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6189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3 13:38
背光源装置(24)具备:导光板(20),其至少二个端面为光入射面(20a1、20a2),表面为光出射面(20b),里面为相反面(20c);第1LED(28),其与第1光入射面(20a1)相对;第2LED(29),其以与第2光入射面(20a2)相对的形式配置,配置为与第2光入射面(20a2)之间的距离相对地比第1LED(28)和第1光入射面(20a1)之间的距离大;以及框架(14),其呈框状,覆盖第1LED(28)的光出射面(20b)侧,具有突出部(15),上述突出部(15)从露出于第1LED(28)侧的部位突出到比光出射面(20b)靠相反面(20c)侧,并且一部分位于比第1LED(28)的主发光面靠第1光入射面(20a1)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背光源装置(24)具备:导光板(20),其至少二个端面为光入射面(20a1、20a2),表面为光出射面(20b),里面为相反面(20c);第1LED(28),其与第1光入射面(20a1)相对;第2LED(29),其以与第2光入射面(20a2)相对的形式配置,配置为与第2光入射面(20a2)之间的距离相对地比第1LED(28)和第1光入射面(20a1)之间的距离大;以及框架(14),其呈框状,覆盖第1LED(28)的光出射面(20b)侧,具有突出部(15),上述突出部(15)从露出于第1LED(28)侧的部位突出到比光出射面(20b)靠相反面(20c)侧,并且一部分位于比第1LED(28)的主发光面靠第1光入射面(20a1)侧。【专利说明】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电视接收装置为首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正在从以往的布劳恩管向液晶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薄型的显示面板转变,使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成为可能。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液晶面板自身不发光,因此另外需要背光源装置作为照明装置,背光源装置根据其机理大致划分为直下型和边光型。为了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进一步的薄型化,优选使用边光型的背光源装置,作为其一例已知下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f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2162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6]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边光型的背光源装置中,有光源和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越小,光的入射效率越高,而该距离越大,光的入射效率越低的趋势。另一方面,导光板由于来自点亮的光源的热等而热膨胀,因此需要在光源和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之间确保伴随着热膨胀而伸长的导光板不产生干扰的程度的间隔。因此,改善从光源入射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是有限度的。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创作的。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防止导光板的端面干扰光源,由此提高光的利用效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照明装置,上述照明装置具备:导光板,其至少二个端面为光入射面,一个板面为光出射面,并且另一个板面为相反面;第I光源,其以主发光面与上述导光板的包括第I端面的第I光入射面相对的形式配置;第2光源,其以主发光面与上述导光板的包括作为与上述第I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的第2端面构成的第2光入射面相对的形式配置,配置为与上述第2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相对地比上述第I光源和上述第I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大;以及框状构件,其呈框状,以涵盖上述第I光源的上述光出射面侧和该光出射面的端缘之上的形式覆盖上述第I光源和上述光出射面侧,具有突出部,上述突出部从露出于上述第I光源侧的部位突出到比上述光出射面靠上述相反面侧,并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上述第I光源的上述主发光面靠上述第I光入射面侧。 在上述照明装置中,在来自第I光源的光入射到导光板的第I光入射面,来自第2光源的光入射到导光板的第2光入射面时,光在导光板内传播后从光出射面出射。在此,第I光源和导光板的第I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相对小,而第2光源和导光板的第2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相对大,因此从第I光源入射到导光板的第I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相对高,而从第2光源入射到导光板的第2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相对低。在此,根据本申请【专利技术者】的研宄,当各光源和各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为一定值以上时,伴随着距离的增加的光的入射效率的降低减缓而稳定化,因此,虽然从第2光源入射到导光板的第2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与从第I光源入射到第I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相比低,但是伴随着距离的增加的光的入射效率的降低减缓,因此在规定的值时下降大致停止。因此,例如以使各光源和各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情况的光的入射效率为基准时,从第I光源入射到第I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超过上述基准的部分的差值比从第2光源入射到第2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低于上述基准的部分的差值大。由此,与使各光源和各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情况相比,能使作为整体的光的利用效率提高。 另外,根据上述照明装置,以上述那样的形态在框状构件设置突出部,因此在由于热膨胀而导光板的第I光入射面向第I光源侧伸长的情况下,第I光入射面在与第I光源抵接之前与突出部抵接。由此,限制第I光入射面进一步向第I光源侧伸长,因此能避开第I光入射面撞上第I光源,能防止导光板的端面干扰光源。因此,能以与第I光入射面接近的形式配置第I光源,与如上所述和在使各光源和各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情况相比使作为整体的光的利用效率提高的构成相结合,能大大地提高来自第I光源的光的利用效率。如以上那样,根据上述照明装置,防止导光板热膨胀时导光板的端面干扰光源,由此能大大地提尚光的利用效率。 也可以是,在上述导光板中设有至少向上述光出射面侧开口的凹陷部,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进入上述凹陷部内,并且上述突出部和上述凹陷部的朝向上述第I光源侧的部位之间的距离比上述第I光源和上述第I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小。 为了维持突出部的强度,需要将突出部的沿着与第I光入射面正交的方向的宽度设为一定程度以上的宽度。但是,当使第I光源和第I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过近时,上述宽度变小,不能维持突出部的强度。如果在导光板设置上述那样的凹陷部,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导光板的第I光入射面靠导光板的中央侧,因此能使突出部的宽度比第I光源和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大。另外,在上述构成中,当导光板热膨胀时,伴随着第I光入射面的伸长,凹陷部的上述部位也向第I光源侧伸长,但是突出部和凹陷部的上述部位之间的距离比第I光源和第I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小,因此即使在导光板热膨胀的情况下,在第I光入射面与第I光源接触之前凹陷部的上述部位与突出部接触。由此,能防止导光板的端面干扰光源。因此,能一边维持突出部的强度,一边使第I光源和第I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接近。 也可以是,上述凹陷部设置于上述光出射面的端缘,而且向上述第I光入射面侧开口。 根据该构成,凹陷部也向第I光入射面侧开口,因此在照明装置的制造工序中能容易地将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装配在凹陷部内。 也可以是,上述凹陷部沿着上述光出射面的端缘连续地设置。 根据该构成,在导光板热膨胀的情况下,光出射面的端缘整个区域与突出部接触,因此能有效地防止第I光入射面干扰第I光源。 也可以是,上述第I光源的上述光出射面侧的侧面位于比上述突出部的上述相反面侧的顶端靠该相反面侧。 当第I光源的光出射面侧的侧面位于比突出部的相反面侧的顶端靠光出射面侧时,成为在第I光源的主发光面和第I光入射面之间配置有突出部的一部分的形式。在该情况下,从第I光源出射的光的一部分被突出部遮挡,入射到第I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降低。根据上述构成,从第I光源出射的光的一部分不被突出部遮挡,因此能使入射到第I光入射面的光的入射效率良好。 也可以是,在上述突出部设置有在上述导光板热膨胀的情况下与上述第I光入射面进行面接触的相对面。 根据该构成,在导光板热膨胀的情况下,导光板的第I光入射面与突出部进行面接触,由此限制导光板由于热膨胀而伸长,因此能有效地限制导光板的伸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导光板,其至少二个端面为光入射面,一个板面为光出射面,并且另一个板面为相反面;第1光源,其以主发光面与上述导光板的包括第1端面的第1光入射面相对的形式配置;第2光源,其以主发光面与上述导光板的包括作为与上述第1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的第2端面的第2光入射面相对的形式配置,配置为与上述第2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相对地比上述第1光源和上述第1光入射面之间的距离大;以及框状构件,其呈框状,以涵盖上述第1光源的上述光出射面侧和该光出射面的端缘之上的形式覆盖上述第1光源和上述光出射面侧,具有突出部,上述突出部从露出于上述第1光源侧的部位突出到比上述光出射面靠上述相反面侧,并且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上述第1光源的上述主发光面靠上述第1光入射面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敬治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