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302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下方形成出风口,壳体的侧面形成侧进风口,壳体内形成与侧进风口相对应的换热器,壳体的后下方形成有后进风口,壳体内形成有送风装置,在壳体内、送风装置的上方形成有蜗壳和位于蜗壳内的离心风扇,蜗壳的出风部朝向送风装置中的热交换风风道,在蜗壳的出风部上形成有向送风装置延伸、环包热交换风风道的环包部,环包部与热交换风风道之间形成混风腔;蜗壳的进风部朝向换热器,在蜗壳的进风部上形成有位于蜗壳内部的第一引流环和位于蜗壳外部、蜗壳进风部与换热器之间的第二引流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能够实现送出温度适宜的柔和混合风的室内机的低噪音和大风量送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下方形成出风口,壳体的侧面形成侧进风口,壳体内形成与侧进风口相对应的换热器,壳体的后下方形成有后进风口,壳体内形成有送风装置,在壳体内、送风装置的上方形成有蜗壳和位于蜗壳内的离心风扇,蜗壳的出风部朝向送风装置中的热交换风风道,在蜗壳的出风部上形成有向送风装置延伸、环包热交换风风道的环包部,环包部与热交换风风道之间形成混风腔;蜗壳的进风部朝向换热器,在蜗壳的进风部上形成有位于蜗壳内部的第一引流环和位于蜗壳外部、蜗壳进风部与换热器之间的第二引流环。本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能够实现送出温度适宜的柔和混合风的室内机的低噪音和大风量送风。【专利说明】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均为长条状,在室内机上开设有长条状出风口,换热器换热后的风直接在内部贯流风扇的作用下从出风口吹出,所吹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一般的,在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不设置额外的送风装置。这种空调送风的一个缺点是由于送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风量较少,室内风循环速度慢;另一个缺点是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 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在室内机中设置离心风扇和送风装置,能够实现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送出风量大、温度适宜的柔和混合风,提高了使用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时空间空气的流动性和调温性。但是,受室内机空间的限制,在这类室内机中,离心风扇尺寸不能太大,离心风扇中蜗壳的进风口也不会太大,且离心风扇的进风口距离室内机侧进风口及换热器很近,因此,吸入到蜗壳进风口的风速不均匀,蜗壳进风口无法对风速进行充分的整理,从而极容易在进风口处形成涡流,造成进风口风阻大,不仅导致进风风量损失大,影响室内机送风能力,且进风噪音大,难以达到用户对壁挂机低噪音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以实现送出温度适宜的柔和混合风的室内机的低噪音和大风量送风。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下方形成有出风口,在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侧进风口,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与所述侧进风口相对应的换热器,在所述壳体的后下方形成有与所述出风口相对应的后进风口,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后进风口,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热交换风风道;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装置的上方形成有蜗壳和位于所述蜗壳内的离心风扇,所述蜗壳的出风部朝向所述热交换风风道,在所述蜗壳的出风部上形成有向所述送风装置延伸、环包所述热交换风风道的环包部,所述环包部与所述热交换风风道之间形成混风腔;所述蜗壳的进风部朝向所述换热器,在所述蜗壳的进风部上形成有位于所述蜗壳内部的第一引流环和位于所述蜗壳外部、所述蜗壳进风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第二引流环。 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第二引流环包括有自所述换热器向所述蜗壳内部方向口径渐缩的弧形引流部,所述弧形引流部引流后端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一引流环引流前端的口径,形成所述弧形引流部在内、所述第一引流环在外的内外套叠式引流结构。 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弧形引流部外侧形成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上形成有安装部,所述第二引流环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蜗壳上。 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外翻边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翻边远离所述第二翻边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引流部引流前端封闭连接,所述安装部形成在所述第二翻边上。 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弧形引流部的引流后端与所述第一引流环的引流前端之间形成有引风通道,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弧形引流部之间形成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引风通道。 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形成所述环形槽内侧壁的所述弧形引流部的高度小于形成所述环形槽外侧壁的所述第一翻边的高度。 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送风装置中靠近所述出风口的前端导风体的前开口与所述出风口均以上部向前、下部向后的方向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前端导风体的前开口与所述出风口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 -45°。 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环包部从与所述蜗壳的出风部连接的始端向下相对于所述送风装置渐扩,在所述送风装置左右两侧形成内腔渐扩的混风腔。 如上所述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蜗壳出风部以上部向后、下部向前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热交换风风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技术的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在壳体下部设置送风装置、在送风装置设置离心风扇,在离心风扇朝向热交换风风道的出风部上形成环包热交换风风道的环包部,利用环包部形成的混风腔将室内机内部风道中的热交换风进行梳理、缓冲,然后沿送风装置的周向方向均匀送入到送风装置中,利用贯通风道中形成的负压来引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非热交换风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且,这样的混合空气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而且,通过在蜗壳内部和蜗壳外部分别设置引流环,利用外部的引流环延长蜗壳内部引流环的长度,增加了引流环引流通道的长度,换热器热交换后的风先经外部引流环进行预处理后再进入到蜗壳进风口中进行内部引流处理,有效减少了进风涡流,减少了蜗壳进风阻力,在提高进风量的同时降低了进风噪音,进而提高了室内机的出风风量,降低了室内机工作噪音。 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技术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二 ; 图3是本技术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技术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一个实施例沿平行于送风装置轴线方向的纵剖图; 图5是本技术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一个实施例沿垂直于送风装置轴线方向的纵剖图; 图6是本技术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 图7是图6中外部引流环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后或左、右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后或左、右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下述的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内部、经换热器热交换后的风;非热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下方形成有出风口,在所述壳体的侧面形成有侧进风口,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与所述侧进风口相对应的换热器,在所述壳体的后下方形成有与所述出风口相对应的后进风口,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后进风口,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热交换风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装置的上方形成有蜗壳和位于所述蜗壳内的离心风扇,所述蜗壳的出风部朝向所述热交换风风道,在所述蜗壳的出风部上形成有向所述送风装置延伸、环包所述热交换风风道的环包部,所述环包部与所述热交换风风道之间形成混风腔;所述蜗壳的进风部朝向所述换热器,在所述蜗壳的进风部上形成有位于所述蜗壳内部的第一引流环和位于所述蜗壳外部、所述蜗壳进风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的第二引流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王永涛关婷婷吴仲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