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尔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结合带复原功能的折平机构的座椅倾斜机构的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85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结合带复原功能的折平机构的座椅倾斜机构的车辆座椅。该座椅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座椅底部包括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座椅靠背围绕座椅底部枢轴地安装。座椅靠背可定位在倚靠位置和折叠位置。可枢轴转动的联接系统特性上将座椅底部的前部部分定位在降低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升起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枢轴转动到倚靠位置(reclined position)和折叠位置的 机动车座椅。
技术介绍
机动车工业的竟争特性提供了发展改善的交通工具系统的连续推动 力。尤其,交通工具内部部件因其与交通工具操作者和乘坐者的相互影响 而特别地重要。其它设计压力来自于政府对改善燃料效率的规划和要求。 后面的这些考虑常常与审美特征不一致,且燃料效率更高的交通工具往往 具有非常有限的乘客室空间。许多交通工具包括放置在有一定限制的空间中的后部交通工具座椅。 改善此类座椅舒适性的策略是需要的。在典型的交通工具座椅中,后部座 椅和前部座椅通常都具有緩沖角度(cushion angle ),该角度不能很好地适 宜于所有乘坐者,当然,这些角度可以是任意大小。在所有交通工具中, 且尤其在较小的交通工具中,最好是具有折叠并提供增加的后面储存空间 的座椅。因此,需要在已有技术中改进交通工具座椅,其为交通工具乘坐者提 供增加的舒适性,而且可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可定位在一个或多个升起位 置的交通工具座椅解决了已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这种实施方式的交 通工具座椅包括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座椅底部包括前部部分和后部部 分。座椅靠背围绕座椅底部枢轴地安装。座椅靠背可定位在倚靠位置和折 叠位置。尤其,座椅靠背以及因此的交通工具座椅可有利地折叠到大致放 平的构型。此特征使这种座椅对于增加交通工具中的储存空间是有用的。可枢轴转动的联接系统(pivotable link system)特质上将座椅底部的前部部 分定位在降低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升起位置。这种可定位性被称为倾斜可 调节性。除了提供倾斜可调节性外,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座椅能够被折 叠和/或被定位在倚靠位置。有利地,本专利技术的交通工具座椅提供了增加的 乘坐者舒适性(尤其当定位成后部座椅时)以及增加的储存空间。附图说明图l提供了示意图,显示座椅底部被定位在各种高度以适应使用座椅 的交通工具乘坐者的能力;图2提供了显示交通工具座椅的实施方式的折叠的示意图;图3提供了显示图1和图2交通工具座椅移动到倚靠位置的示意图;图4是用于完成图1所示移动的联接系统的侧视图;图5是用于完成图1所示移动的联接系统的变化形式的透视图;以及图6是显示了使座椅靠背的折叠与座椅底部的移动耦合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目前优选的组成、实施方式和方法,其构成了对 于专利技术者目前已知的实践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模式。图形未必按比例绘制。然而, 应理解,公开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示例,而本专利技术可按各种各样和 可替代的形式实施。因此,这里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解释为限定性的,而仅仅作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任意方面的代表性基础和/或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多方面地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基础。除了在示例中的,或者在以其他方式清楚地指出的地方,在说明书中 指示材料的量或反应和/或使用条件的所有数量词在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最宽泛 范围中将被理解成由词汇"大约"修饰。也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面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和方法,因为特定 部件和/或条件当然可以变化。而且,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仅用于描述本发 明的特定实施方式,且并不是用来以任意方式限制。还值得注意的是,当用在说明书和附加权利要求中时,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外指出,单数形式的"一(a、 an)""所述(the)"包括复数对象。 例如,以单数参考的部件期望包括多个部件。贯穿该申请,在引用了出版物的地方,这些出版物的公开内容的全部 特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申请,以更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所属的技术水平。参照图1,示意性显示了座椅底部被定位在各种高度以适应使用座椅 的交通工具乘坐者的能力。图1显示了座椅底部从最低位置到中间位置以 及然后到最高位置的转变。交通工具座椅10包括座椅底部12、座椅靠背 14以及头部保护物16。座椅底部12包括前部部分20和后部部分22。座 椅靠背14枢轴地安装到托架24,以围绕座椅底部12移动。可枢轴转动的 联接系统30能够将座椅底部12的前部部分20定位到降低位置32、中间 升起位置34和最高位置36。应理解,也可在本实施方式内i殳想其他的中 间位置。前部部分20的移动由可枢轴转动的联接系统30的移动实现。可 枢轴转动的取二接系统30包括联-接件40和托架42,该托架42可移动地连 接到联接件40。联接件40沿方向dl的旋转促使托架42移动,因此如以 上陈述的移动座椅底部12。通常,联接件40由使用者旋转与滑轮44通信 的旋钮而旋转,滑轮44又与联接件40通信。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中,该旋钮 可以用一只手操作。前部部分20的移动也伴随着座椅底部12沿方向d2 的平移移动。导向装置48连接到座椅底部12。导向装置48引导座椅底部 12沿支撑元件50移动(即,滑动),支撑元件50起轨道的作用,同时也 适应当前部部分20升高时发生的倾斜运动。参照图2,显示了交通工具座椅的实施方式折叠的示意图。图2显示了座椅从设计位置到折叠位置的转变。在这种变化形式中,座椅靠背沿方向d3旋转,以从升起位置60移动到折叠位置62,并在需要时返回。座椅 靠背14的移动耦合到联接系统30的移动,使得当座椅靠背14折叠时, 联接系统30将前部部分20移动到升起位置64,然后到延伸位置70。座 椅底部12以这种方式的移动伴随沿方向d2的平移运动,使得当座椅靠背 14完全折叠时,座椅底部12定位在延伸位置70。在折叠期间,座椅底部 12和座椅靠背14的耦合运动经由连接到缆绳66的滑轮44完成。缆绳66 在没有较大运动的机架内移动。当座椅靠背14被折叠时,缆绳66被拉动 成使得滑轮44和联接件40如前面陈述的那样旋转。参照图3,提供了显示图1和图2交通工具座椅移动到倚靠位置的示 意图。在这种变化形式中,座椅靠背沿方向d3旋转,以从升起位置60移 动到倚靠位置72,并在需要时返回。参照图4和图5,提供了用于升起座椅底部12的联接系统的变化形式。 图4是联接系统30的侧视图,而图5是联接系统30的透视图。联接系统 30包括联接件40、 40,。联接件40通过托架42枢轴地连接到座椅底部框 架80,而联接件40,通过托架42,枢轴地连接到座椅底部框架80。小齿轮 82的旋转促使扇形齿轮84沿方向dl围绕枢轴点88旋转。中断系统 (breaking system )与小齿轮82相关联,以便避免座椅加载时松垂。枢轴 点88相对于支撑框架卯被固定。支撑框架90可直接地或间接地固定到 交通工具底板。在图4和图5中描绘的具体变化形式中,扇形齿轮通过杆 92移动联接件40。杆92由夹紧托架(clasping bracket)94和钩形托架(hook bracket)96固定到扇形齿轮84。夹紧托架94连接到扇形齿轮84,而钩形 托架可围绕杆100枢轴转动。弹簧102偏置钩形托架96,使得杆92被保 持在夹紧托架94内。在折叠期间,如以上结合图2描述所陈述的,联」接 件40通过经缆绳110打开钩形托架96而与夹紧托架94脱离。缆绳110 耦合到座椅靠背的折叠,以完成此打开。联接件40的脱离允许座椅底部 旋转到延伸位置70,这与当座椅折叠时陈述的一样。滑轮44任选地经轮 轴112连接到扇形齿轮84。在一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包括: 座椅底部,其具有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 座椅靠背,其可相对于所述座椅底部枢轴转动;以及 可枢轴转动的联接系统,其将所述座椅底部的所述前部部分定位在一个或多个升起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拜厄斯柏克尔斯坦尼斯劳安德烈维科劳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李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