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变频器控制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928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变频器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控制算法的推导公式是V1=(V2*D2*V2*D2*)/D1+PID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势是变频器控制算法,PID运算结果只作微弱调节。系统容易达到稳定状态,波动很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变频器控制算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单晶硅、石英晶体、稀土磁性材料、水晶等脆硬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泛应用于太阳能、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等领域。切割加工是脆硬材料加工的关键工序,但受到脆硬材料特性的限制,可供选用的切割工艺方法少。常用的方法有外圆切割、内圆切割和线切割。外圆切割时,因为刀片薄且径向承受晶体的压力,容易发生变形和侧向摆动,使晶体材料损耗大,晶面不平整;内圆切割机使用不锈钢内圆切片,内刃口镀制金刚砂颗粒,周边用机械方法张紧,其切缝宽,材料损耗大,加工效率较低。本专利技术是配套于一种新型的多线切割机的放线机的变频器控制算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变频器控制算法,旨在保持放线机的2个放线轮的绕线高精度同步的控制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变频器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控制算法的推导公式是V1= (V2*D2* V2*D2* )/D1+PID结果。所述的变频器控制算法的推导公式中的V1为1号轮的转速。所述的变频器控制算法的推导公式中的D1为1号轮的直径。所述的变频器控制算法的推导公式中的V2为2号轮的转速。所述的控制算法的推导公式中的 D2为2号轮的直径。本专利技术 的优势:按照变频器控制算法PID运算结果只作微弱调节。系统容易达到稳定状态,波动很小。具体实施方式说明                                                              下面讲述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变频器控制算法的工作原理:在舞动锤的转轴处安装一个增量型旋转编码器,以水平位置为原点,舞动锤会随着铜线的松驰程度而摆动,而铜线的松弛程度也反映了2个绕线轮的线速度同步情况,因此旋编的偏差情况可以线性地反映两个线轮的线速度差值,为修改2台变频器的角速度提供了依据。2号轮作为绕线的目标控制设备,一般要求以固定的速度运行,因此按设备运行速度 ,设定2号轮的变频器频率,达到设备要求后,便固定下来不再修改。并以此频率下的转速作为程序中的计算基础。启动1号轮变频器时,要与2号轮同时启动,如果启动不同步,易造成铜线拉伤,且变频器过载。启动后,以重锤的摆动作为差值,用PID算法来计算1号轮的转速,折合成频率,把此频率积习发送给1号变频器,即可达到线速度同步了。在实际的工作中,PID的运算结果总是在舞动锤的偏差之后才能计算出来,总会有一定的时间差,而且在高速时,PID计算的精度较高,偏差也较大,1号轮的转速变化幅度较大,外观现象看就是忽快忽慢,摆动很大,系统始终难以达到稳态,因此对PID算法作以下变形,先按两个线轮的直径推算出1号线轮的基本转速: 2号轮的转速为V2,则2号轮的线速度为=V2*D2* π,则1号轮的线速度与此相等,公式为:V1*D1* π则由V1*D1* π= V2*D2* π  推导出:V1=(V2*D2* V2*D2* )/D1。1号轮的基本转速可以确定,只在此基本转速上作微小的调节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微小的调节值就由PID运算得出:V1= (V2*D2* V2*D2* )/D1+PID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变频器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控制算法的推导公式是V1= (V2*D2* V2*D2* )/D1+PID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变频器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控制算法的推导公式是V1= (V2*D2* V2*D2* )/D1+PID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PID在放线机上的变频器控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频器控制算法的推导公式中的V1为1#轮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形PID在放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黎郭志年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嘉翔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