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艳青专利>正文

电动车辆惯性节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34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节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惯性发电并反充电池的电动车辆惯性节电器。其技术方案是:在定子和转子之间还设有可动定子,可动定子通过中轴与转子相对转动。所述的可动定子由中轴(A)、带有环形电极(I)的分电盘(H)和固定在中轴(A)的铁芯及绕组(E)组成。有益效果是:当车子启动时或者当车子刹车过程中,由此也产生一个相对转动,由此发电并通过输出电极K、整流器对蓄电池充电,从而达到节电目的,理论节电20-40%,并且不影响其它电子节电产品的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节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惯性发电并反充电池的电动车辆惯性节电器。二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车辆以环保、低噪声、节约能源,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特别是电动自行车由于其有适宜的速度、安全的骑行性能,已逐渐成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主要替代品而展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电他性能的较大幅提高、高效低速电机的不断涌现以及电子控制技术的日渐成熟,电动自行车也已成为当前比较有前途的轻型代步工具。而一次充电可行驶里程(距离)长短是电动车最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之一,它主要取决于蓄电池容量大小以及电机的控制器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高低。因而如何节能及提高每一环节的能转换效率是改进电动车的技术关键。目前,电动车辆存在的问题是目前由于一般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控制器均无回充电装置,当电动车骑行过程中,在调速转把回复原位置使车辆处于惯性滑行状态时,因而将惯性能量白白浪费掉,不能够充分利用机械运动带来的能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节省电能的电动车辆惯性节电器。其技术方案是在定子和转子之间还设有可动定子,可动定子通过中轴与转子相对转动。所述的可动定子由中轴(A)、带有环形电极(I)的分电盘(H)和固定在中轴(A)的铁芯及绕组(E)组成。所述的转子由前机盖(B1)、机壳(F)、轴承(C3)和后机盖(B2)组成;在所述的机壳(F)内设有一圈永磁铁(L),可动定子的铁芯及绕组(E)设置在永磁铁(L)中心并相对转动,而后机盖(B2)的中心设置轴承(C3)。所述的定子包括输出电极(K)、轴承(C1、C2)和电刷(G)。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车子启动时或者当车子刹车过程中,由此也产生一个相对转动,由此发电并通过输出电极K、整流器对蓄电池充电,从而达到节电目的,理论节电20%-40%,并且不影响其它电子节电产品的使用。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拆开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其技术方案是在定子和转子之间还设有可动定子,可动定子通过中轴与转子相对转动,从而切割磁力线发电。所述的可动定子由中轴A、带有两圈环形电极I的分电盘H和固定在中轴A的铁芯及绕组E组成;其中,转子由前机盖B1、机壳F、轴承C3和后机盖B2组成;在所述的机壳F内设有一圈永磁铁L,可动定子的铁芯及绕组E设置在永磁铁L中心并相对转动,从而切割磁力线并能够发电,而后机盖B2的中心设置轴承C3;其中,定子D包括输出电极K、轴承C1、C2和电刷G。最后,定子、可动定子和转子三个部件通过螺栓M、螺丝孔J固定连接,并且还通过键N和键槽O固定中轴A,避免铁芯及绕组E滑动,从而形成本技术的节电器,也可以理解为发电装置。基本工作组原理是使用时,将上述发电装置连接到电动车辆的轴或者车轮外缘,输出电极K通过整流器连接到蓄电池的输出端,这样,电动车辆在行驶时带动上述节电器(发电装置)一起转动,可动定子和转子同时转动,此时节电器不做功,当车子启动时,车轮把动力传递给节电器,由于惯性作用,节电器的转子转动的速度比可动定子转得慢,由此产生相对转动;而当车子刹车过程中,可动定子转速减慢直至最终停止,而转子由于惯性仍然在以原来的速度转动,由此也产生一个相对转动,由此发电并通过输出电极K、整流器对蓄电池充电,从而达到节电目的,理论节电20%-40%,并且不影响其它电子节电产品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辆惯性节电器,包括定子和转子,其特征是:在定子和转子之间还设有可动定子,可动定子通过中轴与转子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惯性节电器,包括定子和转子,其特征是在定子和转子之间还设有可动定子,可动定子通过中轴与转子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惯性节电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可动定子由中轴(A)、带有环形电极(I)的分电盘(H)和固定在中轴(A)的铁芯及绕组(E)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林艳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