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925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该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内设有贯流风道,贯流风道内设有贯流风机,贯流风道的前蜗舌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段,且多个第一连接段转动连接;和/或,贯流风道的后蜗舌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段,多个第二连接段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将贯流风道的前蜗舌和/或后蜗舌设计成包括转动连接的多个连接段,使得贯流风道的出风口的大小可调,这样当出风量大时,可增大出风口,出风量小时,可调小出风口,使得出风口的大小与出风量相适配,以免出风不能充满整个出风口,进而在后蜗舌处形成负压,出现涡流和回流,造成出风不连续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和包括该空调器室内机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室内挂机或柜机很多都是采用贯流风轮进行送风,传统的贯流风道都是采用V字型扩张结构,当风轮转速较高,风量较大时,出风口处气流会充满整个出风口,这时,出风口处后蜗舌的壁面处不会出现蜗流和回流的现象,出风连续性较好,舒适性也较好,但当室内机调至低风档,风轮转速较低时,气流沿着蜗壳的前蜗舌的壁面流出,后蜗舌的壁面处气流较弱,就会出现负压,形成蜗流和回流,阻挡了低速气流的流出,进而出现了出风不稳、不连续的现象,且出风口可能会出现凝露现象。尤其是呈S型的贯流风道,其在后蜗舌拐弯处的一定角度范围内更容易出现出风不稳、不连续的现象,降低了出风的舒适性,并增大了出风噪音和异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低风量时后蜗壳处出现的蜗流和回流、出风不稳、不连续的现象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壳体内设有贯流风道,所述贯流风道内设有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道的前蜗舌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段,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依次转动连接;和/或,所述贯流风道的后蜗舌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段,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依次转动连接。 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其贯流风道的前蜗舌包括有多个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后蜗舌包括多个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段,通过转动第一连接段和/或第二连接段,可调整贯流风道的出风口的大小,因此,当贯流风轮转速较快,出风量较大时,可使前后蜗舌向外转动,增大出风口,以便出风;当贯流风轮转速较慢,出风量较小时,可使前后蜗舌向内转动,减小出风口,以便出风能够充满出风口,避免在后蜗舌的壁面处形成负压,出现涡流和回流,造成出风不连续的现象发生。 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蜗舌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且在相邻两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连接处,所述前蜗舌的方向改变。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蜗舌包括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且在相邻两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所述后蜗舌的方向改变。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转动的角度为O?30°。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段进行转动;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段进行转动。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位于所述贯流风道外。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器根据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力档位,调节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转动角度,使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力档位减小时,所述贯流风道的出风口减小;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力档位增大时,所述贯流风道的出风口增大。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两所述贯流风轮和两所述贯流风道,且两所述贯流风轮平行设置。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两所述贯流风道的所述后蜗舌相邻,且靠近进风侧的两所述贯流风道之间设有隔板。 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风向。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I空调器室内机,10贯流风轮,11前蜗舌,110第一连接段,12后蜗舌,120第一连接段,13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1,其壳体内设有贯流风道,所述贯流风道内设有贯流风轮10,所述贯流风道的前蜗舌11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段110,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110依次转动连接;和/或,所述贯流风道的后蜗舌12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段120,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20依次转动连接。 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其前蜗舌包括有多个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后蜗舌包括多个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段,通过转动第一连接段和/或第二连接段,可调整贯流风道的出风口的大小,因此,当贯流风轮转速较快,出风量较大时,可使前后蜗舌向外转动,增大出风口,以便出风;当贯流风轮转速较慢,出风量较小时,可使前后蜗舌向内转动,减小出风口,以便出风能够充满出风口,避免在后蜗舌的壁面处形成负压,出现涡流和回流,造成出风不连续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蜗舌11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110,且在相邻两所述第一连接段110的连接处,所述前蜗舌11的方向改变。 进一步,所述后蜗舌12包括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20,且在相邻两所述第二连接段120的连接处,所述后蜗舌12的方向改变。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所述前蜗舌包括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110,其中,靠近进风端的第一连接段110固定设置,靠近出风端的第一连接段110可相对于靠近进风端的第一连接段110转动;所述后蜗舌包括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20,其中,靠近进风端的第二连接段120固定设置,靠近出风端的第二连接段120可相对于靠近进风端的第二连接段120转动。 进一步,如图1所示,靠近出风端的第一连接段110可相对于靠近进风端的第一连接段110转动O?30°,靠近出风端的第二连接段120可相对于靠近进风端的第二连接段120转动的角度α为O?30°,以便通过第一连接段110和第二连接段120的转动,调整出风口的大小,使出风口的大小与出风量相适配。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器根据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力档位,调节所述第一连接段I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120的转动角度,使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力档位减小时,靠近出风端的第一连接段110和第二连接段120转动至虚线所示的位置,使所述贯流风道的出风口减小,以使出风能够充满整个出风口 ;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力档位增大时,靠近出风端的第一连接段110和第二连接段120转动至实线所示的位置,使所述贯流风道的出风口增大,此时出风能够充满整个出风口,且出风口增大使得出风顺畅。图1中箭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壳体内设有贯流风道,所述贯流风道内设有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道的前蜗舌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段,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依次转动连接;和/或所述贯流风道的后蜗舌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段,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依次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壳体内设有贯流风道,所述贯流风道内设有贯流风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流风道的前蜗舌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段,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依次转动连接;和/或 所述贯流风道的后蜗舌包括多个第二连接段,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依次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蜗舌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段,且在相邻两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连接处,所述前蜗舌的方向改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蜗舌包括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段,且在相邻两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所述后蜗舌的方向改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段转动的角度为O?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段进行转动;和 第二电机,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