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用液体阻尼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115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9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星用液体阻尼隔振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左连接盖板1、压紧弹簧3、左端盖4、左辅助波纹管6、左连接盘8、左主波纹管10、阻尼盘12、右主波纹管11、右连接盘9、右辅助波纹管7、右端盖5、右连接盖板2;左连接盖板1、右连接盖板2的外端分别设置有外部接口;主要由左辅助波纹管6、右辅助波纹管7、左主波纹管10、右主波纹管11构成的波纹管的管腔中充满流体;左连接盘8、右连接盘9安装于左连接盖板1;阻尼盘12安装于右连接盖板2。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用于隔离卫星上敏感载荷元件使其免受星体上振动的干扰而导致性能降低,也可以用于隔离星体上振动源(如飞轮等)的振动,控制整星的微振动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星用液体阻尼隔振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左连接盖板1、压紧弹簧3、左端盖4、左辅助波纹管6、左连接盘8、左主波纹管10、阻尼盘12、右主波纹管11、右连接盘9、右辅助波纹管7、右端盖5、右连接盖板2;左连接盖板1、右连接盖板2的外端分别设置有外部接口;主要由左辅助波纹管6、右辅助波纹管7、左主波纹管10、右主波纹管11构成的波纹管的管腔中充满流体;左连接盘8、右连接盘9安装于左连接盖板1;阻尼盘12安装于右连接盖板2。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隔离卫星上敏感载荷元件使其免受星体上振动的干扰而导致性能降低,也可以用于隔离星体上振动源(如飞轮等)的振动,控制整星的微振动水平。【专利说明】卫星用液体阻尼隔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隔振器,具体涉及一种液体阻尼隔振器。
技术介绍
卫星用液体阻尼隔振装置,体现出适应卫星的较小的设计空间、较低的重量和成熟上天材料等特点,可有效实现卫星上微振动隔离的功能,对于影响卫星性能振动环境的改善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随着高分辨率卫星的发展,对星体上的振动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为进一步提高卫星对地观测性能,改善卫星微振动环境,振动隔离技术的应用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传统的隔振器在星上使用时难免会遇到温度、体积、重量、辐射的影响,而液体阻尼隔振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高的特点,此外,所研制的液体阻尼隔振器具有传统隔振器所无法比拟的共振抑制和高频振动衰减效果。一种卫星用液体阻尼隔振的研制,对有效改善卫星振动环境,保证星上敏感部件的可靠、正常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星用液体阻尼隔振器。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卫星用液体阻尼隔振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左连接盖板1、压紧弹簧3、左端盖4、左辅助波纹管6、左连接盘8、左主波纹管10、阻尼盘12、右主波纹管11、右连接盘9、右辅助波纹管7、右端盖5、右连接盖板2 ; 左连接盖板1、右连接盖板2的外端分别设置有外部接口 ; 主要由左辅助波纹管6、右辅助波纹管7、左主波纹管10、右主波纹管11构成的波纹管的管腔中充满流体; 左连接盘8、右连接盘9安装于左连接盖板1 ; 阻尼盘12安装于右连接盖板2。 优选地,左主波纹管10和右主波纹管11为设备和星体之间提供连接刚度; 振动时,左连接盖板1、右连接盖板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迫使流体通过阻尼盘12在左主波纹管10、右主波纹管11、左辅助波纹管6以及右辅助波纹管7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的小孔流动而产生合适的阻尼,从而耗散振动产生的能量; 压紧弹簧3、左辅助波纹管6以及右辅助波纹管7共同提供辅助刚度,同时,压紧弹簧3为所述卫星用液体阻尼隔振器在热环境下使用提供液体体积缓冲,若因为温度升高液体膨胀,则压紧弹簧3会释放部分压紧左辅助波纹管6的力,从而使得波纹管的腔体增大,反之,若液体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压紧弹簧3会继续压紧左辅助波纹管6,使波纹管的管腔体积减小。 优选地,压紧弹簧3在初始状态下处于压紧状态,对左辅助波纹管6施加压力,此时,左辅助波纹管6对流动液体的缓冲刚度是压紧弹簧3和左辅助波纹管6刚度串联;同时,压紧弹簧3在隔振器所处环境温度变化时,可以释放由此带来的流体收缩或膨胀,避免波纹管内部出现空腔。 优选地,连接左主波纹管10的左连接盘8和连接右主波纹管11的右连接盘9,分别通过螺纹孔与左连接盖板1上的安装孔A100配合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左连接盘8与右连接盘9之间的间距固定。 优选地,右连接盖板2通过其上的安装孔B200和右连接盘9上的孔配合螺栓使用进行固定连接,连接后,右连接盖板2的运动将直接传递到阻尼盘12上。 优选地,左辅助波纹管6、右辅助波纹管7的外端分别使用左端盖4、右端盖5封口,同时,左端盖4、右端盖5留有螺纹孔,螺纹孔用于向波纹管中填充液体,使用密封垫圈和螺钉进行密封。 优选地,阻尼的产生通过阻尼盘12上的细长小孔或者环形孔产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隔离卫星上敏感载荷元件(光学相机等)使其免受星体上振动的干扰而导致性能降低,也可以用于隔离星体上振动源(如飞轮等)的振动,控制整星的微振动水平。所涉及的隔振器在能可靠安全地保证星上设备安装刚度、强度和精度的同时,达到较高的振动隔离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图2为卫星用流体阻尼隔振器装置及其截面A-A的设计图; 图3、图4为卫星用流体阻尼隔振器装置及其截面B-B的设计图。 图中: 1-左连接盖板; 2-右连接盖板; 3-压紧弹簧; 4~左端盖; 5-右端盖; 6-左辅助波纹管; 7-右辅助波纹管; 8-左连接盘; 9-右连接盘; 10-左主波纹管; 11-右主波纹管; 12-阻尼盘; 100-安装孔 A ; 200-安装孔 B 30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所述液体阻尼隔振器装置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刚度提供装置,主要包括左主波纹管10、右主波纹管11、左辅助波纹管6、右辅助波纹管7、压紧弹簧3 ;二是阻尼提供装置,主要包括阻尼盘12以及充在波纹管中的液体,三是连接及固定装置,包括左连接盖板1、右连接盖板2、左连接盘8、右连接盘9、左端盖4、右端盖5。 隔振器两端均设计有外部接口,使用时一端连接至被隔振对象上,另一端固定于星体上。左主波纹管10为设备和星体之间提供连接刚度,右主波纹管11为设备和星体之间提供连接刚度。 振动时,左连接盖板1、右连接盖板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迫使流体通过阻尼盘12在左主波纹管10,右主波纹管11以及左辅助波纹管6和右辅助波纹管7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的小孔流动而产生合适的阻尼,从而耗散振动产生的能量; 压紧弹簧3、左辅助波纹管6以及右辅助波纹管7共同提供辅助刚度,同时,压紧弹簧为隔振器在热环境下使用提供液体体积缓冲,若因为温度升高液体膨胀,则压紧弹簧会释放部分压紧左辅助波纹管的力,从而使得波纹管腔体增大,反之,若液体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压紧弹簧会继续压紧左辅助波纹管,使波纹管腔体体积减小。 左连接盘8和右连接盘9均连接到主波纹管上,主波纹管提供连接刚度。液体流经阻尼小孔提供阻尼力,辅助波纹管对进入辅助波纹管或者离开辅助波纹管的液体提供缓冲作用。 左主波纹管和右主波纹管之间的位移变化使波纹管中液体流经阻尼盘上的阻尼小孔而产生阻尼力,同时,辅助波纹管为流动的液体提供缓冲作用,这样在频率较低时阻尼比保持在较高水平,而当频率增大后,由于辅助波纹管的缓冲作用,液体来不及流过阻尼小孔,此时阻尼力会下降。 参见附图1、图2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连接在左连接盘8的一端与阻尼盘12之间的左主波纹管10、连接在右连接盘9的一端与阻尼盘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卫星用液体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左连接盖板(1)、压紧弹簧(3)、左端盖(4)、左辅助波纹管(6)、左连接盘(8)、左主波纹管(10)、阻尼盘(12)、右主波纹管(11)、右连接盘(9)、右辅助波纹管(7)、右端盖(5)、右连接盖板(2);左连接盖板(1)、右连接盖板(2)的外端分别设置有外部接口;主要由左辅助波纹管(6)、右辅助波纹管(7)、左主波纹管(10)、右主波纹管(11)构成的波纹管的管腔中充满流体;左连接盘(8)、右连接盘(9)安装于左连接盖板(1);阻尼盘(12)安装于右连接盖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天申军烽周徐斌钟鸣蒋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