尖峰干扰电压和浪涌电流对电子镇流器正常工作的影响。 整流滤波电路Z包括二极管Dl、二极管D4、电容C2、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输入电压经低通滤波电路LPF后由二极管Dl到二极管D4整流,电容C2滤波后,输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 (L6562),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 (L6562)输出的电流通过二极管D6和电容C14、电容C15滤波后,提供400V直流电压输入高频逆变电路U。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L6562)采用L6562功率因数校正,它适应宽电压交流市电输入,保证电路的功率因数大于 0.9以上。 高频逆变电路U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振荡变压器TRl、电容C16、电容C4组成,由三极管Q2、三极管Q3、振荡变压器TR1、电容C16产生的高频交流信号通过电容C4输出到输出电路OUT。 输出电路OUT,从振荡变压器TRl和电容C4输出的震荡电流一端输入电感T4、电容C25产生串联谐振,电容C25后产生的启动电压接入连接端子J3的I脚和2脚,点亮一组串联灯管;另一端输入电感T5、电容C26产生串联谐振,电容C26后产生的启动电压接入连接端子J3的5脚和6脚,点亮另一组串联灯管。紫外线灯管运行后电感T4与电感T5同时起到稳定灯管电流作用。 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包括电感T4、电感T5、可控硅SCR、电阻Rl5,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的电感T4、电感T5的付边连接到电阻Rl5上,通过电阻Rl5连接到可控硅SCR的控制端,通过可控硅SCR输出端接入电阻R17控制高频逆变电路U。当灯管发生异常时,可控硅SCR检测到输出电路OUT的负载发生异常时,可控硅SCR检测到问题后导通迫使高频逆变电路U停振,实现自身保护。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采用的型号为L6562。 电路的连接方式如下: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产生的电流通过连接端子J3的4脚流入灯管L1、灯管L2后流回到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连接端子Jl的I脚;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产生的电流通过连接端子J3的3脚流入灯管L3、灯管L4后流回到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连接端子Jl的I脚。灯管LI和灯管L2是串联方式,接通电源时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的连接端子J3的5脚和6脚并联在灯管LI和灯管L2上,电容C26产生启动电压激活灯管。灯管L3和灯管L4也是串联方式,接通电源时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的连接端子J3的I脚和2脚并联在灯管L3和灯管L4上,电容C25产生启动电压激活灯管。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连接端子Jl的3脚分别接入灯管L1、灯管L2,电容C12产生补充启动电压辅助激活灯管。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连接端子Jl的2脚分别接入灯管L3、灯管L4,电容C13产生补充启动电压辅助激活灯管。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连接端子Jl的6脚连接电源地线。 本电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接入不同功率的紫外线灯管,比如,4*15W,2*15W,2*30ff等不同规格和数量的紫外线灯管的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通滤波电路LPF、整流滤波电路Z、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二极管D6、电容C14、电容C15、高频逆变电路U、输出电路OUT、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电阻R17 ; 所述的低通滤波电路LPF包括连接端子J1、电感Tl、电感T2、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节功率的紫外线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通滤波电路LPF、整流滤波电路Z、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二极管D6、电容C14、电容C15、高频逆变电路U、输出电路OUT、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电阻R17;所述的低通滤波电路LPF包括连接端子J1、电感T1、电感T2、电容C5、电容C28,市电交流电压通过连接端子J1的4脚、5脚输入,流经电容C28和电感T2后进入电容C5和电感T1器件,连接端子J1的6脚接地;所述的整流滤波电路Z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4、电容C2、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输入电压经低通滤波电路LPF后由二极管D1到二极管D4整流,电容C2滤波后,输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L6562),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输出的电流通过二极管D6和电容C14、电容C15滤波后输入高频逆变电路U;所述的高频逆变电路U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振荡变压器TR1、电容C16、电容C4组成,由三极管Q2、三极管Q3、振荡变压器TR1、电容C16产生的高频交流信号通过电容C4输出到输出电路OUT;所述的输出电路OUT,从振荡变压器TR1和电容C4输出的震荡电流一端输入电感T4、电容C25,通过电容C25后产生的启动电压接入连接端子J3的1脚和2脚,另一端输入电感T5、电容C26,通过电容C26后产生的启动电压接入连接端子J3的5脚和6脚;所述的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包括电感T4、电感T5、可控硅SCR、电阻R15,异常状态保护电路AP的电感T4、电感T5的付边连接到电阻R15上,通过电阻R15连接到可控硅SCR的控制端,通过可控硅SCR输出端接入电阻R17控制高频逆变电路U。...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勇,田启孟,张军,付长海,丁萍,曹跃,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环三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