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4133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农艺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春小麦品种和播前准备;采用宽窄行配置,宽行宽度为20cm,窄行宽度为12.5cm,宽行中间用于铺设滴灌带;播种;进行出苗至分蘖期、拔节至孕穗期、抽穗至杨花期、杨花至籽粒形成、乳熟至完熟期田间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构建方法经济实用,通过采用滴灌技术,干播湿出,田间出苗率90-95%;宽窄行配置,能提高麦田通风透光率;分蘖期化学调控可控制株高和主茎基本节间长度;抽穗至乳熟期随水滴施肥料,肥料后移,可延长叶片和根系功能期,克服乳熟期脱肥对产量的影响,确保滴灌春小麦规模化高产和超高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农艺方法
,公开了,包括以下步骤:春小麦品种和播前准备;采用宽窄行配置,宽行宽度为20cm,窄行宽度为12.5cm,宽行中间用于铺设滴灌带;播种;进行出苗至分蘖期、拔节至孕穗期、抽穗至杨花期、杨花至籽粒形成、乳熟至完熟期田间管理。本专利技术的构建方法经济实用,通过采用滴灌技术,干播湿出,田间出苗率90-95%;宽窄行配置,能提高麦田通风透光率;分蘖期化学调控可控制株高和主茎基本节间长度;抽穗至乳熟期随水滴施肥料,肥料后移,可延长叶片和根系功能期,克服乳熟期脱肥对产量的影响,确保滴灌春小麦规模化高产和超高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涉及农作物种植农艺方法
,具体地说通过滴灌技术,宽窄行配置,干播湿出,提高田间出苗率,生育期内氮肥后移,水肥一体化,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结构,促进滴灌春小麦规模化高产和超高产。
技术介绍
作物生产是作物群体的生产,作物的产量是作物群体的产量,虽然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但群体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积加,也不是个体的产量越高就越好,作物生产既要求个体的健壮发育又要求群体的稳健和合理发展,即创造一个作物生产合理的群体结构,才能使个体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群体产量才能够显著提升。作物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指作物群体的大小、长势、长相及其动态变化适合作物本身特性和当地环境条件,且能保证群体中的个体发育健壮和群体稳健合理的发展,群体通风透光良好,光能利用充分最终产量较高的作物群体结构。 麦田滴灌技术是新疆麦区针对实际生产需求,在棉田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密植作物灌溉的一次改革,也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它能在植物需水的任何时候和地点,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作物根部附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土壤水分渗漏和农业用水的浪费,较常规灌溉节水1500?2500m3/hm2。另外,由于改变麦田根区供水方式,改善了小麦根系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增产效果明显。据调查,2009年农八师148团种植滴灌小麦2.6万亩,平均单产545kg,并创造了大面积(206亩)单产806kg高产纪录。滴灌小麦节水、增产效果明显,与常规灌溉相比可节水15-20%,增产20-40%。滴灌小麦生产中时有超高产田出现,但由于缺乏规模化持续稳产高产的理论依据和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高产重演性差,不能实现大面积超高产。鉴于此,该专利技术从作物群体发育角度,分析并量化了高产滴灌春小麦群体结构和产量形成规律,提出了滴灌春小麦超高产(多9000kg/hm2)群体量化指标,旨在为滴灌春小麦在大面积推广时超高产潜力的发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通过干播湿出,提高田间出苗率,宽窄行配置,水肥一体化,生育期内氮肥后移,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结构,以提高滴灌春小麦生产效率,确保滴灌春小麦规模化高产和超高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按下列步骤进行: 步骤I,春小麦品种和播前准备; 步骤2,采用宽行与窄行间隔配置,宽行宽度为20cm,窄行宽度为12.5cm,宽行中间用于铺设滴灌带; 步骤3,播种; 步骤4,进行出苗至分蘖期、拔节至孕穗期、抽穗至杨花期、杨花至籽粒形成、乳熟至完熟期田间管理。 所述的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所述步骤I中,所述春小麦品种是指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中矮杆春小麦品种,株高控制在85cm?95cm,生育期110?115d ; 所述播前准备包括选地、深施基肥和播前整地;选地:选PH值为7.0?7.5,有机质含量为1.2 %?1.6 %,碱解氮含量为35?70mg/kg,速效磷含量为12?24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20?160mg/kg的农田;深施基肥:氮肥总量的15?25%、磷肥总量的70?80%秋翻时混合深施;播前整地:早春适时耙地保墒,耙深3?4cm,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所述的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所述步骤2中,采用宽行与窄行间隔配置,宽行宽度为20cm,窄行宽度为12.5cm,宽行中间用于铺设滴灌带:播幅3.6m,滴灌行距配置为I机6管,I管4滴灌方式,行距配置为12.5+20+12.5+15cm宽窄行,每隔4小行中间位置铺设滴灌带,滴灌带放置在其中的20cm的宽行,滴灌带间距为60cm。 所述的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所述步骤3中,播种:播前用种子重量0.2?0.3%的50%多茵灵粉剂,种子重量0.2?0.3%的40%的拌种霜粉剂拌种,并用0.3%?0.5%磷酸二氢钾闷种5?6小时,晾干待播;采取顶凌播种,当气温稳定通过1°C以上,土壤解冻5?7cm即可播;根据千粒重确定下种量,春小麦平均每米下种105?110粒,用种量345?375kg/hm2;播种时带种肥,施用磷酸二铵60?75kg/hm2,或者尿素30?45kg/hm2和三料磷肥30?45kg/hm2的混合肥;播种深度3?4cm,覆土深度I?2cm ;播种后即开始滴水,用水量600?675m3/hm2,确保田间出苗率95%以上,基本苗数600?675万株 /hm2 ο 所述的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所述步骤4中,进行出苗至分蘖期、拔节至孕穗期、抽穗至杨花期、杨花至籽粒形成、乳熟至完熟期田间管理:出苗至分蘖期:2叶I心期滴水量600?675m3/hm2,3?4叶拔节前用矮壮素4.5?5.25kg/hm2化控,加二甲四氯4.5?5.25kg/hm2化学除草;拔节至孕穗期:滴水2次,滴水周期7?9天,分别为600?675m3/hm2和600?675m 3/hm2;第I次随水滴施尿素75?90kg/hm2,第2次随水滴施尿素75?90kg/hm2,磷酸二氢钾30?45kg/hm2;抽穗至扬花期:滴水2次,滴水周期7?9天,分别为600?675m3/hm2和525?600m 3/hm2;第I次随水滴施尿素75?90kg/hm 2,磷酸二氢钾15?30kg/hm2,第2次随水滴施尿素30?45kg/hm2,磷酸二氢钾15?30kg/hm2;扬花至籽粒形成:滴水2次,滴水周期5?7天,均为450?600m3/hm2;第I次随水滴施尿素75?90kg/hm2,磷酸二氢钾15?22.5kg/hm2,第2次随水滴施尿素30?45kg/hm2,磷酸二氢钾15?22.5kg/hm2;乳熟至完熟期:乳熟初期为养根护叶、增加粒重,滴水375?450m Vhm2,随水滴施尿素15?30kg/hm2,蜡熟初期土壤含水量较低的麦田,可增加一次灌水,滴水225 ?300m3/hm2。 本专利技术方法于2013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48团421.1hm2滴灌小麦中得到验证,421.1hm2滴灌春小麦平均理论产量达9087kg/hm2,其中,0.087hm2实收产量达到10659kg/hm2 以上。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滴灌春小麦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滴灌春小麦超高产群体结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按下列步骤进行:步骤1,春小麦品种和播前准备;步骤2,采用宽行与窄行间隔配置,宽行宽度为20cm,窄行宽度为12.5cm,宽行中间用于铺设滴灌带;步骤3,播种;步骤4,进行出苗至分蘖期、拔节至孕穗期、抽穗至杨花期、杨花至籽粒形成、乳熟至完熟期田间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桂英刘建国孙文庆马富裕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