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356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经机,包括筒子架和经轴,所述筒子架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纱孔单元,所述筒子架和经轴间设有集丝架,所述集丝架上设有若干第一集丝横梁和第二集丝横梁,所述第一集丝横梁上设有第一导纱孔,所述第二集丝横梁上设有第二导纱孔,所述第一导纱孔数量与导纱孔单元数量相同,所述第一集丝横梁的数量至少为第二集丝横梁数量的两倍,所述第一导纱孔数量至少为第二导纱孔的两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经机具有防止经线缠绕、断裂以及提高经线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经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整经机。
技术介绍
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经轴上的工艺过程,通过整经的经纱供浆纱和穿经用。整经要求各根经纱张力相等,在经轴或织轴上分布均匀,色纱排列符合工艺规定。 整经机是完成上述工艺的设备,整经机一般包括筒子架、经轴、驱动经轴工作的驱动装置以及传动装置,工作时,经线自筒子架上筒子引出,先穿过夹纱器与立柱间的间隙经过断头探测器,向前穿过导纱瓷板,再经导纱棒,穿过伸缩筘,绕过测长辊后卷绕到经轴上。在整经过程中,经线的牵引距离长、经线较软,且在整经过程中每根经线的张力不同,导致经线拉不直,这样经线的平整度差,经线之间很容易交叉、缠绕且断线后不易寻找接头。在整经机后端,经线卷绕在经轴上,然后由经轴输送给针织或纺织工序,由于没有把经线分开的机构,会导致经轴上的经线排列紊乱影响后续工序。以上问题出现就需要停机整理,不但整理麻烦、费时,且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经线缠绕以及断裂的整经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整经机,包括筒子架和经轴,所述筒子架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纱孔单元,所述筒子架和经轴间设有集丝架,所述集丝架上设有若干第一集丝横梁和第二集丝横梁,所述第一集丝横梁上设有第一导纱孔,所述第二集丝横梁上设有第二导纱孔,所述第一导纱孔数量与导纱孔单元数量相同,所述第一集丝横梁的数量至少为第二集丝横梁数量的两倍,所述第一导纱孔数量至少为第二导纱孔的两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筒子架和经轴间设置集丝架,集丝架上设置第一集丝横梁和第二集丝横梁,第一集丝横梁上设置的第一导纱孔数量和设在筒子架的支撑板上的导纱孔单元数量相同,在第二集丝横梁上设有第二导纱孔,且设置第一集丝横梁的数量至少为第二集丝横梁数量的两倍以及第一导纱孔数量至少为第二导纱孔的两倍,通过该结构使从筒子架上导出的经线通过第一集丝横梁和第二集丝横梁有层次的双重集成后传送到经轴上,通过集丝架的双重集成传送使经线在传送过程中隔绝相互干扰,使经线排布均匀,有效解决了经线缠绕问题,同时集成传送可以保持每根经线所受的张力相同且不易出现经线断裂,进而使本技术整经机工作效率更高。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丝架包括两矩形框架,所述第一集丝横梁和第二集丝横梁均与两矩形框架连接,所述矩形框架包括底杆、顶杆和两立杆,所述底杆和顶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立杆端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从筒子架上导出的经线通过第一集丝横梁初步集成再经过第二集丝横梁对在第一集丝横梁上集成后的经线组再次集成,这样设计,层次分明,经线排布更加合理,更容易理清经线,在出现断裂时寻找更加方便;同时集丝架与筒子架或经轴间距离可以自由调整,从而使经线受到的张力可以通过调整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集丝横梁滑动式安装在所述集丝架上,所述第二集丝横梁与集丝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集丝横梁滑动式安装在集丝架上,使第一集丝横梁可以在集丝架上滑动,进而调整第一集丝横梁的高度使经线具有更好的张力。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集丝横梁的两端均设有沿第一集丝横梁长度方向向外凸起的长方形连接部,所述矩形框架靠近筒子架的一边设有与所述连接部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沿立杆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部与滑槽沿立杆长度方向的两相对端面间均设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第一集丝横梁的滑动安装,且第一集丝横梁在滑动槽上受弹簧的弹力作用,在传送经线时,可以根据经线上受到的不同大小的张力自动进行高度调整,进而使经线所受张力在过大或者过小时可以自动调整第一集丝横梁的高度来调整经线上受到的张力,使经线既可以满足张力要求,提高经线质量,又可以保护经线使经线不易断裂。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导纱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导纱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导纱孔的直径大于导纱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第一导纱孔和第二导纱孔直径过小导致经线无法集中穿过。 综上所述,本技术整经机具有防止经线缠绕、断裂以及提高经线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整经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集丝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筒子架;11、支撑板;111、导纱孔单元;2、经线;3、集丝架;31、第一集丝横梁;311、第一导纱孔;312、连接部;32、框架;321、顶杆;322、立杆;323、底杆;33、第二集丝横梁;331、第二导纱孔;34、弹簧;4、经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3图对本技术整经机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整经机,包括筒子架I和经轴4,经线2从筒子架I上引出通过检测以及拉伸后传送后卷绕到经轴4上,所述筒子架I上设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导纱孔单元111,所述导纱孔单元111设置为三个,每个导纱孔单元111包括三个导纱孔,所述筒子架I和经轴4间设有集丝架3,所述集丝架3上设有第一集丝横梁31和第二集丝横梁33,所述第一集丝横梁31和第二集丝横梁33与支撑板1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集丝横梁31上设有第一导纱孔311,所述第二集丝横梁33上设有第二导纱孔331,所述第一导纱孔311数量与导纱孔单元111数量相同,所述第一集丝横梁31数量至少为第二集丝横梁33数量的两倍,本实施例优选2倍且所述第一集丝横梁31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第一导纱孔311数量至少为第二导纱孔331数量的两倍,本技术优选为3倍,即第二导纱孔331设置为一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丝横梁31设于集丝架3朝向筒子架I的一侧,所述第二集丝横梁33设于集丝架3朝向经轴4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从筒子架I上导出的经线2线通过第一集丝横梁31初步集成在经过第二集丝横梁33对在第一集丝横梁31上集成后的经线2组再次经过集成,这样层次分明,经线2排布更加合理,更容易理清经线2,在出现断裂时寻找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集丝架3包括两框架32,所述第一集丝横梁31和第二集丝横梁33连接两矩形框架32,所述矩形框架32包括两立杆322、底杆323和顶杆321,所述底杆323和顶杆321的两端分别与两立杆322端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一集丝横梁31和第二集丝横梁33连接两矩形框架32构成集丝架3使第一两矩形框架32和第二两矩形框架32与筒子架I或经轴4间距离可以自由调整,从而使经线2受到的张力可以通过调整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结构简单,减少集丝架3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丝横梁31滑动式安装在所述集丝架3上,所述第二集丝横梁33与集丝架3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集丝横梁31滑动式安装在集丝架3上,使第一集丝横梁31可以在集丝架3上滑动,进而调整第一集丝横梁31的高度使经线2具有更好的张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丝横梁31的两端均设有沿第一集丝横梁31长度方向向外凸起的长方形连接部312,靠近筒子架I的两所述立杆322上均设有与所述连接部312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沿立杆322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经机,包括筒子架和经轴,其特征是:所述筒子架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纱孔单元,所述筒子架和经轴间设有集丝架,所述集丝架上设有若干第一集丝横梁和第二集丝横梁,所述第一集丝横梁和第二集丝横梁与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集丝横梁上设有第一导纱孔,所述第二集丝横梁上设有第二导纱孔,所述第一导纱孔数量与导纱孔单元数量相同,所述第一集丝横梁的数量至少为第二集丝横梁数量的两倍,所述第一导纱孔数量至少为第二导纱孔的两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经机,包括筒子架和经轴,其特征是:所述筒子架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纱孔单元,所述筒子架和经轴间设有集丝架,所述集丝架上设有若干第一集丝横梁和第二集丝横梁,所述第一集丝横梁和第二集丝横梁与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集丝横梁上设有第一导纱孔,所述第二集丝横梁上设有第二导纱孔,所述第一导纱孔数量与导纱孔单元数量相同,所述第一集丝横梁的数量至少为第二集丝横梁数量的两倍,所述第一导纱孔数量至少为第二导纱孔的两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经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集丝横梁设于集丝架朝向筒子架的一侧,所述第二集丝横梁设于集丝架朝向经轴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经机,其特征是:所述集丝架包括两矩形框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法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水布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