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滑采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208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1:17
一种新型防滑采血管,包括圆形塞体,所述塞体的下端设置在采集管内,所述塞体竖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塞体的外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开口,所述开口与通孔、凹槽相连接,还包括圆形盖板,所述盖板的边部设置在凹槽与开口内,所述放置盒内的四个边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头设有卡块,所述采集管相对应的两侧设有手指槽,所述手指槽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拧动转钮使盖板在凹槽与开口处来回滑动。避免了采血针对塞体的穿刺力,提高采血的工作效率,减小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安全、可靠、便捷、实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防滑采血管,包括圆形塞体,所述塞体的下端设置在采集管内,所述塞体竖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塞体的外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开口,所述开口与通孔、凹槽相连接,还包括圆形盖板,所述盖板的边部设置在凹槽与开口内,所述放置盒内的四个边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头设有卡块,所述采集管相对应的两侧设有手指槽,所述手指槽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台,本技术可以拧动转钮使盖板在凹槽与开口处来回滑动。避免了采血针对塞体的穿刺力,提高采血的工作效率,减小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安全、可靠、便捷、实用的特点。【专利说明】 新型防滑采血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防滑采血管。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真空采血管及双向采血针作为临床血液检测的工具,已经取代了早期临床上习惯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真空采血管的操作方便和安全性能,已被临床检验广泛使用。但普通真空采血管在采血针刺过塞体的同时,容易造成手指的受伤。现有的采血管没有防滑设施,容易造成采血管的脱落,而且需要二次采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防滑采血管,解决现有采血管容易造成手指的受伤和防止二次采血的问题。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防滑采血管,包括圆形塞体,所述塞体的下端设置在采集管内,所述塞体竖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塞体的外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开口,所述开口与通孔、凹槽相连接,还包括圆形盖板,所述盖板的边部设置在凹槽与开口内,所述塞体的上表面设有立轴与盖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立轴的顶端设有转钮,所述采集管的底端设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内的四个边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头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放置盒的底端设有吸盘,所述采集管相对应的两侧设有手指槽,所述手指槽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表面设有横竖交错排列的防滑纹,所述凸台的四周设有同一方向排列的防滑竖纹。 所述凹槽与开口对向设置。 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可以拧动转钮使盖板在凹槽与开口处来回滑动。避免了采血针对塞体的穿刺力,提高采血的工作效率,减小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安全、可靠、便捷、实用的特点。不论手指的长短和粗细均可以使用,而且绝对防滑。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塞体,2-采集管,3-通孔,4-凹槽,5-开口,6-盖板,7_立轴,8_转钮,9_放置盒,10-弹黃,11-卡块,12-吸盘,13-手指槽,14-凸台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防滑采血管,包括圆形塞体1,所述塞体I的下端设置在采集管内2,所述塞体I竖向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凹槽4,所述塞体I的外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开口 5,所述开口 5与通孔3、凹槽4相连接,还包括圆形盖板6,所述盖板6的边部设置在凹槽4与开口 5内,所述塞体I的上表面设有立轴7与盖板6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立轴7的顶端设有转钮8。所述采集管2的底端设有放置盒9,所述放置盒9内的四个边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端头设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放置盒9的底端设有吸盘12。所述采集管2相对应的两侧设有手指槽13,所述手指槽13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台14,所述凸台14的表面设有横竖交错排列的防滑纹,所述凸台14的四周设有同一方向排列的防滑竖纹。所述凹槽4与开口 5对向设置。 盖板6通过开口 5设置在通孔3的凹槽4内,立轴7竖向穿过塞体I与盖板6的上表面连接,使用时拧动转钮8使盖板6在凹槽4与开口 5处来回滑动。通过吸盘12将放置盒9吸在桌面上,采集管2的底端压制卡块11的斜面上,通过卡块11与弹簧10的回缩,使采集管2设置在放置盒9内,通过弹簧10的张力使卡块11将采集管2卡住。手指槽内的凸台14和防滑纹起到防滑的作用,凸台14的四周设的同一方向排列的防滑竖纹起到进一步防滑作用,通过凸台14、防滑纹、竖纹的多样设置,不论手指的长短和粗细均可以使用,而且绝对防滑。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范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视为对本专利的等同替换,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防滑采血管,包括圆形塞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I)的下端设置在采集管内(2),所述塞体(I)竖向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凹槽(4),所述塞体(I)的外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开口(5),所述开口(5)与通孔(3)、凹槽(4)相连接,还包括圆形盖板(6),所述盖板(6)的边部设置在凹槽(4)与开口(5)内,所述塞体(I)的上表面设有立轴(7 )与盖板(6 )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立轴(7 )的顶端设有转钮(8 ),所述采集管(2)的底端设有放置盒(9),所述放置盒(9)内的四个边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端头设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放置盒(9)的底端设有吸盘(12),所述采集管(2)相对应的两侧设有手指槽(13),所述手指槽(13)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台(14),所述凸台(14)的表面设有横竖交错排列的防滑纹,所述凸台(14)的四周设有同一方向排列的防滑竖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滑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与开口(5)对向设置。【文档编号】A61B5/15GK204233138SQ201420710524【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专利技术者】赵阳 申请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滑采血管,包括圆形塞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1)的下端设置在采集管内(2),所述塞体(1)竖向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凹槽(4),所述塞体(1)的外侧周向设有半圆形开口(5),所述开口(5)与通孔(3)、凹槽(4)相连接,还包括圆形盖板(6),所述盖板(6)的边部设置在凹槽(4)与开口(5)内,所述塞体(1)的上表面设有立轴(7)与盖板(6)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立轴(7)的顶端设有转钮(8),所述采集管(2)的底端设有放置盒(9),所述放置盒(9)内的四个边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端头设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放置盒(9)的底端设有吸盘(12),所述采集管(2)相对应的两侧设有手指槽(13),所述手指槽(13)的中间位置设有凸台(14),所述凸台(14)的表面设有横竖交错排列的防滑纹,所述凸台(14)的四周设有同一方向排列的防滑竖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