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166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30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包括推杆、前轮支架,前扶手座,所述前扶手座上设有铆孔,所述推杆一端设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上设有铆孔,所述前轮支架一端设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上设有铆孔,所述下接头套在前扶手座外,所述前扶手座套在上接头外,下接头、前扶手座、上接头上的铆孔重叠并用铆钉铰接,使推杆和前轮支架在前扶手座套内旋转,这样在折叠过程中无需拆卸前扶手座套,使整车收车操作更方便快捷,下接头上还设有弧形槽,前扶手座的铆孔侧边还设有销孔,弧形槽与销孔位置用一销子连接,销子起到上下限位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包括推杆、前轮支架,前扶手座,所述前扶手座上设有铆孔,所述推杆一端设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上设有铆孔,所述前轮支架一端设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上设有铆孔,所述下接头套在前扶手座外,所述前扶手座套在上接头外,下接头、前扶手座、上接头上的铆孔重叠并用铆钉铰接,使推杆和前轮支架在前扶手座套内旋转,这样在折叠过程中无需拆卸前扶手座套,使整车收车操作更方便快捷,下接头上还设有弧形槽,前扶手座的铆孔侧边还设有销孔,弧形槽与销孔位置用一销子连接,销子起到上下限位作用。【专利说明】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推车的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婴儿推车在折叠展开时,折叠过程不顺畅,经常会出现折叠关节卡住的情况,需要手用大力搬开,操作起来繁琐,此外,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婴儿推车大都只能实现手把和后轮连杆的折叠,而前轮连杆无法折叠,虽有一些折叠结构能实现前轮连杆折叠,但是结构复杂,操作繁琐,需要拆卸前扶手及一些零件,使整车收车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用于实现婴儿推车折叠过程顺畅且前扶手无需拆卸,使整车收车操作更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包括推杆、前轮支架,前扶手座,所述前扶手座上设有铆孔,所述推杆一端设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上设有铆孔,所述前轮支架一端设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上设有铆孔,所述下接头套在前扶手座外,所述前扶手座套在上接头外,下接头、前扶手座、上接头上的铆孔重叠并用铆钉铰接,所述下接头和上接头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上接头上还设有弧形槽,所述前扶手座的铆孔侧边还设有销孔,所述弧形槽与销孔位置相对应,用一销子连接,销子起到上下限位作用。 优选地,所述前扶手座的上端插入前扶手插头。 优选地,所述上接头与前轮支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接头与推杆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下接头套在前扶手座外,所述前扶手座套在上接头外,下接头、前扶手座、上接头上的铆孔重叠并用铆钉铰接,使推杆和前轮支架在前扶手座套内旋转,这样在折叠过程中无需拆卸前扶手座套,使整车收车操作更方便快捷,下接头上还设有弧形槽,前扶手座的铆孔侧边还设有销孔,弧形槽与销孔位置用一销子连接,销子起到上下限位作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包括推杆1、下接头2、销子3、销孔31、前扶手座4、上接头5、弧形槽51、前轮支架6、前扶手插头7、铆孔9。 推杆I上设有三个接孔,下接头2上设有下端孔和铆孔9,下接头2的下端孔用铆钉固定在推杆I的第一个接孔上,前轮支架6上设有三个接孔,上接头5上设上端孔和铆孔9,上接头5的上端孔用铆钉固定在前轮支架6的第一个接孔上,下接头2和上接头5都是圆形壳体,下接头2的圆形壳体位空心,可套住上接头5,前扶手座4的下方是圆形壳体,上方有开口,开口内插入前扶手插头7,下接头2套在前扶手座4外,前扶手座4套在上接头5夕卜,下接头2、前扶手座4、上接头5上的铆孔重叠,用铆钉穿过铆孔使下接头、上接头与前扶手座连接4,前扶手座7两端开口,可使推杆I和前轮支架6以铆孔为支点旋转,上接头5上还设有弧形槽51,前扶手座4的铆孔9侧边还设有销孔31,弧形槽51与销孔31位置相对应,用一销子3连接,销子3起到上下限位作用。 工作时,只需将推杆I与前扶手座4相对转动,就可折叠或打开前轮支架6,并且无需拆下前扶手座4,当推杆I与前轮支架6相对转动时,销子3可在弧形槽51范围内相对移动,使推杆I与前轮支架6的转动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下接头套在前扶手座外,所述前扶手座套在上接头外,下接头、前扶手座、上接头上的铆孔重叠并用铆钉铰接,使推杆和前轮支架在前扶手座套内旋转,这样在折叠过程中无需拆卸前扶手座套,使整车收车操作更方便快捷,下接头上还设有弧形槽,前扶手座的铆孔侧边还设有销孔,弧形槽与销孔位置用一销子连接,销子起到上下限位作用。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包括推杆、前轮支架,前扶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扶手座上设有铆孔,所述推杆一端设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上设有铆孔,所述前轮支架一端设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上设有铆孔,所述下接头套在前扶手座外,所述前扶手座套在上接头外,下接头、前扶手座、上接头上的铆孔重叠并用铆钉铰接,所述下接头和上接头为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上还设有弧形槽,所述前扶手座的铆孔侧边还设有销孔,所述弧形槽与销孔位置相对应,并用一销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扶手座的上端插入前扶手插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与前轮支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与推杆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文档编号】B62B7/06GK204222928SQ201420603428【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专利技术者】张春雨 申请人:昆山倍凯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机构,包括推杆、前轮支架,前扶手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扶手座上设有铆孔,所述推杆一端设有下接头,所述下接头上设有铆孔,所述前轮支架一端设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上设有铆孔,所述下接头套在前扶手座外,所述前扶手座套在上接头外,下接头、前扶手座、上接头上的铆孔重叠并用铆钉铰接,所述下接头和上接头为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倍凯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