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挖耳勺的笔,包括笔筒和置于笔筒内的笔芯,所述笔筒后端连接有挖耳勺,笔筒后部套有套筒,套筒两端开口,套筒前端内侧设有一圈内凸起,相应地,笔筒后部设有滑动凹环,滑动凹环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圈用于定位和固定套筒的外凸起。需要使用挖耳勺时,用手向前推动套筒,待套筒内侧的内凸起滑过滑动凹环的前侧的外凸起后,套筒即被固定住,此时可使用挖耳勺。使用完后,用手稍用力向后拉动套筒,待套筒内侧的内凸起滑过滑动凹环的后侧的外凸起后,套筒即被固定住,此时,套筒将挖耳勺套在其内,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因笔掉落等原因导致挖耳勺折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挖耳勺的笔,具有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可随身携带等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挖耳勺的笔,包括笔筒和置于笔筒内的笔芯,所述笔筒后端连接有挖耳勺,笔筒后部套有套筒,套筒两端开口,套筒前端内侧设有一圈内凸起,相应地,笔筒后部设有滑动凹环,滑动凹环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圈用于定位和固定套筒的外凸起。需要使用挖耳勺时,用手向前推动套筒,待套筒内侧的内凸起滑过滑动凹环的前侧的外凸起后,套筒即被固定住,此时可使用挖耳勺。使用完后,用手稍用力向后拉动套筒,待套筒内侧的内凸起滑过滑动凹环的后侧的外凸起后,套筒即被固定住,此时,套筒将挖耳勺套在其内,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因笔掉落等原因导致挖耳勺折断。本技术的带挖耳勺的笔,具有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可随身携带等优点。【专利说明】一种带挖耳勺的笔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挖耳勺的笔。
技术介绍
笔是人们最熟悉常用的用具之一,为方便工作、学习,一般人都会随身携带,虽然笔的种类、样式很多,但其功能单一。挖耳勺也是日常生活用具之一,但由于使用频率不是特别高,一般人很少随身携带;且其体积小,放置在某个地方后容易遗忘,当人们需要使用挖耳勺时,往往会到处寻找且不易找到,这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挖耳勺的笔,其结构巧妙,可随身携带,不易丢失,使用方便。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挖耳勺的笔,包括笔筒和置于笔筒内的笔芯,所述笔筒后端连接有挖耳勺,笔筒后部套有套筒,套筒两端开口,套筒前端内侧设有一圈内凸起,相应地,笔筒后部设有滑动凹环,滑动凹环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圈用于定位和固定套筒的外凸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笔帽,笔帽扣在笔筒前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套筒帽,套筒帽扣在套筒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帽与套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阻尼转轴连接(该连接方式属于常规技术手段),目的是:避免取下套筒帽后丢失或遗落,且保证打开套筒帽后可以固定住,不会来回晃动,进而影响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帽内侧连接有至少一个毛刷。 优选的,所述套筒帽内侧连接有一个粗毛刷和一个细毛刷。 所述粗毛刷由刷柄和粗刷毛构成,所述细毛刷由刷柄和细刷毛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帽内侧设有插接槽,毛刷(粗毛刷或/和细毛刷)的刷柄末端插入插接槽内;或:所述套筒帽内侧设有插接柄,毛刷(粗毛刷或/和细毛刷)的刷柄末端设有插接槽,插接柄插入插接槽内。 本技术的带挖耳勺的笔,平时可作为笔正常使用。当需要使用挖耳勺时,用手向前推动套筒,则套筒沿滑动凹环向前移动,待套筒内侧的内凸起滑过滑动凹环的前侧的外凸起后,套筒即被固定住(原理与笔帽扣在笔筒上相同,为常规技术手段),此时可使用挖耳勺。使用完后,用手稍用力向后拉动套筒,则套筒沿滑动凹环向后移动,待套筒内侧的内凸起滑过滑动凹环的后侧的外凸起后,套筒即被固定住(原理与笔帽扣在笔筒上相同),此时,套筒将挖耳勺套在其内,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因笔掉落等原因导致挖耳勺折断。套筒后端可设有套筒帽,对挖耳勺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不使用挖耳勺时,扣上套筒帽,避免灰尘落在挖耳勺上,使用挖耳勺时,取下套筒帽即可。套筒帽内可连接有毛刷,使用挖耳勺后,可用毛刷对挖耳勺进行清理,毛刷可以有粗毛刷、细毛刷,可根据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毛刷可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套筒帽连接,方便随时取下和更换。 本技术的带挖耳勺的笔,挖耳勺可被很好地保护住,挖耳勺不会因笔滑落、掉落等意外因素而折断,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带挖耳勺的笔,具有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可随身携带等优点,可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带挖耳勺的笔的结构示意图(不使用挖耳勺时)。 图2:实施例1的带挖耳勺的笔的结构示意图(不使用挖耳勺时)(省略笔芯)。 图3:实施例2的带挖耳勺的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1、笔筒;2、笔芯;3、笔帽;4、挖耳勺;5、套筒;6、内凸起;7、滑动凹环;8、夕卜凸起;9、套筒帽;10、刷柄;11、粗刷毛;12、细刷毛;13、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带挖耳勺的笔,包括笔筒I和置于笔筒I内的笔芯2,还包括笔帽3,笔帽3扣在笔筒I前端;所述笔筒I后端连接有挖耳勺4,笔筒I后部套有套筒5,套筒5两端开口,套筒5前端内侧设有一圈内凸起6,相应地,笔筒I后部设有滑动凹环7,滑动凹环7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圈用于定位和固定套筒5的外凸起8,如图1、图2所示。 所述带挖耳勺的笔,平时可作为笔正常使用。当需要使用挖耳勺4时,用手向前推动套筒5,则套筒5沿滑动凹环7向前移动,待套筒5内侧的内凸起6滑过滑动凹环7的前侧的外凸起8后,套筒5即被固定住(原理与笔帽3扣在笔筒I上相同),如图2所示,此时可使用挖耳勺4。使用完后,用手稍用力向后拉动套筒5,则套筒5沿滑动凹环7向后移动,待套筒5内侧的内凸起6滑过滑动凹环7的后侧的外凸起8后,套筒5即被固定住,此时,套筒5将挖耳勺4套在其内,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因笔掉落等原因导致挖耳勺4折断。 实施例2 —种带挖耳勺的笔,包括笔筒I和置于笔筒I内的笔芯2,还包括笔帽3,笔帽3扣在笔筒I前端;所述笔筒I后端连接有挖耳勺4,笔筒I后部套有套筒5,套筒5两端开口,套筒5前端内侧设有一圈内凸起6,相应地,笔筒I后部设有滑动凹环7,滑动凹环7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圈用于定位和固定套筒5的外凸起8。还包括套筒帽9,套筒帽9扣在套筒5后端,如图3、图5所示,套筒帽9内侧连接有一个粗毛刷和一个细毛刷,粗毛刷由刷柄10和粗刷毛11构成,所述细毛刷由刷柄10和细刷毛12构成;所述套筒帽9内侧设有插接槽13,毛刷(粗毛刷和细毛刷)的刷柄10末端插入插接槽13内。 所述带挖耳勺的笔,平时可作为笔正常使用。当需要使用挖耳勺4时,用手向前推动套筒5,则套筒5沿滑动凹环7向前移动,待套筒5内侧的内凸起6滑过滑动凹环7的前侧的外凸起8后,套筒5即被固定住(原理与笔帽3扣在笔筒I上相同),如图2所示,此时可使用挖耳勺4。使用完后,用手稍用力向后拉动套筒5,则套筒5沿滑动凹环7向后移动,待套筒5内侧的内凸起6滑过滑动凹环7的后侧的外凸起8后,套筒5即被固定住(如图4所示),此时,套筒5将挖耳勺4套在其内,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因笔掉落等原因导致挖耳勺4折断。套筒5后端设有套筒帽9,对挖耳勺4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不使用挖耳勺4时,扣上套筒帽9,避免灰尘落在挖耳勺4上,使用挖耳勺4时,取下套筒帽9即可。套筒帽9与套筒5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阻尼转轴连接,目的是:避免取下套筒帽9后丢失或遗落,且保证打开套筒帽9后可以固定住,不会来回晃动,进而影响使用效果。套筒帽9内连接有毛刷,使用挖耳勺4后,可用毛刷对挖耳勺4进行清理,毛刷有粗毛刷、细毛刷,可根据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毛刷通过插接的方式与套筒帽9连接,方便随时取下和更换。【权利要求】1.一种带挖耳勺的笔,包括笔筒和置于笔筒内的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后端连接有挖耳勺,笔筒后部套有套筒,套筒两端开口,套筒前端内侧设有一圈内凸起,相应地,笔筒后部设有滑动凹环,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挖耳勺的笔,包括笔筒和置于笔筒内的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后端连接有挖耳勺,笔筒后部套有套筒,套筒两端开口,套筒前端内侧设有一圈内凸起,相应地,笔筒后部设有滑动凹环,滑动凹环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一圈用于定位和固定套筒的外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戚耀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