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901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2:28
一种散热配电箱,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包括柜体,柜体内有电器元件,柜体上有入气口和出气口,柜体内有支架,支架上有转轴,转轴上有平衡板,支架上有与平衡板相配合的挡块,柜体顶部有竖直柱,竖直柱底部有锥形密封塞,锥形密封塞上活动有超薄塑料片,超薄塑料片上有超细钢丝绳,超细钢丝绳连接平衡板一端,柜体内还有支撑杆,支撑杆上有微型转轴,微型转轴上有转动杆,转动杆上有超薄扇叶,平衡板与转动杆之间有相斥的磁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配电箱内依靠电器元件本身发出的热量作为驱动源来驱动配电箱内的风扇运作,以加强空气对流加速散热,本装置无需加装额外需要使用电力的散热设备,减少了电力的损耗以及避免配电箱内出现其他热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配电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尤其是一种配电箱。
技术介绍
在配电柜领域,由于配电柜内安装了大量了接插件和各种电子元器件,并且有大量的导线的存在,导致配电柜的总电阻值很高,因为在导电的情况下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使得配电柜的温度骤然提高。又因为配电柜属于电器设备,如果使用水冷技术则对密封性能要求很高,一旦水冷设备发生泄漏则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目前大部分的配电管都使用风扇或者空调设备进行冷却,这种冷却方法还需要额外的供电设备才能运转,自身也会产生大量热量。现在的配电柜需要有一种可以根据配电柜自身产生的热量而驱动的散热装置,这种装置不仅可以散热还可以减少配电柜自身的发热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散热配电箱,通过设置在配电箱内依靠电器元件本身发出的热量作为驱动源来驱动配电箱内的风扇运作,以加强空气对流加速散热,本装置无需加装额外需要使用电力的散热设备,减少了电力的损耗以及避免配电箱内出现其他热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散热配电箱,包括柜体,所述的柜体内设置有电器元件,所述的柜体上设置有入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为,所述的柜体内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置有平衡板,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平衡板相配合的挡块,所述的柜体顶部设置有竖直柱,所述的竖直柱底部设置有锥形密封塞,所述的锥形密封塞上活动设置有超薄塑料片,所述的超薄塑料片为锥形,所述的超薄塑料片上设置有若干个超细钢丝绳,所述的超细钢丝绳连接所述的平衡板一端,所述的柜体内还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微型转轴,所述的微型转轴上设置有转动杆,所述的转动杆上安装有超薄扇叶,所述的平衡板与转动杆上分别设置有同性相斥的磁铁,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转动杆相配合的支撑块。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转轴把所述的平衡板分为甲平衡板段和乙平衡板段,所述超细钢丝绳连接所述的甲平衡板段,所述的磁铁设置在所述乙平衡板段上,所述的乙平衡板段的长度是所述甲平衡板段长度的6至8倍。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微型转轴把所属的转动杆分成甲转动杆段和乙转动杆段,所述的磁铁设置在所述的甲转动杆段上,所述的超薄扇叶安装在所述的乙转动杆段上,所述的乙转动杆段的长度是所述甲转动杆段长度的6至8倍。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入气口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出气口上也设置有过滤网。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超薄塑料片呈圆锥型,所述的超薄塑料片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竖直柱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的超薄塑料片边缘均匀圆周设置有四个超细钢丝绳,四个所述的超细钢丝绳都连接在所述甲平衡板段上同一点。现有配电箱的散热方式基本是在配电箱内加装额外的电动风扇来加快配电箱内空气的流动,让热空气迅速流出配电箱带走热量。但是电动风扇需要额外的电力驱动,以及需要加装电机扇叶等装置,进一步挤压了配电箱内的空间,同时电机在转动时也会发生大量的热源,而这部分热源并不能通过风扇很好的散发出去。本专利技术则是利用电器元件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使得空气密度发生改变形成上升气流,通过上升气流顶起超薄超轻呈现锥形的超薄塑料片,塑料片上升后通过超细钢丝绳提起平衡板,通过杠杆原理设定转轴在平衡板上的位置使得只需要较小的力就能让塑料片提起平衡板,平衡板再通过两块磁力相斥的磁铁让转动杆运动。因为超薄塑料片是设置在有竖直柱上的,正常情况下超薄塑料片与锥形密封塞契合,当热空气托起超薄塑料片时,超薄塑料片与锥形密封塞之间出现空隙,热空气就从空隙中溢流出,超薄塑料片重现下降。如此的反复,转动杆就会一直做上下运动,此时转动杆上的超薄扇叶上下扇动,可以加快配电箱内的空气对流速度,让空气带走配电箱内的热量。本专利技术利用配电箱内本身电器元件发生的热来驱动超薄扇叶的扇动,无需加装其他设备,也不会出现新的热源,极大的降低了散热的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配电箱内依靠电器元件本身发出的热量作为驱动源来驱动配电箱内的风扇运作,以加强空气对流加速散热,本装置无需加装额外需要使用电力的散热设备,减少了电力的损耗以及避免配电箱内出现其他热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透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透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A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B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散热配电箱,包括柜体1,所述的柜体1内设置有电器元件13,所述的柜体1上设置有入气口12和出气口11,所述的入气口12和出气口11上都设置有过滤网7,过滤网7可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到柜体1内对电器元件13产生危害。所述的柜体1内设置有支架4,所述的支架4上设置有转轴41,所述的转轴41上设置有平衡板42,所述的支架4上设置有与所述平衡板42相配合的挡块43,所述的转轴41把平衡板42分成甲平衡板段42a和乙平衡板段42b,所述的乙平衡板段42b的长度是所述甲平衡板段42a长度的6至8倍。所述的柜体1顶部设置有竖直柱2,所述的竖直柱2底部设置有锥形密封塞21,所述的锥形密封塞21上活动设置有超薄塑料片3,所述的超薄塑料3片呈圆锥型,所述的超薄塑料片3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竖直柱2相配合的通孔32,通孔32的直径大于竖直柱2的直径,且可以卡在锥形密封塞21上。所述的超薄塑料片3上均匀圆周设置有四个超细钢丝绳31,四个所述的超细钢丝绳31都连接在所述甲平衡板段42a上的同一点。所述的柜体1内还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的支撑杆5上设置有微型转轴51,所述的微型转轴51上设置有转动杆52,所述的微型转轴51把所属的转动杆52分成甲转动杆段52a和乙转动杆段52b,所述的乙转动杆段52b的长度是所述甲转动杆段52a长度的6至8倍。所述的乙转动杆段52b上安装有超薄扇叶53,乙平衡板段42b和甲转动杆段52a之间设置有磁性相斥的磁铁6,在支撑杆5上还安装有与转动杆52相配合的支撑块54。在没有热气流的情况下,在支撑块54和挡块43的作用下平衡板42、转动杆52和超薄塑料片3会保持相对平衡。工作时,电器元件13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柜体1内的空气被加热上升,上升的气流会托起超薄塑料片3,超薄塑料片3被托起后带动平衡板42上的甲平衡板段42a上升,乙平衡板段42b下降;乙平衡板段42b下降后,在磁铁6之间相互的斥力作用下甲转动杆段52a下降,乙转动杆段52b上升。超薄塑料片3上升后,通孔32脱离锥形密封塞21,热空气迅速脱离,超薄塑料片3重新下降,这时乙转动杆段52b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降,两个磁铁6之间的磁力重新保持平衡。通过这种循环,设置在乙转动杆段52b上的超薄扇叶53一直上下翻动,从而加速柜体1内部的空气对流加快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散热配电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配电箱,包括柜体(1),所述的柜体(1)内设置有电器元件(13),所述的柜体(1)上设置有入气口(12)和出气口(11),其特征为,所述的柜体(1)内设置有支架(4),所述的支架(4)上设置有转轴(41),所述的转轴(41)上设置有平衡板(42),所述的支架(4)上设置有与所述平衡板(42)相配合的挡块(43),所述的柜体(1)顶部设置有竖直柱(2),所述的竖直柱(2)底部设置有锥形密封塞(21),所述的锥形密封塞(21)上活动设置有超薄塑料片(3),所述的超薄塑料片(3)为锥形,所述的超薄塑料片(3)上设置有若干个超细钢丝绳(31),所述的超细钢丝绳(31)连接所述的平衡板(42)一端,所述的柜体(1)内还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的支撑杆(5)上设置有微型转轴(51),所述的微型转轴(51)上设置有转动杆(52),所述的转动杆(52)上安装有超薄扇叶(53),所述的平衡板(42)与转动杆(52)上分别设置有同性相斥的磁铁(6),所述的支撑杆(5)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转动杆(52)相配合的支撑块(5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配电箱,包括柜体(1),所述的柜体(1)内设置有电器元件(13),所述的柜体(1)上设置有入气口(12)和出气口(11),其特征为,所述的柜体(1)内设置有支架(4),所述的支架(4)上设置有转轴(41),所述的转轴(41)上设置有平衡板(42),所述的支架(4)上设置有与所述平衡板(42)相配合的挡块(43),所述的柜体(1)顶部设置有竖直柱(2),所述的竖直柱(2)底部设置有锥形密封塞(21),所述的锥形密封塞(21)上活动设置有超薄塑料片(3),所述的超薄塑料片(3)为锥形,所述的超薄塑料片(3)上设置有若干个超细钢丝绳(31),所述的超细钢丝绳(31)连接所述的平衡板(42)一端,所述的柜体(1)内还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的支撑杆(5)上设置有微型转轴(51),所述的微型转轴(51)上设置有转动杆(52),所述的转动杆(52)上安装有超薄扇叶(53),所述的转动杆(52)和所述的平衡板(42)上下相对,且所述的平衡板(42)与转动杆(52)上下相对处分别设置有同性相斥的磁铁(6),所述的支撑杆(5)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转动杆(52)相配合的支撑块(5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海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