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型的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包括一对两用步行鞋,每个两用步行鞋都包括一承重部和一脚容纳部;所述承重部包括一在承重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浮块,所述浮块底面设有多个凸设的支撑脚及一收纳腔;所述浮块的前侧面轴接有至少两个能摆动的驱动片,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片上下布置,且位于最下面的一个驱动片能适配收纳在收纳腔内;所述脚容纳部设在浮块之上,所述的脚容纳上设能够固定人脚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的脚容纳部能拆卸地组装在浮块上部。它具有如下优点:脚容纳部能拆卸的组装在浮块上部,可以很容易对脚容纳部或浮块进行更换;只须备用不同大小的脚容纳部就可以使一个浮块适配多个人使用的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型的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包括一对两用步行鞋,每个两用步行鞋都包括一承重部和一脚容纳部;所述承重部包括一在承重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浮块,所述浮块底面设有多个凸设的支撑脚及一收纳腔;所述浮块的前侧面轴接有至少两个能摆动的驱动片,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片上下布置,且位于最下面的一个驱动片能适配收纳在收纳腔内;所述脚容纳部设在浮块之上,所述的脚容纳上设能够固定人脚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的脚容纳部能拆卸地组装在浮块上部。它具有如下优点:脚容纳部能拆卸的组装在浮块上部,可以很容易对脚容纳部或浮块进行更换;只须备用不同大小的脚容纳部就可以使一个浮块适配多个人使用的效果。【专利说明】一种改良型的水陆两用步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型的水陆两用步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份的水上的鞋具都是用于娱乐,且该工具体积大\携带不方便,更不能在水面上直立行走,尤其在具有风浪的水平面上;使人们在水上的活动受到限制,虽然有水上划水板和冲浪艇,但在不可能做到随时随地的进行做水上运动或作业。针对上述不足,有人提出了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28898931水上步行器,它虽能在水上行走但无法在陆地上行走目前,且该装置是由两能够在承重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浮块,每一块浮块上部设有能够容纳人脚部的空间即其脚容纳部与承重浮块上一体的;其缺点:一体化的步行装置限制该承重浮块只是用一种大小容纳脚部空间,如果其中一部份坏了就只能全部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型的水陆两用步行装置,以克服了其
技术介绍
中无法在上述因为承重浮块与脚容纳部一体所带来的不足。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型的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包括一对两用步行鞋,每个两用步行鞋都包括一承重部和一脚容纳部;所述承重部包括一在承重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浮块,所述浮块底面设有多个凸设的支撑脚及一收纳腔;所述浮块的前侧面轴接有至少两个能摆动的驱动片,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片上下布置,且位于最下面的一个驱动片能适配收纳在收纳腔内;所述脚容纳部设在浮块之上,所述的脚容纳上设能够固定人脚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的脚容纳部能拆卸地组装在浮块上部。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浮块上部间隔固设着至少两排第一凸块,所述每排第一凸块的每相邻两第一凸块间隔设置,且每一凸块之上部分的排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成凸耳;所述脚容纳部的下部也间隔布置固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适配地装接在每相邻两第一凸块间。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浮块上的第一凸块呈倒三角形长条,所述脚容纳部的第二凸块呈三角形,两者能够适配组装在一起。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脚容纳部包括一脚底部分、至少一连接环以及至少一脚部固定带;所述脚底部分之下固设有上述的第二凸块;所述脚部固定带一端固接在脚底部分之一侧,所述连接环设在脚底部分之另一侧,所述脚部固定带另一端能穿过连接环且连接在脚部固定带自身上。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脚部固定带为第一魔术带;所述脚底部分的后部固设有一个对应使用者脚后跟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连接有至少一第二魔术带。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每个浮块的一侧设有一收片装置,所述收片装置包括控制杆和齿轮结构,所述控制杆活动连接浮块,所述齿轮结构包括两个适配且能够处于啮合状态或分离状态的齿轮,其中一个齿轮连接在控制杆的下端,另一个齿轮连接在浮块前侧最底下的驱动片与控制杆同侧的轴端处;所述控制杆上端固设有一限制杆,该限制杆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内的定位凸起。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收片装置还包括一固设在浮块的盒子,所述齿轮结构设在盒子里面,所述盒子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的控制杆穿过该通孔且连接齿轮结构。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浮块侧面凹设有一凹部,另配设一盖子能盖接该凹部;该齿轮结构设在凹部内,该盖子上设有一缺口,所述控制杆穿过该通孔且连接齿轮结构。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一拖拉结构,所述拖拉结构包括一连接件及与连接件一端固接的一浮圈装置。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连接件为两条拉绳。 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脚容纳部能拆卸的组装在浮块上部,可以很容易对脚容纳部或浮块进行更换;只须备用不同大小的脚容纳部就可以使一个浮块适配多个人使用的效果,且上述的脚容纳部也可以在平时陆地穿用,要在水面行走时只须用浮块组装在鞋底就可以了,该装置节约了生产成本且更换简便。 其二,该设有凹部,该凹部上设有一带有缺口的盖子;或设一个带有通孔的盒子;可以保护该齿轮结构的清洁作用,以免裸露在外界,以免在水陆上运动时,因弄到杂草或沾到太多的泥染面影响到该齿轮结构的工作,甚至其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改良型的水陆两用步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改良型的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包括一对两用步行鞋,每个两用步行鞋都包括一承重部10和一脚容纳部20,所述脚容纳部设在浮块之上且能供使用者脚部穿接。 所述承重部10包括一在承重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浮块,所述浮块11具有顶部段111及位于顶部段之下的支撑段112,所述支撑段112之前侧面设为斜朝下的斜面的斜面113,斜面之角度例如为20-60度,所述支撑段之后侧面设为竖直面114。所述浮块是由轻质材料做成的,例如为等,所述浮块为空心或填充泡沫或充气以产生浮力,如是充气则浮块设一个充气口及一装接在充气口的充气嘴。根据需要,所述浮块11的前侧面可全部为斜面,所述三个驱动片上下均匀间隔连接浮块,而且最底部的轴线和底面齐平。所述顶部段前侧面成轴线在后的弧面,弧面圆心角为180度。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浮块底面设有多个凸设的支撑脚115及一收纳腔。例如所述多个支撑脚115分为两排,所述两排支撑脚115分布在浮块11底面之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脚115高度大于驱动片的厚度,且所述收纳腔形成在两排支撑脚间。 所述浮块11的前侧面轴接有至少两个能摆动的驱动片12,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片上下布置,且位于最下面的一个驱动片能适配收纳在收纳腔内;本实施例之中,所述驱动片个数为三个,所述一个驱动片轴接在顶部段前侧面,最好位于弧面中线位置(对齐轴线的位置),所述另外两个驱动片轴接在斜面。根据需要,所述浮块底面活动连接有挡块,通过挡块相对浮块活动能选择将位于底部的驱动片收纳在收纳腔内,例如所述挡块能转动连接在浮块底面,通过转动能使得挡块部分伸出收纳腔或未伸入收纳腔,伸入收纳腔则能通过挡块阻挡驱动片活动,能使其收纳其内。所述前侧面左右边缘凸设凸台,驱动片的两侧凸设凸轴,凸轴枢接凸台,两凸台间隔间距大于驱动片宽度,且驱动片的两面为光滑面。 所述脚容纳部20包括一脚底部分21、至少一连接环22以及至少一脚部固定带23 ;所述的脚容纳部能拆卸地组装在浮块上部。本实施例之中:所述浮块11上部间隔固设着至少两排第一凸块31,所述每排第一凸块31的每相邻两第一凸块31间隔设置,且每一凸块31之上部分的排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成凸耳,使所述浮块上的第一凸块31呈倒三角形长条;所述脚底部分21包括一硬板,所述硬板的底面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型的水陆两用步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两用步行鞋,每个两用步行鞋都包括一承重部和一脚容纳部;所述承重部包括一在承重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浮块,所述浮块底面设有多个凸设的支撑脚及一收纳腔;所述浮块的前侧面轴接有至少两个能摆动的驱动片,所述至少两个驱动片上下布置,且位于最下面的一个驱动片能适配收纳在收纳腔内;所述脚容纳部设在浮块之上,所述的脚容纳上设能够固定人脚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的脚容纳部能拆卸地组装在浮块上部;所述浮块上部间隔固设着至少两排第一凸块,所述每排第一凸块的每相邻两第一凸块间隔设置,且每一凸块之上部分的排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成凸耳;所述脚容纳部的下部也间隔布置固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适配地装接在每相邻两第一凸块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平,徐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徐庆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