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点刺实验可调片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000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9 07:27
一种皮肤点刺实验可调片状针,包括针片和限位片,限位片为板状,上开有长短不一且相互平行的长条孔,长条孔两侧开有与其垂直的导向槽,两条导向槽相互平行,针片分为头部、中部和尾部,头部设有尖角使得针片可刺破皮肤,中部成锥形使得其插入不同长条孔的深度不一样,尾部固定有一可弯折的长条板使得针片插入长条孔后可将长条板弯折后插入导向槽再次弯折将针片固定在限位片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皮肤点刺实验可调片状针,包括针片和限位片,限位片为板状,上开有长短不一且相互平行的长条孔,长条孔两侧开有与其垂直的导向槽,两条导向槽相互平行,针片分为头部、中部和尾部,头部设有尖角使得针片可刺破皮肤,中部成锥形使得其插入不同长条孔的深度不一样,尾部固定有一可弯折的长条板使得针片插入长条孔后可将长条板弯折后插入导向槽再次弯折将针片固定在限位片上。【专利说明】 一种皮肤点刺实验可调片状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尤其涉及一种皮肤点刺实验可调片状针。
技术介绍
现有人体皮肤过敏测试,主要是通过皮肤点刺实验来得到所要的数据,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皮肤点刺过敏原一一消毒患者双侧前臂,在前臂内侧每隔3-5cm滴上一滴过敏原药液(约20种),并滴有组胺阳性对照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在药液中央用一次性针头垂直刺破皮肤到皮下,观察20分钟,与组胺组和盐水组比较,记录风团出现部位及大小。但对于操作者,尤其是初学者,针头刺入深度常不能把握,刺入过浅,不能将皮肤刺破,可能导致假阴性的结果。刺入过深,疼痛感强,刺入真皮层,导致出血,将影响测试结果,从而使操作者在操作时放不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肤点刺实验可调片状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片(1)和限位片(2),所述限位片(2)为板状,上开有长短不一且相互平行的长条孔(3),所述长条孔(3)两侧开有与其垂直的导向槽(4),两条导向槽(4)相互平行,所述针片(1)分为头部(5)、中部(6)和尾部(7),所述头部(5)设有尖角使得针片可刺破皮肤,中部(6)成锥形使得其插入不同长条孔的深度不一样,所述尾部(7)固定有一可弯折的长条板(8)使得针片插入长条孔(3)后可将长条板弯折后插入导向槽(4)再次弯折将针片固定在限位片(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苍南中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