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595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是包括有对接插座及定位弹片,其中该对接插座所具的基座与二侧壁之间为形成有容置空间,并于基座上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而基座的容置空间底部相邻于二侧壁处为设有定位凸部,且二侧壁上分别结合有定位弹片的基部,并由基部向内反折延伸有弹扣,当连接插头侧向嵌插于对接插座的容置空间内时,其本体内部的对接端子便会电性接触于导电端子上,并由本体推顶于定位弹片的弹扣上产生向外弹性变形,且待本体嵌入至定位后,便可将基座的定位凸部扣持于本体底面二侧处的凹部内,并使定位弹片的弹扣扣持于本体二侧处的扣槽内形成单侧双重锁定状态,可增加连接插头拔出时所需的高抗拉拔力,以确保多次插拔对接的电性接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对接插座的基座底部二侧处为设有定位凸部及二侧壁上结合有定位弹片,并配合连接插头的本体底面二侧处的凹部与本体二侧处的扣槽形成双重锁定状态,可增加拔出时所需的高抗拉拔力,以确保多次插拔对接的电性接触效果。
技术介绍
现今电子科技与多媒体信息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行动装置(MID)等电子装置皆已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中,并逐渐趋向轻、薄、短、小,易于携带且运算及传输速度加快方向迈进,故为了能使各种电子装置的体积缩小,电子装置内部不同功能的电子零组件则需小而精密,整体结构强度亦需随之加强,以因应目前的发展趋势。 再者,随着电子装置设计愈来愈趋向于小型化,使连接器内部可供利用的空间亦趋于窄小,相形的下连接器与一般线材或软性电路板的接合及固定上势必更加的困难,而一般的连接器(如板对板连接器、线对板连接器等)通常会利用一个公端连接器及一个母端连接器进行配合对接,并将信号或电源通过电路板来传送至控制电路中,惟该目前市面上的现有连接器模块的公头与母座对接时,是先将公头的本体为侧向嵌插于母座内部的嵌合空间内,并使母座的嵌合空间底部二侧处的凸扣扣持于本体底面二侧处的扣槽内,且本体上的多个第二端子分别抵持接触于母座上对应的第一端子形成电性连接,此种公头与母座利用凸扣与扣槽嵌合卡固的方式便会因多次插拔而相互磨损,并造成公头拔出时的抗拉拔力降低,使公头受到外力震动的影响时轻易产生松动或滑脱的情况发生,整体结构亦不稳定,便为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重新设计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新型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点,乃搜集相关数据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虑,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的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电连接器新型诞生。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对接插座所具的基座与二侧壁之间为形成有容置空间,并于基座上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且基座的容置空间底部相邻于二侧壁处设有定位凸部,再于二侧壁上分别结合有定位弹片的基部,并由基部皆向内反折延伸有位于容置空间内的弹扣,当连接插头侧向嵌插于对接插座的容置空间内时,可使本体前侧处抵持于基座的定位凸部上,并由本体二侧处推顶于定位弹片的弹扣上产生向外弹性变形,且待本体嵌入至定位后,便可通过基座的定位凸部扣持于本体底面二侧处的凹部内,并使定位弹片的弹扣扣持于本体二侧处的扣槽内形成单侧双重锁定状态,可增加连接插头拔出时所需的力量而形成一高抗拉拔力,以确保多次插拔对接的电性接触效果。 本技术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定位弹片的弹扣相邻于基部处为形成有向内转折的弯折部,并于弯折部后方形成有位于容置空间内的推移面,且推移面朝基部形成有向内转折的卡持部,当连接插头的本体自对接插座的容置空间内拔出时,便可通过弹扣的卡持部配合基座的定位凸部形成双重阻挡作用,让使用者需要施加更大力量才能够将连接插头拔出,此种定位弹片为由金属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并可避免连接插头嵌插于对接插座内时因胶体相互磨损所造成的抗拉拔力降低或轻易滑脱等情况发生,并具有稳定的阻挡定位及止退的效用。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对接插座及定位弹片,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对接插座所具的基座与二侧壁之间为形成有可供默认连接插头侧向嵌插于其内的容置空间,并于基座上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而基座的容置空间底部相邻于二侧壁处分别设有扣持于默认连接插头本体底面二侧处的凹部内形成锁定状态的定位凸部,且二侧壁上分别结合有定位弹片; 该定位弹片具有结合于基座侧壁上的基部,并由基部向内反折延伸有位于容置空间内而可供默认连接插头本体二侧处推顶产生向外弹性变形后再扣持于扣槽内形成锁定状态的弹扣。 其中该对接插座的容置空间前方处形成有一插口,并于基座后方侧壁上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而导电端子一侧处朝外延伸设有位于容置空间内的接触部,并于导电端子的另侧处设有外露于基座外部的焊接部。 其中该对接插座的容置空间前方处形成有一插口,并于基座的定位凸部相邻于插口处朝容置空间形成有向上斜伸的导引面,且导引面后方形成有抵持面,再向上转折出一连续段差状的卡持块。 其中该对接插座基座的二侧壁前方分别向后剖设有嵌扣槽,并于嵌扣槽内侧处形成有向前凸出的固定块,而定位弹片的基部上同向延伸有嵌卡于嵌扣槽内的支臂,且二支臂之间形成有可供固定块嵌卡于其内的卡持槽。 其中该对接插座基座的二侧壁相对内侧处分别剖设有定位槽,而定位弹片的弹扣相邻于基部处形成有向内转折的弯折部,并于弯折部后方形成有向外扩张伸出定位槽处且位于容置空间内的推移面,该推移面朝基部形成有向内转折的卡持部,且弹扣与基部之间形成有一弹性空间。 其中该对接插座基座的定位槽后方贯通至侧壁上,并于定位槽后方相邻于侧壁处皆形成有凸出的阻挡部,而定位弹片的弹扣由卡持部延伸出抵持于阻挡部上形成挡止定位的抵持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确保多次插拔对接的电性接触效果,并具有稳定的阻挡定位及止退的效用。 【附图说明】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用这句话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接前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接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接时的俯视剖面图。 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接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接后的立体俯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所示,是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为包括有对接插座I及定位弹片2,故就本案的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后,其中: 该对接插座I为具有一基座11,并于基座11 二侧及后方处形成有侧壁111,且位于基座11与各侧壁111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0,再于容置空间10前方处形成有一插口101,而基座11后方侧壁111上为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12,并于导电端子12 —侧处朝外延伸设有位于容置空间10内的接触部121 (如图8所示),且导电端子12的另侧处设有外露于基座11外部的焊接部122,该导电端子12的结构设计方式很多,亦可依实际的应用变更设计,并与基座11可利用嵌合卡固或埋入射出的方式结合成为一体。 再者,基座11的容置空间10底部相邻于二侧壁111处为分别设有定位凸部112,并于定位凸部112相邻于插口 101处朝容置空间10皆形成有向上斜伸的导引面1121,且导引面1121后方形成有抵持面1122,再向上转折出有一连续段差状的卡持块1123(如图5、图7所示),而基座11的二侧壁111前方为分别向后剖设有贯通至基座11底部的嵌扣槽113,并于嵌扣槽113内侧处皆形成有向前凸出的水平固定块1131,且二侧壁111相对内侧为由插口 101处分别向后剖设有前方连通于嵌扣槽113而后方贯通至侧壁111上的定位槽114,再于定位槽114后方相邻于侧壁111处形成有凸出的阻挡部115 (如图6、图8所示)。 该定位弹片2为具有一直立状的基部21,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对接插座及定位弹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对接插座所具的基座与二侧壁之间为形成有可供默认连接插头侧向嵌插于其内的容置空间,并于基座上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而基座的容置空间底部相邻于二侧壁处分别设有扣持于默认连接插头本体底面二侧处的凹部内形成锁定状态的定位凸部,且二侧壁上分别结合有定位弹片;该定位弹片具有结合于基座侧壁上的基部,并由基部向内反折延伸有位于容置空间内而可供默认连接插头本体二侧处推顶产生向外弹性变形后再扣持于扣槽内形成锁定状态的弹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对接插座及定位弹片,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对接插座所具的基座与二侧壁之间为形成有可供默认连接插头侧向嵌插于其内的容置空间,并于基座上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而基座的容置空间底部相邻于二侧壁处分别设有扣持于默认连接插头本体底面二侧处的凹部内形成锁定状态的定位凸部,且二侧壁上分别结合有定位弹片; 该定位弹片具有结合于基座侧壁上的基部,并由基部向内反折延伸有位于容置空间内而可供默认连接插头本体二侧处推顶产生向外弹性变形后再扣持于扣槽内形成锁定状态的弹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对接插座的容置空间前方处形成有一插口,并于基座后方侧壁上定位有多个导电端子,而导电端子一侧处朝外延伸设有位于容置空间内的接触部,并于导电端子的另侧处设有外露于基座外部的焊接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对接插座的容置空间前方处形成有一插口,并于基座的定位凸部相邻于插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盛兴
申请(专利权)人:宏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