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感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687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7 05:53
一种互感器组件,属于电流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壳体,在所述的底座壳体上开设有三个呈“品”字型排列的电缆穿孔,所述的底座壳体内并与三个电缆穿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三个呈“品”字型排布的电流互感器,特点:三个电流互感器在电缆穿孔的轴向方向上呈层叠状布置。优点: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能获得较小的尺寸,有利于产品的整体结构实现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互感器组件
本技术属于电流测量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互感器组件。
技术介绍
互感器组件主要是通过互感器对负荷电流的监控与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传送给设备中的电子控制部分,再由电子控制部分实现对设备的控制与保护。目前市场上的互感器组件一般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外置式安装,即将互感器与设备本体分别安装在独立的外壳中,这种结构形式一般在较大电流规格上使用;另一种是内置式安装,即将互感器安装在设备本体内,这种结构形式一般在小电流规格上使用。 目前市场上的内置式互感器在设备本体中的布置常采用“一”字形和“品”字形结构,对于“一”字形排布的互感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比较大。而对于“品”字形排布的互感器,虽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相比“一”字形有所减小,但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互感器在设备本体中的布置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 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能获得较小尺寸的互感器组件。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互感器组件,包括底座壳体,在所述的底座壳体上开设有三个呈“品”字型排列的电缆穿孔,所述的底座壳体内并与三个电缆穿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三个呈“品”字型排布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三个电流互感器在电缆穿孔的轴向方向上呈层叠状布置。 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三个电流互感器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和第三电流互感器,所述的三个电缆穿孔从周围的底座壳体的壁体向底座壳体的内部方向延伸并形成由三个互感器套管,该三个互感器套管分别为第一互感器套管、第二互感器套管和第三互感器套管,在所述的第一互感器套管、第二互感器套管、第三互感器套管上分别套设所述的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第三电流互感器。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互感器套管、第二互感器套管、第三互感器套管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筋、第二限位筋、第三限位筋,其中第一限位筋、第二限位筋、第三限位筋在电缆穿孔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长度之间依次的长度差均为电流互感器的轴向长度。 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能获得较小的尺寸,有利于产品的整体结构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电动机控制保护器上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互感器组件的一实施例平面结构图。 图3为本技术图2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底座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上盖外壳正面的立体图。 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上盖外壳背面的立体图。 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操作按钮的立体图。 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旋钮的立体图。 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导光柱的立体图。 图10为本技术所述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中:100.上盖组件、102.导光柱、1021.柱筋、103.盖板、1031.卡扣、1032.安装轴、104.旋钮、1041.第二限位块、1042.突起、1043.弹性悬臂、1044.圆周孔、1045.旋转筋、105.操作按钮、1051.沟槽、1052.倒钩、106.第一线路板、1061.操作钮、1062.按钮开关、1063.信号灯指示模块、1064.DIP开关、107.第二线路板、1071.插口 ;200.上盖外壳、202.台阶面、2021.开口槽、203.第二卡槽、204.第一安装孔、205.卡接端、206.槽口、207.第二安装孔、208.限位端、209.凹腔、210.安装孔、212.调节旋转孔、213.圈齿槽、214.限位块、215.操作孔;300.接线端子;400.底座壳体、4001.电缆穿孔、401.第二卡扣、402.第一限位筋、403.第二限位筋、404.第三限位筋、405.第一互感器套管、406.第二互感器套管、407.第三互感器套管、408.开口、409.第一卡槽;500.侧盖、501.凸台、502.第一卡扣、503.第一套孔、504.第二套孔、505.第三套孔;600.电流互感器、601.第一电流互感器、602.第二电流互感器、603.第三电流互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 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本技术涉及一种互感器组件,包括底座壳体400,在所述的底座壳体400上开设有三个呈“品”字型排列的电缆穿孔4001,所述的三个电缆穿孔4001从周围的底座壳体400的壁体向底座壳体400的内部方向延伸并形成由三个互感器套管,所述的三个互感器套管分别为第一互感器套管405、第二互感器套管406和第三互感器套管407,在所述的第一互感器套管405、第二互感器套管406、第三互感器套管407上分别套设呈“品”字型排布的三个电流互感器600,所述的三个电流互感器600包括有第一电流互感器601、第二电流互感器602和第三电流互感器603,所述的第一电流互感器601、第二电流互感器602、第三电流互感器603相互抵靠且呈层叠状布置。具体的,所述的第一电流互感器601、第二电流互感器602和第三电流互感器603分别套设在第一互感器套管405、第二互感器套管406、第三互感器套管407上,如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电流互感器601、第二电流互感器602和第三电流互感器603在电缆穿孔4001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有重叠的部分。 上述的互感器组件能适用于多个场合,例如:断路器、开关柜等。本实施例中,互感器应用于电动机控制保护器上。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一种电动机控制保护器包括上盖组件100和底座组件,上盖组件100与底座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组件内设置有三个互感器套管,所述的三个互感器套管包括有第一互感器套管405、第二互感器套管406、第三互感器套管407,在第一互感器套管405、第二互感器套管406、第三互感器套管407上分别套设第一电流互感器601、第二电流互感器602、第三电流互感器603且呈“品”字型排布,第一电流互感器601、第二电流互感器602、第三电流互感器603之间呈层叠状布置,且布置的方向与互感器套管的轴向相一致。 所述的上盖组件100包括上盖外壳200、第一线路板106、第二线路板107,第一线路板106、第二线路板107依次固定设置在上盖外壳200上,第一线路板106通过第一电流互感器601、第二电流互感器602、第三电流互感器603上的引出线与第一电流互感器601、第二电流互感器602、第三电流互感器603实现电连接,从而得到负荷电流的电信号。所述的上盖外壳200设置有多个与第一线路板106、第二线路板107配合使用的安装孔。上盖外壳200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204,并在第一安装孔204内卡装有导光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感器组件,包括底座壳体(400),在所述的底座壳体(400)上开设有三个呈“品”字型排列的电缆穿孔(4001),所述的底座壳体(400)内并与三个电缆穿孔(400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三个呈“品”字型排布的电流互感器(600),其特征在于:三个电流互感器(600)在电缆穿孔(4001)的轴向方向上呈层叠状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感器组件,包括底座壳体(400),在所述的底座壳体(400)上开设有三个呈“品”字型排列的电缆穿孔(4001),所述的底座壳体(400)内并与三个电缆穿孔(4001)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三个呈“品”字型排布的电流互感器¢00),其特征在于:三个电流互感器(600)在电缆穿孔(4001)的轴向方向上呈层叠状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电流互感器(600)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01)、第二电流互感器(602)和第三电流互感器¢03),所述的三个电缆穿孔(4001)从周围的底座壳体(400)的壁体向底座壳体(400)的内部方向延伸并形成由三个互感器套管,该三个互感器套管分别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惠新顾怡文周振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